高普考考取心得

110年 高考011 普考004 正取 文化行政 雙榜考取

110年 高考011 普考004 正取 文化行政 雙榜考取

雙榜考取(高普文化行政)

#文化行政#高考三級#普考

點閱:

我是110年考取高普考文化行政的考生,用了兩年的時間準備。我在歷史研究所畢業,服完兵役後,曾經在108年有一段工作經驗。但那一年的工作經驗並不愉快,因此和家人討論後,決定在那一年的年終開始準備文化行政的考試。

我參加志光的年度班,採取函授的方式準備文化行政,從108年的12月開始觀看課程,到109年5月看完除了世界文化史和英文的全部課程,大約5個月。考生如果要準備考試,除非對於該學科特別有把握,否則每一科都應該要從頭看完。畢竟文化行政的考科跨越了歷史、文學、人類學、藝術、公共政策等不同的學科,很少有考生在準備考試以前就完全具備了這些學科的相關知識。上課的用意,在於在老師的帶領之下,幫助你迅速建立這些學科的知識框架,早日進入狀況。如果只靠自己的力量去準備一個全然陌生的科目,非常的吃力不討好;知識的蒐集、整理、吸收、理解都相當的耗時,更別說在兩年之內達成考上的目標。相較之下,如果已經有上課的基礎,自己在閱讀時事與補充資料時,也會更加輕鬆,更快掌握其中的重點。

在上完全部的課程後,我不大會再花時間把課本讀熟或整理筆記,而是直接openbook練習。寫考古題的用意一方面是訓練考試的手感,另一方面也是摘要的工作,訓練自己在寫滿兩面考卷的篇幅內將看到的知識組織成切合題意的內容。在openbook的時候,先不求有自己的主見,甚至可以直接抄錄你所看到的東西,在過程中使自己熟悉老師與專家學者的筆法與思維方式,而這樣對於學術圈出身的閱卷老師來說也是比較熟悉的。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之前寫考古題的記憶在考試時便會浮現,成為自己的主見。

在考試前,以課本的章節為基準,要保證自己課本每一章節的題目已經寫過一次。這一點,楚樾老師的文化資產和文化行政,黃雋老師的文化人類學和世界文明史都已經將歷屆考題分類了,到時可根據題庫本安排自己的複習進度。如果像是本國文學史或藝術概論沒有題庫本的教材,則自行按照課本目錄分類考古題。第一輪的考古題練習中,一開始從最好先從最能代表該章節,概論性的題目寫起,建立對每一章節的印象。如果時間倉促,則至少寫重要但不熟的題目。一次的考試結束代表一輪考古題練習的結束,在下一輪的練習中,再進一步挑選範圍更小的題目。

課本與老師授課的內容對考試而言差不多足夠,而且還會隨著每年的考試與時事更新教材內容。即使如此,考生準備時還是會碰到需要評論時事、舉例說明等超出課本範圍的考題,而需要補充各種課本以外的資訊。但無論是閱讀課本或是閱讀課外資料,都應該與練習考古題結合;根據考古題去找自己需要的資料,並且擷取題目需要的部份,直接寫入答題當中。

在時間的安排上,上午運動完之後,下午和晚上就會練習寫考古題。一次大概會寫兩題考古題。在一週當中,最好保證每科都能分配到半天。如果是不熟的科目如文化資產或文化行政,則增加自己練習的天數。在考試前一個半月,可以開始訓練自己以實際考試時的條件練習作答,熟悉考場的情境。最後到了考試前一週,再整理各科之前寫過的考古題,抓出其中的重點與關鍵字。另外,為了避免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我會限制自己一週之內使用手機與上網的時間。如果是需要透過網路才能找到的資料,則限定自己在可以使用網路的時段將這些資料下載下來。

前面提到我沒有另外整理筆記的習慣。包含世界文化史、本國文學、藝術概論,我都是找現成的年表代替,並且在考試前一週將覺得重要的內容補充在年表上。這一方面,文化資產和文化行政的楚樾老師,藝術概論的班尼迪克老師都已經幫考生將課程內容整理成年表與圖表,並且上課時適時補充圖表的內容,而黃雋老師的世界文化史題庫本後面也有一個世界史的年表,這些課堂的資源都可以增加自己整理筆記的效率。如果沒有這類年表的科目,則可以以課本的目錄代替。

需要特別注意的關於文資法的部份,法條的背誦是我的弱項,第一次上完楚樾老師的課的時候對文化資產這科還是懵懵懂懂。但楚樾老師的考前總複習對於我理解文化資產這科幫助很大,包含文化資產的重點課題,以及對應的法條都已經整理好了。日後,我根據楚樾老師的總複習,加上公職王上的擬答,將文資法的法條按照主題分門別類,成為我背誦文資法的基礎。

最後想告訴各位學弟妹的是,全職考生的身份,雖然可以更專心地準備考試,但也容易產生壓力與不安全感。雪中送炭,親朋好友在經濟上的資助與精神上的扶持在這樣的情境下更顯得難得可貴。考試雖然辛苦,也很孤獨,但也希望考生能夠正向的心情,與周遭的親朋好友好好相處,並且適度表達感謝。如果能營造正向的生活環境,對於準備考試是有幫助的。

上一則:

下一則:

全國分校


志光數位學院(智基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本站所有內容皆為志光數位學院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連結、發行或刊登他處,以免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