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考動機&準備期間
畢業於育達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因為喜愛孩子,因此投身於幼兒教育從事第一線的教學工作,工作資歷長達10年,開始思索搬遷後的未來生涯方向,希望能有可兼顧家庭與事業的工作,因此決定投身國考;很高興來到永和志光,這裡的行政人員會依據個人狀況與相關背景,介紹適合的投考類組,以提升上榜率,最終我挑選與過去工作經驗相關的類科(社會行政-三等)目標,就此展開全職考生(米蟲)生活。
我從102年9月底開始上數位課程,由於非本科系,一開始很吃力,尤其是面對艱澀的法條更加深了挫折感,但隨著時間累積、老師課堂中的引導、成立讀書會、同儕的鼓勵與協助,讓我漸漸克服障礙,首次的103年高普考成績差了6分,我趕緊從每題的配分找出低分的原因與弱點,統計自己各科不熟的章節加以補強,之後便從103年的10月開始在家自修,104年的高普考成績各差0.33和0.17分,但因為接著忙搬家,沒多餘時間飲恨,卻難得的在12月的地方特考桃園區首度釋出了三等社行職缺(以往都只有四、五等),直覺機會來了,剩下三個禮拜全力衝刺、加緊複習,意外以第一名上榜。
二、各科準備
由於我是選擇社會行政高考的數位保證班,可以彈性規畫自己的上課時間,畢竟是門外漢,所以每一堂課我都粉認真聽(聽不懂就馬上倒帶)!!!一定當天完成課程內容的筆記,以加深印象。
1.行政法:
主要以補習班教材為主,因為本身沒有法律相關基礎,幸運的上了林清老師的課,他是相當負責又用心的好老師,教法&教材蠻適合初學者,不太會有跟不上的問題,我拆下書本後面附的法規,一有時間就翻法條,因為法條內容真的不常翻就會忘光光,選擇題我購買林清的行政法測驗題型百分百+阿摩測驗,申論題就靠讀書會擬定的章節所堆積出來的申論題練習。
→書單:
(1) 行政法總論-林清(重理解、寫出各章節架構)
(2) 選擇題-林清行政法測驗題型百分百-(我會把做錯的或不熟悉的選擇題圈選出,其他一律不做記號,考前時翻閱簡單明瞭,只針對錯誤部分練習)
(3) 申論題-林清行政法申論題型百分百(就算沒手寫練習,也一定要多看考古題絕對有幫助,能知道如何解題,爭點是甚麼)
2.社會福利服務與社政立法:
這兩科補習班是放一起,我是上張庭老師的課,老師口條很清楚,但覺得似乎比較適合已經有底子或是本科系的學生,所以剛開始有些吃力,寫不出架構,所以請教夥伴與爬文,買了教科書,開始乖乖的重頭學起,試圖了解政策的緣起與發展,幫助我以時間軸的方式建立上位概念,可大幅提升申論寫作技巧。
考試期間新修法很多,一定要定期上全國法規資料庫更新法條內容,多利用社群網路的資訊,如FB加入社福總盟、社工師考試補給站、或是從國發會上看社論、去五南書局版看社區發展季刊,尤其要注意新推動的政策、方案、計畫甚至是議題,都有可能是出題方向,近五年的考古題練習,是每個上榜生再再叮嚀的,建議落實執行,看題目寫(想)前言、大標,建立答題架構與正確的審題,曾因為審題錯誤,本科慘遭滑鐵盧,所以才以0.33落榜,因此特別提醒審題的重要性,在考場中,寧願多花五分鐘審題也不要急著下筆,答非所問。
→書單:
(1)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黃源協、蕭文高&林勝義(內容淺顯易懂,讓初學者閱讀能夠理解並內化)
(2)社政法典(逐字看過各個政策、立法、施行法內容,了解緣由、內涵、措施、罰則、在自己延伸出運用在實務面上的優缺點)
(3)社區發展季刊(若要看最新的就到圖書館或書局,舊的網路都查的到,覺得很重要的再買,考題常從季刊出,因此相當重要)。
(4)社會福利服務-除了熟悉社會福利的發展起源與價值外,並將福利業務按對象分類(兒、少、婦、老、身障、遊民、社區發展)這樣分類,再搭配法條、考古題每次分數都算理想,所以就不再另外購買書籍。
3.社會工作:
這科是上方晴老師的課,對於她的評價很兩極,個人覺得老師的實務經驗很豐富,但是好像比較適合本科系學生,因為自己跟不太上腳步,只好先乖乖聽完全部的課程後,再另外買教科書輔佐,其實讀熟後,會發現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社會政策都是相通的,例如政策影響福利制定再影響實務工作→實務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必須以社會工作的理論為基礎,此為環環相扣,所以後期的複習是把它融合在一起念。
→書單:
(1) 社會工作-李增祿、謝秀芬、方晴老師的板書
(2) 社會工作金鑰-戴馨
4.社會研究法:
這科我上的是張庭老師的課,老師的架構很清楚,課本上也都會在各章節附上歷屆的考古題,地毯式的蒐題幫助考生整理出重點,而社會研究法這科的好處就在於有固定範圍、沒有新舊修法與注意時事的問題,所以只要念熟了,把重要概念、定義記熟了,考試的時候也比較好拿分。但相對的,這科棘手的部份就是在統計,準備高考的同學要有心理準備四題申論大概就會有一題是統計,但因為搞懂統計很難,投資報酬率很低,我最後選擇放棄統計(但基本概念還是要有、計算則是完全拋開),把時間留給其他專業科目,後來分數也證明策略是沒錯的,每次考平均都有60上下,對三等考生來說就算是妥當了。
5.社會學:
這科的範圍最廣,我前後分別上了黃雋和陳遠的課,黃雋老師帶領我認識本科的架構,而陳遠老師是讓我見樹又見林呢!雖然本身滿喜歡這科,但分數都拿得不高。因此能回饋給各位考生的不多,而提到社會學當然不能忘了王振寰、瞿海源《社會學與台灣社會》(我買過第三和第四版),比較兩版不同之處,因為通常新增的部份就是考點,所以我大概將重點挑出再結合當前時事,整理成自己的筆記,在讀社會學時要練習將熟知的理論、名詞解釋套用在日常生活中,近年考試趨勢已經充分結合國內外的新聞大事,所以經常將所見所聞結合社會學理論來看待事件的始末,可以加強考試時的臨場反應,畢竟在考場上,時間就是分數喔!
