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高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 陳○榕
由於第一年遇到的狀況實在太多,這裡就不多加贅述。在了解自己第一年的缺失後,在讀書方法及心態上皆做出調整,除了聆聽上榜學長姐的建議外,也找出適合自己記憶的筆記內容,不求快速讀很多遍,但至少課本內容要有印象。
我是私立大學本科系畢業,當初念大學就有想準備考公務人員,然而大一、大二課業繁忙,因此等到大三下學期,學分較少的時候才報名志光一般行政的考取班。雖然是本科系畢業,但是系上的教學方式比較偏向學術導向,而非國考的考試內容,另外,也因為不喜歡在家唸書的關係,因此我最後選擇去數位學院上課,整體而言數位學院的櫃檯人員服務親切,環境也很安靜舒適,除了上課之外也很適合在裡面自習。
因為正式課程七月才開課,所以三月到六月的時間先上行政法、法學緒論兩科先修,七月之後才跟著新課程進度安排上課。平常一天最多上兩堂課,早上一堂,下午一堂,晚上再把今天上過的課本內容複習一遍。因為本人屬於不喜歡全程照課本做筆記的類型,因此只有在寫過考古題之後還覺得不太熟悉的地方有另外做筆記。原先就只打算大四在學期間好好把課跟完,把所有課程內容聽懂,選擇的部分多做考古題,直到七月考完普考後才瘋狂看解題書與練習申論題,最後很幸運地在同年錄取了地特四等一般行政。
1. 國文:
國文選擇的部分用線上測驗APP刷考古題,作文可以多看看文章、學測或指考的佳作,增進自己的語感,有適當的例子也可以順便背起來。
2. 法學知識與英文:
憲法非常推薦韋伯(吳宗翰)老師,老師會用自己的筆記整理釋字內容,讓學生更容易去記憶,另外老師上課分享的心靈雞湯也對我在備考的過程中有非常大的幫助。個人覺得憲法是法英裡面最好拿分的科目,一定要好好把握。法學緒論因為覺得內容很多很雜,投資報酬率不是很高,所以沒有花很多時間準備,可以用線上測驗APP刷考古題即可。英文的部分有另外背7000單字,每天也會不限類科用線上測驗APP刷一回考古題。
3. 行政學:
行政學老師自製的綱表非常實用,簡明扼要的整理課本的考試重點,另外老師也會額外補充例子、時事等等,讓學生結合實務去記憶與理解理論。而選擇的部分每天至少會用線上測驗APP刷一回考古題。
4. 行政法:
行政法因為內容很多又有點複雜,所以課程我總共看了兩次。老師上課活潑有趣,一點也不會想睡覺,複習法條的時候還會有老師的聲音在耳邊迴盪的感覺。我覺得行政法法條的熟悉度相當重要,比較重要的法條我會另外印下來做筆記。另外志光也有找之前上榜的學長回來帶領我們開讀書會,每個禮拜按表操課,對法條的記憶也會更加深刻。而平時練習選擇也是一天至少會刷一回考古題。
5. 政治學:
政治學我是上韋伯(吳宗翰)老師的課,政治學一直是我的心魔,老師的課程我也是聽了兩次,但是普考申論跟選擇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因此有在七月考完普考的時候購入韋伯(吳宗翰)老師的解題書,認真讀完後才對申論題的結構有更多的掌握。老師在FB有一個叫做「韋伯空中政治學教室」的社團,裡面有許多已上榜學長姐的申論題架構可供參考,也會張貼許多政治學相關的時事報導。
6. 公共管理:
雖然之後已經不考公管了,但老師說高考或地特三等的行政學申論還是有可能會出,因此我覺得平時還是要多翻翻之前公管的考古題看看,以防被突擊。
備考的過程很辛苦,要懂的調適自己的心情,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讀書讀累可以吃吃美食、做做運動,都是很好的舒壓方式。另外也很謝謝家人以及朋友的支持與鼓勵,才能讓我應屆上榜地特四等一般行政。要永遠記住拼命累積下來的東西是不會背叛自己的,未來一起加油!
由於第一年遇到的狀況實在太多,這裡就不多加贅述。在了解自己第一年的缺失後,在讀書方法及心態上皆做出調整,除了聆聽上榜學長姐的建議外,也找出適合自己記憶的筆記內容,不求快速讀很多遍,但至少課本內容要有印象。
備考前在私人企業上班,由於文組的起薪較低,加上希望有穩定的工作,萌生準備國考的念頭。
111年5月離職,全職準備自來水行政類僱員與菸酒訪銷僱員的考試(菸酒訪銷考科:行銷學、企業管理、國文、英文),所以多準備英文與行銷學,可以兼考兩個,而行銷本身就包括在企管裡面,實際上是多準備英文就好,於是我離職全力準備兩個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