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國小教甄美術科考取心得-洪毓茹
台中市第1名
#國小教甄#教師甄試
點閱:36
一、背景
我畢業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系,其實在大學時就立志成為美術老師。畢業後,順利考取國小教師證,開始準備國小美術科教師的考試,因為教檢的分數落點在75分左右,讓我有些驚心,所以決定開始補習,經過評估決定選擇數位學院,視訊的學習方式可以彈性規劃進度,讓我能夠適時調整讀書的進度。
二、讀書方式建議
1.面授函授雙管齊下:
這一年透過視訊以及面授課程讓我功力大增,在面授如果稍微不留神或當下無法了解、遺漏了重點,我還可以到數位學院看影帶,透過快轉、暫停的功能,我可以馬上吸取我不足的知識,如果面臨完全毫無頭緒的問題時,我也會利用面授的機會,直接詢問老師,像蕭老師、羅老師、思老師,老師們對學生都是非常的照顧與關心,而且在補習班安靜的環境唸書,讓我可以完全集中精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能。
(1)後設認知策略
除了認真上課、按照老師說的重點讀、去做屬於自己的筆記、最重要的是運用後設認知的策略,必須清楚自己哪一個部分弱、要怎麼去補強?
(2)脈絡心智圖
除了上課的講義,我會再上網找資料,深入了解整個脈絡,了解全面性的知識,以心智繪圖的方式來做筆記、腦海中圖像式的記憶。
(3)活頁筆記本
我的筆記運用活頁紙的方式,每年更新、增加,運用不同顏色的原子筆、標籤紙來幫助自己提醒重點在哪、熟悉程度。
(4)考古題
多做考古題,並可以熟悉到將題目的關鍵字詞抓出,如果有不會的選項都要去查詢解答,多做考古題可以判斷命題方向。
2.考前快速回顧
考前,我會再重看一遍視訊課程,以快轉的方式,迅速回顧、如果還有不懂、不熟的地方會再做筆記,這是視訊班很棒的部分。
我第二次考了四場教甄,入門票全拿,在台中的教育類科還拿了96分的高分,但依舊因為太過於稚嫩、沒有遇見對的人輔導我的複試,慘遭滑鐵盧,每一次的放榜,每哭一次,最後以台南備一畫下句點。
三、實務經驗的提升:
1.藝術代理
因為我的努力,打動了兩位恩師,毅然決然到台中跟隨我的恩師學習,今年我只在恩師退休的學校擔任美術班的短期代理術科導師、去年則是藝術科任的扎實代理一年。
2.多看多聽多聞
其他時間跟著恩師到各地演講、辦理藝術教育活動,開始擴大我的視野、見識、吸取恩師的教學理念、一邊也跟著恩師準備一年後的複試。
3.藝術社群
每週五會北上到新北參加另一位恩師辦理的藝術社群,增進我的藝術教材教法專業度。
四、超讚的老師群
“有問題,找不到解題方向、技巧,就一定要去問老師”這是我的補習心得。
就我補習的教育類科來說,蕭老師的板書很棒,將知識全部化成有連結的脈絡網,打通我們原本堵塞的經脈,第一次上老師的課就被大大的驚艷到。
羅老師常常補充很多新期刊、讓我們抓到新的出題趨勢,除了關心我們,也會幫我們看複試要準備的三折頁資料。
心理學老師的課程,組織結構也非常明確、還能適時舉出有趣的例子幫助我們記憶,私下也非常關心學生,在我一度因為美術科的準備迷惘時,他給我加油打氣、也提供給我方向。詢問美術科相關的心理學考題,老師也很願意幫助我解題。
五、第二關的複試
1.口試
口試準備最重要的就是拿出你的教學熱情,即使答題不是那麼的精準,但委員看得見你將會是位好老師,當然基本題型還是需要準備,理論和實務題的部份網路上有很多其他考生整理的口試考古題可以參考。我是以三段式答法,第一段鋪成我的看法或定義、第二段實例、第三段收尾、延續性、發展性。
2.試教
複試試教的準備,以美術科為例:
(1)一堂有趣的藝術課
請想像你在上一堂有趣的課程,如果連你都覺得這堂課太過深難並且沒辦法符合教師手冊的學習目標時,請你想想如果在真實教學情境,你會想給孩子怎麼樣子的課程?什麼樣的體驗?你會用什麼語氣去引導?讓孩子玩中學,學中玩。
(2)符合學習目標
每個單元的教師手冊上都有學習目標,每一課的試教並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根據學習目標去做課程的設計,所以不用完全按照課本來進行教學。
六、志光的檢測系統
志光的線上測驗,對了解自己的學習非常有幫助,透過線上的測驗,我可以發現自己還有哪裡不足的、不懂的地方,因為他會以雷達圖的方式呈現,所以,我不熟悉的領域就呼之欲出,而且雷達圖還有分三個層次—由廣至深,我可以根據我不了解、不足的地方去做加強學習,也透過線上測驗,可以知道我的排名大約在全部的施測考生中的落點,來評估我是否有做充分的學習以及準備的程度是否足夠,是否可以應付今年的教師甄試。所以我覺得線上測驗對我的幫助非常的大,施測時不懂的題目我也會上網來找尋詳解。
七、必上決心與熱愛這份志業
我只有一個想法,我想考上美術老師。提升孩子們的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我們的社會、生活、文化其實處處充滿美感,美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我就是對藝術教學如此的執著與熱愛,才懷抱著考取的決心。
我不是一個有天份的老師,但我是一位認真且滿腔熱誠的老師,教甄的準備過程,我抱著一鼓作氣的態度,休閒放鬆就是睡覺和逛網拍、玩手機,我的想法是:「想上岸你要比別人更付出努力,休閒只是在浪費時間。」我算是斯巴達方式的要求自己快速成長,付出了很多的代價,包括考前內分泌失調、失眠……但我認為值得。
每個人適合的方式都不同,我和另一位考取生都是這樣過來的,我相信延宕滿足、我滿足我現在的成果。
最後引一句蕭老師的話送給學弟妹:『努力未必成功;成功,必須努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