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高考人事行政心得 - 黃○涵
我畢業於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在大學四年級下學期,我選擇到會計事務所實習,畢竟與所學相關,剛開始覺得工作內容尚可適應,似乎是條不錯的人生道路,但漸漸地忙季到了,工作量與日俱增,發現開始無法適應事務所的工作生態,故於實習結束後,前往補習班詢問關於公職的相關事項,仔細思考過後,最終下定決心選擇公職。
本身大學就讀教育相關科系,畢業後順利通過教檢並完成教育實習取得教師證,實習結束後因為種種因素,最後決定放棄教甄正式全職投入國考。考量到交通及時間的因素,最後決定報名【超級函授】為期一年半的加強班課程。因為家裡距離補習班較遠,無法到班參與面授,函授課程可以不受地點限制並重複觀看,並自由調整觀看速度,讓跟課更有效率。另外函授課程附的板書非常方便,可以幫我們省下不少抄寫的時間,集中精力在額外的補充與複習。
國文:
這科屬於共同科目所以沒有花時間特別準備,只有大概看過函授課程發的講義,平時多背一些優美詞句或典故,在考場中可以運用,另外字數的部分大概都有寫到4頁左右,分數大多也有拿到一半以上。
法學知識與英文:
這科屬於共同科目,但是近年佔比變高了,所以也不能忽視。憲法函授課程老師是韋伯,老師非常幽默,會利用各種諧音口訣幫助大家記憶,並用各種例子來解釋法條,讓我們可以更好理解。法學緒論的部分範圍較廣,所以我有額外購買題庫書來練習補充,英文的部分則是善用網路的影音資源,平時利用空閒時間多累積一些單字。
行政法:
這個科目可以說是上榜的關鍵之一,融會貫通後就會很好拿分。老師在行政法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上課架構清楚明瞭很適合初學者,此外老師會特別強調必考的重點,以及選擇及申論的考點,讓我們複習時更有效率。
教育行政學:
這個科目其實是我最不熟悉的科目之一,涵蓋內容非常廣泛,除了傳統的理論外,近年也考了許多新興教育議題或時事,例如:私校退場、K12課綱、性平問題等。因此除了函授課程,我也會上網搜尋一些最新的期刊或教育政策、法規來閱讀,作為額外的補充。
教育心理學:
這個科目算是在我大學時期非常喜歡的科目,在準備上可以先瀏覽一遍近5年的考古題,整理出常考的學者理論,我自己會繪製成架構圖的方式來幫助記憶,如果題目有問到做法或建議的部分則可以套用一些新興的教育議題回答。
教育哲學:
這個科目應該是很多人的惡夢,哲學的學者學派很多,用語也比較艱澀難懂,函授老師的課本內容非常豐富,會把一些比較難理解的哲學詞彙解釋的很清楚,除了教育哲學思潮的演進,老師也會補充一些新的教育議題。
比較教育:
這個科目是我以前從未讀過的科目,老師的比較教育課程非常生動有趣,可以很清楚了解到不同國家的教育制度及可能的問題。比較教育的範圍可說是無邊無際,除了基本的學者理論外,還需對各國的教育制度有基本的認識,並搭配新興的期刊內容來閱讀。
教育測驗與統計:
這個科目也是上榜的關鍵科目,計算題的部分好好把握住都可以拿到不錯的分數。吳迪老師的課程非常有趣,老師本人非常幽默,將所有統計的概念與公式用淺顯易懂的來解釋,讓我不再害怕計算題。近年來,測驗的概念也愈考愈多,除了基礎題型外,新興的多元評量議題也不容忽視。
準備國考是一段漫長的旅程,路上一定會遭遇很多的挫折,每次落榜都是讓我們有機會去檢討自己還有哪裡不足,看到成績一次比一次進步代表離上榜已經不遠了。國考也是一場意志力的考驗,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並安排適合自己的讀書計畫是重要的關鍵,堅持下去終會有看到勝利的曙光的那天,願所有考生都能金榜題名。
我畢業於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在大學四年級下學期,我選擇到會計事務所實習,畢竟與所學相關,剛開始覺得工作內容尚可適應,似乎是條不錯的人生道路,但漸漸地忙季到了,工作量與日俱增,發現開始無法適應事務所的工作生態,故於實習結束後,前往補習班詢問關於公職的相關事項,仔細思考過後,最終下定決心選擇公職。
畢業後,讓自己身心先休息半年,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也想了幾種不同的職涯方向,但最後還是決定將目標鎖定在公職考試上,因為其穩定的工作環境和薪資對我而言非常有吸引力。
視訊授課可以自由安排上課時間,而且上課過程如果有聽不懂的地方可以馬上重複聽,老師帶同學練習題目時也可以先暫停自己練習完再聽解答,後續複習有發現不太清楚的觀念也可以再複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