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高普考農業技術心得 - 曾○儒(高考第1名)
身畢業於台灣大學農藝系,農業技術算是本科的領域,當初會選擇國考一部分原因是研究所的申請並不如預期順利,另外一部分也是因為有詢問過碩班的前輩後續發展,比較後覺得若能考上高考相對於讀完研究所再出來求職的待遇是相對不差的,因此準備的重心就朝向國考。
本人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本科系,大學畢業後從事相關工作,但為了升遷和對未來的期許,於是決定報考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為了準備考試,毅然決然的辭職,並在辭職後一個月內開始看書,有幸一考就考上研究所榜首。
後來,碩二開始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同樣從事人資相關的工作。由於人資屬行政工作,普遍起薪不高,且看重人力發展的中小企業不多,皆著重實務上的經驗,而自身外語能力不佳及經驗不足,未能進入外商公司。為了增加個人的薪資所得與競爭力,開始想轉換跑道,看著勞工所畢業的學長姐有往公部門發展的例子,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報名公務人員考試,有幸考取高等考試。
勞工行政類科的補習課程較少,而志光的課程比較多元,且師資較好。
我選擇面授的課程,比較可以跟老師面對面的詢問,還有針對申論題做寫作上的指導。
我有參加111年的年度班課程,但我只有報名專業科目的部分,把專業科目作加強,年度班課程會把要考的重點做加強,因此你會很清楚哪些是重點,那些可以作重點上補充,寫申論題時可以當作參考。
110年剛開始報名志光補習光課程時,我就開始強迫自己一定要聽得懂老師的授課內容,課前做到預習的工作,有哪個問題點不懂的地方,下課後一定會去排隊問老師問題,讓自己能順利進入狀況,且一聽到是重點時,我就會拿索引標籤貼在書角上,之後複習就會相對的快速了解內容。
同年並未參加12月份的地方特考,但有去參加110年關務特考,藉由關務特考的考試科目,檢視自己行政法與經濟學的學習狀況,看自己能考到幾分,考完後發現自己經濟學的計算能力相對薄弱,且經濟學的考題會出現自己未能完全掌握的觀念題,一度直接想放棄經濟學。相較於另一科行政法,就相對的容易拿分,只要是老師說過的觀念或題型,自己在申論題上就能發揮,且能拿到較高的分數,該次試水溫的關務特考可以檢視自己的學習狀況。直到110年的高普考試,普考順利上榜,而高考卻差了0.1分的上榜差距,問了周圍朋友與親友的看法,決定先去中央機關報到,然後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試。
111年參加考試時,我只報了專業科目的課程,學習的態度不如前一年的緊繃,而是以一種輕鬆的態度去複習,每天下班後,先讓自己休息一下,可以小睡一下或是滑個手機,休息後開始用點數在家上課,上課時要求自己保持著清醒的狀態,老師上到哪,自己的腦袋就要動到哪,重點的地方在課堂上就要馬上記起來,擅用回想與反問的方式讓自己記得,所以我複習的時間相對的短,假日就跟朋友出去走走來放鬆心情。
1.社會學:老師的上課內容將社會學教的淺顯易懂,且他獨特的拆解式教法很適合讀社會學的初學者,老師也很熱心的幫同學改申論題,並且給予同學在寫作上的建議,也會給一些讀書上的小技巧,我覺得不管學習的狀況如何,都一定要給老師改申論題,才會知道自己的程度跟學習狀況。
社會學我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師的上課的授課內容,我會將老師上課的筆記,再另外的用自己的模式跟話語重新整理一次,整理時會開大標小標,方便之後的申論題寫作。第二部分是老師出的解題書,看解題書時,我會用不同顏色的筆畫大標小標,然後出題率較高的章節會重複看第二遍,不懂的地方也會翻開課本看。第三部分是時事,我會看巷子口社會學與新聞,看時事時腦袋會開始聯想社會學的相關理論與考題。
2.經濟學:經濟學老師非常有耐心,不懂的地方老師一定會講到你會為止,我常常下課留下來與同學一起問老師問題。經濟學上課時我都要求自己一定要非常專注,並且要做到預習與複習的工作,老師還沒上課前,我就用鉛筆先練習算課本上的例題。在上課的當下,我也要求自己一定要會算與跟上老師的腳步。除了老師上課教的課本外,每一次的小考我也很認真地複習,錯的地方就找同學或老師問。並且註記這一題是課本第幾頁的觀念,方便自己複習。快考試時,就瘋狂的練習考古題,不管是初考、關務特考、高普考、國營考試等,只要是經濟學我都會練習,大概也寫了快三年的考題吧!
