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高考教育行政心得 - 林○靜
兩位老師都是新手可以輕易理解的教法。課本大綱清晰、補充講義詳實、口訣容易記憶,而【超級函授】隨書附上的板書筆記更是可以省下抄筆記的時間,只需按照自己的讀書習慣補充。在老師的帶領下,重要憲法法條、大法官釋字以及法庭判決,不再是文縐縐難懂的內容,而是重點明確的方向
大四校外實習一年,加上畢業後在兩間私人企業研發部門總共四年時間,在傳統產業的親身經歷中感覺到有些重男輕女跡象,尤其在第二間公司。學歷相同的條件下,我的職位是助理工程師,另一位男生是工程師;主管指派給我的工作內容跟研發毫無關係(例:協助主工程師的圖面設計變更,更多的是整理公司歷史共業的系統資料),對方已參與主工程師產品設計上的協助,多次面談中向主管提出想嘗試學習機構及零件設計卻沒有改變。
在各種失望的累積下,加上傳統產業沒有合理的升遷制度、疫情及國家戰爭期間開始裁員、通貨膨脹等等問題,開始詢問轉換跑道至台積電或其他電子產業的朋友們,得知大部分機械系畢業的工作內容是輪班顧機台,還深怕機台出問題時沒即時處理會被檢討等等導致壓力大,因此萌生考公務員的想法。
公務員工作穩定、上班時間固定、薪資待遇有保障。剛開始想過身為全職考生沒有收入,也因為家中沒有良好的讀書環境需要在外租房及學貸等等的負擔下積蓄將會逐漸減少,萬一沒考上呢?做這個決定會不會都白費了?最後決定為自己努力一次。
姐姐也曾在台中報名學儒補習班課程並考上警察特考,她向我闡述她覺得學儒的老師教課認真且詳細,下課請教時老師也會為學生停留,甚至還有老師會請學生吃點心,從她那一番讚美後我也決定選擇學儒。我的目標是113年高普考,當112年5月底到門市請教時,櫃台人員向我說明113年的課程才剛開始,需等待課程錄製結束後一一上傳,於是我報名了112年地方特考三等的超級函授課程,屆時已上傳了約90%的課程錄製,並在112年6月開啟了全職考生模式。
因為是全職考生,可以充分運用時間,因此我把一年的備考計畫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強迫自己將每周讀書計劃排滿,一天當中會安排兩種形式:1. 兩個共同科目各別排在上/下午(例:上午國文/下午法學緒論) 2. 專業科目排整天,無論哪一種形式都必須在晚上複習。
所有課程上完一遍後便進入到第二階段,周一~周六將專業科目教材裡所有例題、歷屆試題全部算過,但沒有要求自己一天必須解幾題,畢竟題目是需要耐心解讀的,遇到不解的例題可以回顧教學影片,週日自由安排共同科目。
第三階段則是進入瘋狂計算模式,除了教材例題持續重複練習之外還自行下載網上的題目做練習。
如果跟我一樣進入職場多年才決定考公務員等於要從頭學起了,需要靠自己回顧學生時期的微積分,除此之外,大部分專業科目老師都教得很詳細,只需要專注、心無旁鶩的聽課,因為課程中老師們經常會貼心提醒考生題目上看到哪些關鍵字可以用哪種解題方式,等於是給了考生捷徑。
在共同科目上除了沒接觸過的法學緒論、憲法需要特別研讀之外,國文不外乎多記一些名言佳句、參閱成功人士的心路歷程、參考其他考生的作文;英文則需多背一些單字,排除文法題型,無論填空題或閱讀都需要倚靠單字量協助解答。
備考期間經常感到焦慮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請記得你現在付出的努力都是為了離成功更近,112年12月初是我結束第一階段的時候,也就是所有課程才剛上完一遍,我還是決定參加那次的四等地方特考,適應一下臨場感順便練練筆,不意外的落榜了,說完全不難過是不可能的,但從中我意識到自己的寫作無比爛,也因為太久沒考試,拿到作文題目時腦袋一片空白,這才啟動對國文的閱讀計畫,至少113年的考試我背得出名言佳句、寫得出成功人士的故事,你必須明白失敗只是向下一次的成功邁進。
並不代表必須百分之百的投入書本,可以隔週空出一天或半天陪伴家人或外出走走,一定要將紓解壓力的活動排在計畫內,否則會更早放棄、更難堅持到最後的,加油!
兩位老師都是新手可以輕易理解的教法。課本大綱清晰、補充講義詳實、口訣容易記憶,而【超級函授】隨書附上的板書筆記更是可以省下抄筆記的時間,只需按照自己的讀書習慣補充。在老師的帶領下,重要憲法法條、大法官釋字以及法庭判決,不再是文縐縐難懂的內容,而是重點明確的方向
大學就讀公行系,考取公務員是我的夢想,希望能以自己的專業所學,為社會盡一份力。
大學非本科系,高中有經濟及初會的基礎,起初會選擇報名國考主要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報名前,在私人企業做專案業務,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加班1-3小時,有時回到家中也需要繼續上工因為是北漂青年,除了基本的生活開銷外,還須額外負擔房租。常常會捫心自問這樣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即使工作內容是自己喜愛的,但在堅持自己喜好下,還是得向現實低頭….於是經過深思熟慮,決定給自己1年的時間試試看,抱持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踏上國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