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高普考一般民政-鄧伯庭(高考第3名/一年考取/高普雙榜)
其實一開始真的沒想過會踏入國考的行列,因為之前工作負擔的關係,導致身體狀況不佳,剛好又碰上家人生病,所以選擇離職,但後續選擇的工作一直不太理想,突然想到過去家人一直希望我能考公職,但一直不想再踏入考生行列而逃避,後來詢問了正在當公務員的朋友,覺得公務員似乎是一份挺適合自己性格的工作,加上希望穩定的工作能讓自己有多一點時間照顧家人,因而決定選擇準備公職考試。
我是從國立交通大學電控工程研究所畢業,跟外面業界相比,我覺得公職比較輕鬆、穩定,福利也比較好,跟家人討論過後,決定進入公職工作,從去年7月、8月開始全職準備公務人員考試。
全職準備一年的過程中,除了高考,我也有參加地方特考以及鐵路特考,也都有順利上榜。
上網查,志光比較有名,離家近。
共同科目面授、專業科目視訊,可以依課表的進度到班上課。
專業科目部分,因為網路上已經有許多心得文章,所以我主要是分享一年的讀書規劃。除此之外,還有共同科目的準備方式。
1.專業科目:
我有參考韋伯(吳宗翰)老師在youtube上分享的2個影片,分別是國考讀書計畫以及國考筆記整理術,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假設我們花1年的時間準備國考,我們可以將這1年拆成3個階段:
(1)跟課期:時間大概是半年,我會以一週為單位,每個科目都做3件事情,第一件事是上課,跟著老師學習;第二件事是將上課觀念整理成筆記,我是使用樹狀圖進行整理,在這裡推薦一款軟體,叫做Xmind,我都是利用這個軟體進行樹狀圖筆記整理;第三件事是把老師上課講過的例題重新算過一次。
(2)統整期:時間大概是3個月,一開始我會先將跟課期整理的筆記進行濃縮,做出一份重點版筆記,這個是初稿,接下來會以一週為單位,進行2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寫考古題,每周大概寫1、2回考古題,總共寫了近5年的考古題(包含高考、地特、鐵特);第二件事是根據考古題調整重點版筆記。
(3)奪榜期:時間大概是3個月,我做的事情是溫故知新,首先是溫故,我會利用重點版筆記以及考古題來將重要的觀念跟題目練熟;再來是知新,畢竟考試還是會出新觀念,尤其是今年高考,就出了大量的新觀念,所以我也會花些時間,看考古題沒考過的觀念,不過數量太多,所以看多少算多少。
2.國文:
我是著重在作文上,首先是上課,學習老師的作文架構以及名言佳句,等課程結束後,每周花一點時間拿考古題作文題目練習,維持筆感。
3.英文:
我是著重在單字,單字會從老師發的單字本以及考古題收集,每周花一點時間背單字。在這裡我想推薦一個背單字軟體,叫做Anki,它是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所設計的軟體,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率地記單字,不過麻煩點是一開始需要自己一張張製作單字卡。
4.憲法與法學緒論:
憲法部分,老師會在上課告訴大家每個觀念的重要性,我是將最重要,幾乎每年都考的釋字、法條看熟;法緒部分,我的準備方式跟憲法一樣,也是將最重要的章節看熟。因為時間不夠,所以考古題我只寫1,2年而已,不過還是建議大家有時間的話,要多寫考古題。
我會以1週為單位,每天拆成早上(3小時)、下午(3小時)、晚上(2小時),平日讀7~9小時,星期六讀5~7小時,星期六晚上跟星期日固定休息。除了讀書之外,我也會透過興趣來放鬆,我自己的興趣是運動以及動漫,運動部分,一週大約運動3~4次,一次30分鐘左右;動漫部分,我會利用休息時間找自己喜歡的動漫觀看。除此之外,我每天都會打坐,讓自己心情平靜。
這次很幸運可以上榜,感謝志光老師的教導,也感謝親朋好友的鼓勵,國考是一條漫長的路,在過程中往往會有不如意的事情,這時請相信自己一定沒問題,皇天不負苦心人,只要堅持到底,相信會有成功的一天。
其實一開始真的沒想過會踏入國考的行列,因為之前工作負擔的關係,導致身體狀況不佳,剛好又碰上家人生病,所以選擇離職,但後續選擇的工作一直不太理想,突然想到過去家人一直希望我能考公職,但一直不想再踏入考生行列而逃避,後來詢問了正在當公務員的朋友,覺得公務員似乎是一份挺適合自己性格的工作,加上希望穩定的工作能讓自己有多一點時間照顧家人,因而決定選擇準備公職考試。
從小家庭經濟不佳,因此體會到經濟來源穩定的重要性,自大學畢業之後就一邊讀碩士班一邊自己在家準備檢察事務官(財經組)考試,畢竟自己是會計系畢業的,對於跨領域考檢察事務官仍較為困難,於是歷經兩次離上榜幾分的差距之後,又看著大學同學們在職場上已有相當的歷練,於是我下定決心轉換跑道考取上榜率較高的-高普考財稅行政,立志這次一定要考上。
本人本身是法律系畢業的,很早就知道對律師、司法官的工作形態沒有多大的興趣,加上個性較偏好穩定生活型態,故決定以公職考試為主要目標。先在104年考取司法四等執達員,後為了提升專業學養及擁有更多法律所學在工作上發揮的機會,幾經思量後決定報考高考法律廉政,向三等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