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兩年裡,我走過了一段不尋常的轉型之路。從一位住院醫師到一名成功考取地方特考衛生技術的考生,這段心路歷程充滿了挑戰、掙扎與收穫。這不僅是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場心態的磨練與自我突破。離開醫院的工作是一個極其艱難的決定,醫師這份職業在社會上被認為是穩定且有尊嚴的。然而,由於對醫學工作性質的認識愈加深刻,我開始感受到身心的疲憊與工作壓力的積累。在考慮再三後,我決定轉換跑道,選擇走上考公職的道路。當時,身邊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勇敢的決定,但也有不少人質疑是否能順利適應這樣的轉型。
選擇志光數位學院的原因,不外乎是身邊有許多人準備公職的前輩選擇了貴補習班,也推薦給學弟妹們,下面分享幾位老師上課教學給我帶來的知識與收穫。
一、流行病學-王瑋老師
老師的教學風格讓我深感受益。他的課程設計邏輯清晰,內容深入淺出,說到生物統計學與流行病學的核心概念,幫助研究者從數據中提取有意義的信息,進而做出合理的結論和預測。老師在解釋例題時非常細緻,從不叫我們硬背公式,幫助學員加深印象。課程不僅注重理論知識,也緊密結合實際應用,教材充實、範圍廣泛,讓學習過程更加有信心和動力。
二、醫用微生物-林允老師
老師的課程將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讓學生能夠從實際應用角度理解微生物學的核心概念。透過生動的案例分析與臨床相關知識的講解,學生能夠掌握病原體的特性、傳播途徑及防治方式。課堂內容不僅富有條理,還能引發思考,使學習過程更具啟發性。老師的講解方式讓複雜的微生物知識變得清晰易懂,使學生能夠輕鬆建立紮實的基礎,並應用於未來的醫療實務中。
三、免疫學-李悟老師
免疫學課程條理分明,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理解免疫系統的運作機制。透過貼近生活的實例,如疫苗接種與過敏反應,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具體可感的知識,讓學生更容易掌握重點。老師擅長將複雜的免疫反應拆解,以簡單直白的方式講解,使學習過程輕鬆且高效。不僅幫助學生建立紮實的基礎。
四、法學概論-陳治宇老師
老師的課程充滿趣味性,透過生動的案例與幽默風趣的講解,使法律條文與原則變得淺顯易懂。課堂上不僅探討各種學者的觀點,還將抽象的法律概念與現實社會連結,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法學的精神。老師的講解方式引人入勝,使原本嚴肅的法學內容變得靈活有趣,讓不是本科系的我在輕鬆的氛圍中建立法學基礎,進而提升批判思考能力,不再對法律感到遙不可及。
五、公共衛生學-衛維妮老師
老師的課程條理清晰,透過故事性的講解方式,使學生能夠輕鬆理解各種公衛議題的發展脈絡。課堂內容涵蓋最新的醫療政策與健康體系建構,幫助學生掌握公共衛生領域的趨勢與挑戰。老師特別注重專業詞彙的應用,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累積專業知識,提升表達能力。透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公共衛生學不再只是理論,而是與現實社會緊密連結的實用學科。
接下來分享考取經驗與準備技巧,若各位學弟妹與我一樣是個一邊工作一邊補習的話,不妨可以參考看看。
(一)、時間管理:由於仍需工作並值班,我沒有太多完整的學習時間,因此我選擇了函授線上學習課程,讓自己可以靈活安排進度。白天工作時,我會利用零碎時間,如短暫休息時複習筆記、通勤時聽錄音筆記或線上課程,甚至在值班空檔快速翻閱重點整理。這種彈性學習方式,讓我即使無法參加實體課程或讀書會,也能持續累積知識。
(二)、制定讀書計畫:由於時間有限,我強調「精準學習」,而非廣泛涉獵。首先,我將考試科目分成幾個階段:基礎建立、加強理解、重點複習與考前衝刺。在基礎建立階段,我先通過視訊課程了解核心概念,再利用課本與講義補充細節;在加強理解階段,我開始整理自己的筆記,並試著將複雜內容用簡單的方式歸納,確保自己真正理解而非死記硬背;最後,在考前衝刺階段,我重點記憶關鍵考點,並進行大量題目練習。
(三)、模擬練習:因工作關係,我無法參加模擬考,但並未因此放棄練習。我選擇上網下載歷屆試題,並在有限的時間內自己模擬考試情境。我會設定計時器,讓自己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試卷,以培養考試節奏與應試技巧。同時,我也會針對錯誤的題目進行深入分析,找出盲點並加強補強。這種做法讓我即使沒有正式參加模擬考,也能培養應試能力。
(四)、跟上時事:面對公共衛生學、衛生政策與微生物學等可能與時事結合的考科,應養成關注新聞與官方報告的習慣,如CDC、WHO發布的資料,並將時事案例與理論知識連結,加深理解。此外,可整理重大傳染病、政策變革與公共衛生議題的重點筆記,搭配歷屆試題練習,培養靈活應用能力,提高答題的深度與準確性。
(五)、心態調適:堅持不放棄
在這段考試過程中,壓力無可避免,特別是當工作與讀書時間衝突時,內心難免會感到焦慮。每當感到疲憊時,我會適當休息,調整心態,出門運動,以確保能有健康的身體,持續這場耐力賽,讓自己能夠穩定持續地學習。家人與朋友的支持也是我能堅持下去的重要動力,他們給予我鼓勵,甚至最後也尊重我離職的決定,讓我能後一年能專心準備考試。
這段兩年的準備過程,雖然辛苦,但當我最終考上地方特考衛生技術科時,所有的努力都變得值得。我深刻體會到,成功並非只屬於那些擁有大量時間準備的人,而是屬於能夠有效利用時間、堅持到底的人。對於未來想要考公職的人來說,我想說,只要有決心,即使時間上不如他人,依然能夠憑藉努力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