3.行政法:行政法老師上課很仔細,會把考試的重點告訴大家,課堂上聽到重點我就馬上拿標籤貼在旁邊,讓自己可以快速複習。老師寫的筆記很方便複習,而且就是學習的骨幹,我會在筆記旁邊預留空白,將一些時事重點或是修法寫進去。我自己還特別將行政法列印了一本法條本,方便在複習的時候閱讀與翻閱,法條上的重點也會拿螢光筆畫記起來。
另外,老師出的行政法選擇題百分百我也是很認真的做,錯的地方就翻閱課本或法條,把錯的地方於法條上做註記,告訴自己是出題或是自己容易出錯的地方,行政法的重點是就是法條,所以法條一定要讀熟,且熟悉,如果掌握好法條就差不多能掌握選擇題七、八成的題目。而申論題就是一直寫,學習法科的架構與文字,我每個禮拜都會要求自己有兩題的申論題給老師改,老師都會很用心的批改。
4.勞動三科:由於是本科系,勞動三科對我來說並非特別難解,我一開始讀時我會先翻看歷屆考題,並且用鉛筆將題目的關鍵字畫起來,先掌握出題的方向。我一樣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我先針對「歷屆考題」做練習,大概每天練習兩題的申論題,透過大量練習的方式來掌握考題,會發現勞工行政的勞動三科考古題的觀念會不斷的出現,所以當寫完題目時,我會將題目分門別類,例如:工資、工時、女性等等,也會將考題做審視,審視自己哪裡可以寫得更好,並用鉛筆在旁邊做筆記。最後快考試時,利用剔除法,將自己會的題目剔除掉。
第二部分是「上課的教材跟補充資料」,上課時老師特別強調是考點的地方就用標籤貼起來,或是自己覺得是考題的部分也一樣,之後複習時就看標籤貼起來的地方,然後做筆記。上課時,我也一樣會給老師看我寫的申論題,並將老師的建議寫在旁邊。
第三部分是「時事」,可以利用勞工季刊來分析時事,將覺得會考的觀念或文章做重點筆記,並且讀累時就用手機閱讀勞工的相關時事,再將時事做最後的整理。
5.共同科目:共同科目幾乎是跟課的模式,沒有特別的下功夫,所以可以說是吃老本。國文在快考試時練習一兩次的作文題即可,而憲法與法緒則是著重在憲法,將憲法解釋再看一次,將需要背的地方寫在筆記本裡,三月初時,每一週練習一至二份的考古題,然後用阿摩查錯的地方,並訂正。
國考是一條漫長的馬拉松賽,比的是耐心與毅力,所以考試最重要的是心態!心態若是調整的好,則考試的穩定性較佳,有時以一種放鬆的心情,反而可以增加腦袋的靈活度,在備考時建議有休息時間與運動時間,可以讓自己放鬆一下,也讓身體不要這麼緊繃,才可以發揮最好的狀態。
身畢業於台灣大學農藝系,農業技術算是本科的領域,當初會選擇國考一部分原因是研究所的申請並不如預期順利,另外一部分也是因為有詢問過碩班的前輩後續發展,比較後覺得若能考上高考相對於讀完研究所再出來求職的待遇是相對不差的,因此準備的重心就朝向國考。
畢業於國立中字輩大學三類組科系,因為對於就讀科系的相關專業領域興趣不高,對未來出路感到迷茫。爾後再查詢報考類科時認為人事行政的工作性質較與自身特質相符合,再加上家人的支持,故我選擇準備高考人事行政類科。
從私立南台科大休閒系畢業後,發現自己沒有一技之長,且國內旅遊業近幾年狀況不佳,加上不想總是讓父母操心,於是下定決心加入國考的行列。選擇志光的首要原因即為「師資」,堅強的老師群能讓自己快速地進入狀況,加上志光提供豐富的應考資訊,亦能大大降低自行蒐集資訊所耗費的時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