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 陳○(一年考取/非本科系)
畢業於外文學系的我原先以擔任教師為目標,踏入公職這條路以前,在教育基金會擔任英文教師。但後來因少子化的考量、想要平衡工作時間與個人時間,另外本身也比較喜歡穩定生活,在與家人討論後,決定全職投入公職考試中。
私立科大企管系畢業的我,在大學實習時才開始規劃生涯藍圖,首先是準備國營事業/台電僱員,首次參加台電僱員招考後發現行政學也是高普考、初等考、地方特考三四五等考試的重要考科,在此契機下決定投入更多心力參加不同的考試以增加上榜機會。
選擇超級函授,可以自己掌控讀書進度,也可以對不瞭解的內容重複播放以求甚解,在選擇超級函授前,有先利用網路搜尋各科老師的評價,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並聽取老師的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是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運用這樣的方式能將生澀的學科內容轉化為自己的知識,也是培養日後考場上的實力與底氣。
過去我是個每學期只求低分過關的墊底學生,初步國考之路是滿路荊棘,尤其是對申論題不知道如何下筆,在完成所有課程後首次參加地特三等考試,以作文的答題方式面對此次考試,當然難獲閱卷者芳心,考後反省自己的不足,熟讀各科課本內容並且嘗試練習申論題,不求多只求精,於是我準備了各科的題庫書,將各科的答案以抄寫的方式並加入自己的見解,雖然會使進度落後,但這種充實的感覺能讓我看見堅持下去的曙光,反覆的練習能瞭解自己對各科重點的掌握程度,也能消除對申論題的恐懼,抄寫各科重點與內化是我的讀書方式,並利用題庫班、申論寫作班和班內的申論批改,可以思考老師的答題建議並整理出自己的答題架構,也記得老師的申論答題技巧,能吸引閱卷者的目光。
備考期間面臨喪父之痛與糾纏十多年的慢性骨髓炎,因此國考之路對我而言不僅充滿荊棘,也能感受到天堂與地獄的磨練,在治療疾病時感謝醫護人員的照護與鼓勵,而先父的遺憾是因自己不夠努力,為了不再讓遺憾發生,我對自己說,只有更努力的考取才能讓母親不再為我的人生擔憂。在治療骨髓炎很感謝上天讓我遇見良醫,不只治癒了棘手的慢性骨隨炎,也給予我心靈上的鼓勵和人生未來的大小事,猶如父親的良醫曾對我說,給予他最好的感謝就是讓他看見我的錄取通知單,因此感謝我最愛的家人們與猶如父親的骨科江醫師。
1.行政法:老師上課有自己的一套技巧,使的生澀龐雜的法條能淺顯易懂的說明及搭配老師的架構,方能快速掌握行政法的必考重點,因此理解與背誦是得分的關鍵,更重要的是老師說的必考重點果然都出現在考卷上。
2.行政學/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上完課後發現三科的關聯性,而公共政策就如老師所說重視舉例,因為舉例有助於理解相關的知識與概念。
3.政治學:雖然第一次接觸政治學會感到抽象,但其實政治學就如老師課本的「政治就在我身邊」,政治學就是每天發生的政治大小事,除了關注國內新聞也要關注國外新聞,最重要的還是老師提供的申論答題技巧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論述,吸引閱卷者的目光。
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在課程結束後,務必要把老師提醒的重要法條背起來,還有刑總的申論練習。
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與上課方式,若對課本內容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追求完全理解內化成自己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申論題的練習,可以克服下筆困難與障礙,將老師的答題建議整理出自己的答題架構,在反覆練習下才能在考試時見到題目便會有源源不絕的知識泉源湧入筆尖,我認為考試是一個人的競爭,唯有自控力才能控制好屬於自己的讀書節奏未必要一天讀好幾科,而是一天把自己規畫的進度完成,日復一日的完成目標相信很快就能達成上榜的理想。
畢業於外文學系的我原先以擔任教師為目標,踏入公職這條路以前,在教育基金會擔任英文教師。但後來因少子化的考量、想要平衡工作時間與個人時間,另外本身也比較喜歡穩定生活,在與家人討論後,決定全職投入公職考試中。
2022年對我來說真是相當不容易的一年,歷經了碩士班畢業、拔智齒、考國考,最後,趁著手感還在時又考了教師證,這些都是足以改變整個人生的轉捩點。我本身大學是教育相關科系畢業的,而在求學過程之中,也體認到了教職並非自己的興趣與志向,與此同時,我也為自己的人生立了一個必須達成的目標,無論成與不成,只求問心無愧。而要完成這個目標需要穩定的經濟條件,也要有足夠的下班時間來思考企劃,於是,我就這樣踏上了國考之路。
我今年畢業於政治大學法律系,因為對法律一直不是太感興趣,所以在大二輔教育系,也為之後選擇教育行政類科打下基礎。110年6月(大三)下定決心報考公務員,買了志光函授,把目標放在112學年度的身心特考教育行政三等。111年四月,大四的我報名了身心特考四等,想先試試考場的感覺,沒想到竟然很意外也很幸運的上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