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國小教甄自然與生活科技科考取心得-陳佳宜
當了媽媽之後才去現在台北市立大學修教育學程,民國93年順利取得國小教師證,也正是教甄最嚴酷的時候, 回憶起來錄取率當時最低曾低到約千分之三,於是就先把教甄的考試放在第二順位,先把幼小的孩子及身體不適的爸爸照顧好,期間經歷了爸爸過世及婚姻的問題,在104年才開始認真投入教甄的考試。
在大學時期聽過很多學長姐分享教甄的讀書心得,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五花八門,但共同點都是他們對自己很有自制力,也有很強的執行力。對於第一次考教甄的我和沒什麼自制力的我來說, 決定報名志光的超級函授課程。函授會每個月寄教材和更新上課影片,對我來說固定寄出教材就是一種提醒,我也就跟著教材的寄送安排學習進度。我補了教育專業科目和數學兩個科目,其中教育專業這科項目非常複雜又多,但是授課的每位老師都非常專業的幫你整理好重點,函授也會提供上課的板書,完全不用擔心為了抄筆記而無法專心上課的問題。
還記得第一堂課我是上授課老師的教育心理學,老師在課堂中說到每個人讀書方法不一樣,有人是「筆記型記憶」有人是「聽覺型記憶」,你要知道自己是什麼學習模式才可以幫助自己。而我是聽覺型記憶的人,所以有時候我在休息時還是會放著函授課程的影片邊聽邊休息,不經意的時候還是會聽到老師的重點。那對於視覺型記憶的人我覺得函授課程非常棒的是你可以透過補習班提供的板書在複習時自己整理出自己的筆記。
在準備考試的過程我覺得除了讀書,你的信念跟決心是非常重要的。在上吳迪(吳文智)老師的數學時,老師幽默風趣的講解讓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變得生動有趣。而老師最常說的幾句話就是「你不考上就沒人會考上了」、「明年可以去人事室報到了」、「明明可以考上為什麼不考上呢」,我覺得這些話除了是為了鼓勵你,也是在教你相信自己有無限可能。
大家常說當你很想完成一件事時全宇宙的人都會幫助你,在考試的過程中絕對要相信自己,想像自己未來成功的樣子。在超級函授的課程中除了可以學習到知識,老師在課堂中的鼓勵也會成為你考試中的墊腳石。
除了正規班的課程,後續我也有報名題庫班,其實不管在教甄還是教檢考古題都是重要的一環。在上題庫班時老師會把經典題型都一一列出,除了帶著你做考古題,也會延伸重要概念當考前的複習。
我自己本身是在題庫班上課時當作重點整理,當老師講到我不熟的概念時我會馬上翻正規班的講義和筆記複習,並把它抄到我的考前重點筆記本。上完題庫班後我會開始自己做歷屆試題,經過正規班和題庫班的洗禮,其實錯的題目真的都是自己不熟且容易混淆的概念,所以我會把錯的題目的每個選項都弄懂,並抄寫在我的考前重點筆記本裡。大約在考前的前一個禮拜我會開始仔細翻閱我的錯題本,把我每個不熟的觀念都記下來。在考試當天我也只帶著我的錯題本去考試現場複習,因為休息時間有限在考試當天你只需要專注在自己有可能忘記的觀念就好!
在考試的後期會越來越無力、越來越不想讀書,但教甄考試是一場硬仗一場馬拉松,能堅持到最後的才會是贏家。在準備考試時還是要適度為自己安排休息時間,讓自己可以走得更長遠,哪怕剩下一絲絲機會都不要輕易的把手放開,因為許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竟然離成功是如此的靠近。考試時一定會有淚水跟汗水,這些都將成為你的養分,茁壯你的藍圖,擦乾眼淚跟汗水後依然要相信自己,總有一天你的淚水和汗將會成為甜美的果實,讓你金榜題名!
當了媽媽之後才去現在台北市立大學修教育學程,民國93年順利取得國小教師證,也正是教甄最嚴酷的時候, 回憶起來錄取率當時最低曾低到約千分之三,於是就先把教甄的考試放在第二順位,先把幼小的孩子及身體不適的爸爸照顧好,期間經歷了爸爸過世及婚姻的問題,在104年才開始認真投入教甄的考試。
最近這幾年的教甄報考人數減少,錄取人數卻又增加,所以有心想要從事教職的同學,真的要好好把握這幾年的機會,因為之後錄取率可能不會像現在開這麼多缺。
走教甄這條路,除了基本的筆試要通過之外,試教也必須切中教學重點和show的亮眼,因此知道自己這方面不夠精彩,所以想知道,有經驗的教育前輩們,會如何展示教學,也就是想多知道他人如何演繹這些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