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地方特考三等會計心得 - 江○霖
由於健康因素,以及考慮過後續生涯規劃沒有想繼續在事務所工作,因此從事務所離職,調養身體一陣子後去過一般小型公司短暫工作後覺得非志趣所在,並且考慮自身性別、年齡以及大環境薪資,便決定轉往公職考試。
在大學時,我是社會工作學系的學生,並選修了教育學程,身為學生的自己充滿熱忱,等到畢業之後,才發現現今社會少子化的問題,要成為正式教師這條路很困難,但因對教育的熱忱,我選擇到安親才藝班工作。工作了兩年,面臨要轉換工作跑道時刻,發現文組的薪資水平在社會上很有限,身旁很多朋友工作到後面,也都打算往公職前進,因此心想或許現在對我來說是個機會,可以來準備公職考試。我有一位大學同學,為應屆考取生,因此我與他聯繫,向他詢問是如何準備,他說當初是報名補習班的課程,就跟著課程的安排與多練習等等,選擇志光數位學院是因為它是大型,且分布於全台,聽取他的建議,我來到志光數位學院諮詢報名。
選擇志光數位學院的原因是不希望花太多通勤時間到台北車站上實體課程,且我深知自己在家裡唸書很難專心,但來到志光數位學院,會看到每位同學認真、專注的神情,自己也會被這樣的氛圍影響,專心在課程中。課程影片也被很清楚的呈現,不會受限於坐在第幾排、會不會被擋住,甚至剛剛沒聽懂的部分,可以倒轉回去重新聽一遍,可以更為彈性的安排自己念書、休息的時間。
在師資的選擇上,雖然行政法老師上課的節奏快速,但這亦是一項優點,隨著他說話的抑揚頓挫,且偶爾會說說笑話,或音調上揚,能幫助我更振奮起精神來上課,跟著抄筆記的同時,除了可以練練手寫速度,也可以邊消化剛剛上課的內容或讓腦袋放鬆,會建議上課之前可以先預習,且把課程後面的題目完成,能夠使大家較能跟上老師的腳步。老師的課程很扎實且清楚,有時其他的課程聽得很累的時候,換成行政法聽聽會是好選擇。
至於其他專業科目,社會政策與立法老師,以各個領域為單元主題介紹其政策與相關法令,這就先幫我們分門別類,就會更清楚的知道出現相關的主題,就可以以現在政府正在推行的政策來加以因應之,上老師的課對於考試有很大的幫助,老師會幫你找出現在社會上最關注的新興議題,以及延伸出的相關政策與法令,也會提醒大家,認為今年什麼會考出來的機會很大,就可以多注意。而同樣由老師所教授的社會研究法,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從大的概念進入到各個細項,透過上課前先看考古題的方式,讓你更加掌握考試的大方向在哪裡,也讓很害怕數字、統計、研究法課程的我,有一個架構出現。
而社會工作的湯淮(許雅淑)老師,由一張整體架構圖,容括所有社會工作的概念,從個案、團體、社區,都解釋得很清楚,且在上課中透過實際事件的分享讓你加深印象。
除了上課,每個月會有定期申論題批改,在寫的過程會幫助你思考若考試出現類似題型,該如何撰寫、呈現,經由老師親自幫忙看過與批改,會更了解自己有哪些盲點,以及有哪一部份的理論或法令其實不太熟悉,再經由重新複習,自己順過一次,印象會更加的深刻。總複習課程對我的幫助非常大,在短期之內幫你濃縮課程精華,且再一次地喚醒你先前上課的記憶,所有讀過的內容會在那個瞬間串起來,且會把最新的考題放進來討論,讓你快速吸收考試重點。
我是離職後開始全職準備考試,第一年其實還不太了解狀況,但就是認真的上課,第二年我漸漸失去了動力,我發覺全職準備考試對我而言並不合適,因為我需要像是工作的事物讓我的交感神經處於備戰狀態,因此我建議要找出自己適合準備考試的狀態是什麼,或許邊打工也是一個好選擇。經由課程的帶領與了解自己的狀況後,其實很重要的是一定要練習寫申論題,要懂得把腦中所讀、吸收的知識整理輸出成文字,且要越快越好,可以藉由跟著每月定期的申論批改,讓自己能夠完成功課又達到練習效果。
每次的努力都不會白費,在你覺得不可能考上的時候或許就上了,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狀態,適時的做些調整,相信自己可以馬到成功!
由於健康因素,以及考慮過後續生涯規劃沒有想繼續在事務所工作,因此從事務所離職,調養身體一陣子後去過一般小型公司短暫工作後覺得非志趣所在,並且考慮自身性別、年齡以及大環境薪資,便決定轉往公職考試。
當初報考教育行政類科,他家補習班並未有提供完整的授課課程,甚至僅建議做換科的考量,與個人之志向與興趣不符,而志光對於公務人員的各類科的安排皆有較完整的規劃,也就恰巧符合個人之需求
本身是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畢業,但我大學一開始讀都市計畫學系;並於大二被21後技術性休學,一年後。本想轉法律系,惟礙於大一成績,所幸靠面試技巧轉政治系成功,在政治系茫然度過後三年,找不到人生方向,也報名過111年的高考一般民政面授班課程,只是沒動力念書。畢業後,轉回苗栗班上課,發現其他工作如「家教、粗工、服務員」待遇跟福利都不如公職。111年8月認真想後,就拚這一次,於是我參加了111年12月的地方特考,目的是看行政法跟行政學兩大主科跟課狀況,結果一試榜首有點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