書單:
(1)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三&四版)- 王振寰、瞿海源
(2)社會學金鑰-陳遠
(3)巷子口社會學(陳遠老師推薦)
6.共同科目
因為三等專業與共同科目分數計算比例懸殊,這科實在不適合花太多心思在此,基本上是放棄它的狀態,如果您是打算以四等為主的考生,就真的一科也不能放。共同科目我只讀了賴農惟老師的憲法,法緒則是真的讀不下書時,看看考古題,英文就真的只能放風了,但根據前輩給的建議,請各位還是不要放棄任何一科,我不是好榜樣!!還是要記得勤寫考古題,尤其是憲法喔!公文就看補習班的課本,大概是考前一個禮拜開始背格式,格式對基本分數就會有,所以不用太緊張,把時間留給其他科目。
三、讀書規劃與心態調整
1.妥善管理時間
第一年跟著視訊課程走,第二年開始平日每天早上九點到下午六點我分成三階段,每個階段不同科目,這樣兩天會輪完一遍所有的專業科目,真的有看不完的就挪到周六的上半天補回來,基本上我的假日是完全放空,因為我認為讀書應著重效率而非埋頭苦讀,疲憊的長時間讀書會精神不佳、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應該掌握好自己的讀書黃金時間,讀書是重質不重量。
2.個人專屬筆記
我的方法是第一次讀的時候先抄寫版書,第二次讀的時候因為比較熟了,再試著用自己理解、好背的字句濃縮成重點,寫下自己認為重要的部份,一定要記得留一些空白處,留給新修法、新聞重點、相關資訊,也可用便條紙直接黏貼,個人是喜歡用活頁紙,覺得隨時增加資料很方便,筆記我不求美觀,自己看得懂就好。最後考前不到一個月我把A4紙撕成兩半,將各科筆記再濃縮成大標,全部寫在紙上,用釘書機裝訂(熟記的就不用寫了),看起來很陽春,卻是滿滿的精華,上考場前我只看這濃縮版,不要再帶一本本厚重的書,基本上沒時間可以看,也容易自亂陣腳,但前提是前面筆記的基本功一定要做,不能僥倖帶過喔!別人的筆記我建議是要拿來參考寫作的架構,而不是一直拿來複印(除了法科),自己思考過、謄寫過的資料才能內化成自己的東西,進而轉換成文字才比較容易,不然其實跟看教科書一樣,都會需要死背,有自己的筆記,且相信自己的筆記,才是王道。
3.了解自己、才能戰勝他人
找出自己的缺點進而克服,例如容易懶散就一定要排讀書計畫表,按表操課,又或是找出自己一天中精神狀況最佳的時間,排進自認最難的科目來讀,前輩們都說,考試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這句話千真萬確。
4.考試不是比智力、而是比四力
我們都知道高學歷並不一定是國考的勝利者,因此高智商不是考取的最重要關鍵,一路走來,個人認為國考比的是專注力、意志力、耐力、體力,給自己適當壓力、適時的放鬆絕對是必要的,保持四力全部到位,成功就在眼前。
5.考試比的是技巧,不是誰背得多
真正在考場上,有時臨場反應是決勝關鍵,我曾經看完題目後自信滿滿地馬上埋頭寫答案,出了考場才發現完全審錯題,也有遇過腦子裡好多的東西卻無法漂亮的呈現在僅兩面的答案紙上,這時就是練習的不夠多,如果你(妳)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那麼勤練考古題就對了,因為那是掌握答題技巧的不二法門。
6.善用讀書會資源
組成一個有共同目標、訂定日程表的讀書會是一大助益,成員將討論科目分章節除以週數,每次的聚會必須有效率的將各自練習的考古題或相關時事快速說明、瀏覽一遍,最後給予建議、擬定下次聚會的完成目標,如此可幫助考生不受限自己的框架,學習他人的讀書、寫作方式;進而找出盲點、加以修正。
7.有畫面就有未來
考試期間,我鎖定未來想工作的環境,有空時就到現場去看看、想像自己未來上班的情景、這是吸引力法則,真的很受用,你有多想得到,吸引力會幫你完成,但前提當然是自己要很努力,這段時間我深刻的感受到自助天助這句話,有些考題真的是我考試前一天甚至是在考場中才看到的,感覺到老天爺幫助了我,感恩萬分,建議考生在考試前後可以請求神明保佑,寫的答案能得閱卷老師的緣,給自己能上榜的分數,個人是每次都如此,祝福各位同學金榜題名,加油加油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