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高普考財經廉政-賴家儀 (高普雙榜)
就讀台中科技大學從五專到二技,一共七年的時間從會計到了流管,直到畢業前依舊徬徨不知道未來應該如何面對,幸運的是,畢業後順利面試上了中區國稅局政風室職務代理人的職缺,原先是因為曾到中區國稅局實習,喜歡機關的工作環境,在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意外接觸到相關廉政類科,即便讀書過程沒有學習相關考科,但在當職代過程中發覺自己相當喜歡政風相關業務,於是決定拚一年財經廉政高普考試試看。
大學畢業之後有幸獲得了一份在醫院的行政工作,但由於是國衛院的計畫案辦事員,對於未來的升遷等等幾乎是不可能,在因緣際會下得知了國家考試,稍微谷哥了一番後認為,除了上榜率外,一切都太吸引人了!!!正在思考著自己有沒有辦法應付之時,瀏覽器上出現了志光的廣告,於是乎抱持著多聽多了解的心態填寫了表單,不出三天,一位櫃台姐姐主動向我聯繫,細心的解釋著國考這麼一個東西,並邀請我到門市去試聽課程,就此開啟了我半工半讀的1年3個月生活。
選擇面授班的好處不外乎可以看見真正的老師,在一切看起來都那麼渺茫的國考世界裡,實際的教室、座椅、同學、老師,讓一切都感覺有在朝向某個目標進行著。除了上課時能夠較為專心外,課後能夠馬上解決當天課程上的問題也是一大好處。
每科至少擁有雙師資的志光讓考生在備考時擁有較大的彈性,不光光是聽不懂、不習慣時可以切換,偶爾聽煩了、看膩了也可以換個口味,畢竟每位老師的風格、重點也是不相同的。
多年來的輔考經驗讓志光在課程的時序上擁有絕佳的安排,讓你想上課時不會沒課上,想放鬆時也不怕掉進度,彷彿完全掌握了考生的衝刺期&倦怠期,雖然因為半工半讀的關係,有些課程必須要用補課的方式進行,完善的補課系統也成了考生最大的支撐。
堂數上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基本上志光的超級師資們就是以「上完」做為課程的結束,表定就只是表定,完全不需要擔心上不完的問題。
每位考生踏入國考這個圈子想必都有他的理想,但不去執行就只會是幻想。
以我做為例子,因為不想多花錢報名各種的功能性班級,所以幫自己計畫了一份讀書計畫,想當然就和大家的讀書計畫一樣,看起來非常完美,但卻忽略了執行者的能力,不到一個月,徹底被自己的讀書計畫狠狠甩掉,數度放下課本思考-接下來該做什麼?該讀哪科?
複製老師的一句話:「上面寫的都是中文字,怎麼會看不懂? 」我想多數考生的問題點並非讀不會,而是不知道next step,沒有明確的下一步導致浪費了太多時間在思考「接下來」,於是我選擇了土法煉鋼的地毯式複習,從此,讀到哪、進度如何等等的,再也不是我的煩惱,專心唸書就對了。
當然了,過程沒有風調雨順,尤其是在課程結束後需要大量自我複習的時候,惰性開始蠢蠢欲動,成長到了停滯期,在這個非常考驗毅力的階段,通常也是勝敗的分水嶺,想起老師的一句話:「這是一場求職考試,不是能力測驗,想上榜前,想清楚你拿什麼幹掉別人。」於是乎我開始以催眠的方式告訴自己,我只要把筆記扎實做完,每天堅持聽錄音複習,想一個你比別人更猛更厲害的點,就憑這點,別人做不到,你就贏了,堅持下去的才是贏家。
很快接近考試了,補習班的總複習課程也陸續開始,許久不見的陌生人們紛紛回到教室,不同的是大家的課本都有了七彩的痕跡,讓我意識到,在努力的不是只有我,必須再脫穎而出才能擠進那5%,第一堂課結束回到家後,我把舊的筆記整理收起來,決定再來一次,更緊湊更壓迫式的複習,告訴自己,他們上一輪,我上兩輪甚至三輪,沒道理比你們不熟了吧!
最後想和各位考生說,這是一場有終點的考試,不論結果好壞,不要讓這段期間的努力成了徒然,國考就像馬拉松,抽筋是難免的,如何掌控和珍惜時間是致勝的關鍵,設立停損點,還沒到之前不要給自己任何藉口,可以有優先順序,但讀書不要挑章節,每年都會有爆冷的考題出現,找到自己的讀書模式並持之以恆,加油。
就讀台中科技大學從五專到二技,一共七年的時間從會計到了流管,直到畢業前依舊徬徨不知道未來應該如何面對,幸運的是,畢業後順利面試上了中區國稅局政風室職務代理人的職缺,原先是因為曾到中區國稅局實習,喜歡機關的工作環境,在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意外接觸到相關廉政類科,即便讀書過程沒有學習相關考科,但在當職代過程中發覺自己相當喜歡政風相關業務,於是決定拚一年財經廉政高普考試試看。
大學畢業後,曾擔任學校學術單位的行政助理、農業相關產業的行政人員、也曾經到澳洲打工渡假,甚至為了要取的一般企業所要求的TOEIC門檻,不惜砸許多費用到菲律賓學習英文,也曾經到柬埔寨海外短期工作。後來疫情爆發後,回台灣後與朋友一起創業,但是收入極不穩定,又加上已適逢而立之年,在經過幾番思考後,發現這不是我想追求的生活,因此在家人的鼓勵下,興起報考國家考試的動機。
身為政大本科系的學生,從大一開始就看到學長姐紛紛考上公職,補習班也常常到學校招生。看著學長姐的心得分享,當時的我不覺得考取公職是件多不容易的事,一直到我應屆畢業成績出爐後落榜,又全職準備兩年才考上普考時,回頭一望考公職之路走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