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法律夢:司律考試備考與心態調整的真實歷程
雖然大學主修法律,但畢業後因緣際會,投身於司法特考領域外工作10餘年,回首過去,展望未來,覺得自己終究還是要回到法律的老本行。但這段時間考試制度幾經變革,實務及學說更加紛雜且細膩,準備司律考試的負擔,確實比起我大學畢業的時代更加沉重,艱苦程度已大大不同於我剛畢業的時代了,且我現在年過而立,肩負家庭的責任,無法再一股腦地將全部心力投注在考試,對我個人而言,投身司律考試的代價不低,對於遭遇滑鐵盧的恐懼不可謂不重,但還是想鼓勵看到這裡的你/妳,不論是已經歷過這場考試,或猶豫是否投入,一旦下定決心買好書單,繳完補習班的報名費後,請排除萬難,無所畏懼的勇敢前行,告訴自己去喜歡自己原來所恐懼的;去接近自己原來視為敵仇的,將計畫執行到底,就會發現準備考試就是個認識自己的過程,需要克服懶散,且將內容內化在生活中。
對於一試,也要全力以赴,或許有人會覺得一試只是參加二試的資格,對於通過一試有把握的話,會把心思放在二試的實例題上,所以對一試抱持者能過就好的心態。確實從考試制度的設計來看,一二試互不影響,但我認為:一試側重法學知識的廣度及基礎概念是否紮實,二試側重分析、理解問題,進而利用基礎概念思考及表述能力,前者是後者的必要條件,實際上根據考選部公開資料,一二試的成績確實有高度的正相關,所以在這邊要勉勵還在努力的各位,用心地準備一試,是會有所回報的。
為了更有效率地統整龐大的資訊量,我會準備一台平板電腦,以便利用零碎時間隨時隨地整理筆記,有一閃而過心得、口訣、偶然瞄到的重要實務見解,可以系統性的整理成一套可以隨時查找、隨時增補的筆記,比起傳統紙本筆記更有效率,上考場打算最後衝刺時也可以減少攜帶大量紙本資料的不便。
各科準備方式
面對近年百家爭鳴的學說與日漸細膩深化的實務見解,不免令人感到如同身處汪洋之中,尤其還要在扮演母親、員工、備考者多重角色切換,實在沒有太多時間浪費在往返實體課程的交通上,因此在今年1月初洽詢【金榜函授】的爭點解題班雙師資內容後,發現由有經驗的老師帶領,最能快速吸收考試技巧,且在臨考前亦能藉由扎實內容來穩定軍心,以下作戰計畫的擬定即跟著開課課程順序走:
(一)刑法:
一試方面,對於傳統爭點的理解是基本功,此外因為沒有附法條,近期修法是重中之重,請隨時留意修法資訊,一試的刑罰章節只要對法條理解,就能輕鬆取分,切莫因部分二試命題機率低就放棄。二試方面,刑法此一傳統科目,對於傳統爭點方面想必考生們都下足了功夫,較難做出差異性,因此近期內對於重要爭點予以闡釋的實務見解就是重中之重了,勤做題目是最紮實的準備方法,如果沒有時間做題目,至少要試著理出爭點(考點),理解學說實務立場及理由,並表述自己的立場,刑事實體法最重要的是面對題目時能極大化地辨識出爭點(不怕寫不好只怕沒寫到),進而點出及闡述,結論反倒是其次。我要特別感謝陳介中老師,老師的講義文字跟上課口述相當淺顯白話,將傳統教科書艱澀的文字轉化為平易好懂的形式,克服過往對於刑法的心理障礙。
(二)民法:
民法體系龐大,老師能想到以及實務上真實發生成為爭點的法律問題,永遠都能超乎你的想像,相信是令很多考生畏懼的領域,在這邊我要特別感謝袁翟老師,老師總能以平易的的口條,如同魔術師一樣,將如此龐雜的科目壓縮,但不失真地讓我們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吸收。
(三)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是實務色彩濃厚的領域,有憲法的試金石之稱,隨著法治國深化,該科實務逐漸與學說融合,沒有實際從事過刑事司法工作的考生,即便熟讀法條內容,甚至廣泛閱讀實務見解跟學說文章,面對命題取向偏向實務層面考題,也未必能夠精準掌握問題意識。而高晉老師上課內容,非常契合實務的方向,巧妙的將學說融入實務講授,讓我們猶如置身現實的法庭,真正的內化所學知識。
(四)民事訴訟法:
現在的民事訴訟法科目,最大的挑戰在於與實體法的緊密結合,兩者互為犄角,法律關係越複雜(多數的當事人、多數的法律關係等等的),出現爭點的空間越大,勤練題目是不可或缺的。民事訴訟法宋定翔老師教戰民訴題海,可以無憂的順著解題邏輯攻無不克。
(五)行政法及憲法:
行政法及憲法近年命題趨勢相當貼近實例,隨時關注時事,嘗試以憲法的思惟剖析各種社會議題,有助於培養以憲法思惟思考及論述的能力,應用在考試上相當有益;對於憲法法庭裁判,建議著墨側重於以憲法層面思考過程重於結果。行政法方面,行政行為多樣性伴隨行政法應用進入深水區,對考生而言確實構成一定程度的挑戰,過往純粹背誦法條顯然已不足以應付現在的行政法命題,對此,我推薦行政法呂懷德老師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串連章節爭點,讓我能夠清楚辨明問題意識並靈活運用所學。
(六)公司及證交法:
公司法及證交法的命題逐漸走向案例導向,考生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從龐大的題目中精準又快速地辨別出考點,實在不容易,準備上建議以近年司律及研究所題目為支點,也要多關心財經新聞中與公司法和證交法有關的議題,培養從實際案例中抽絲剝繭的熟練度。在這邊我大力推董謙老師,老師對於公司及證交法的統整、分析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對於考試趨勢掌握非常精準,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面對考試的心態:
(一)身心調適:
進入最關鍵的考試前一週,調整好作息,均衡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切莫熬夜),可能比試圖衝刺強記教科書、重要判決更重要。別忘了保持運動的習慣,允許適度的娛樂,健康的身心是堅持下去最重要的根基。
(二)將法律知識內化成自己的一部份,而非肩負的重擔:
我們身處一個資訊唾手可得的時代,各種學說文章跟實務見解不怕沒看到,只怕看到腦袋爆炸,面對海量且快速推陳出新的資訊,身為考生不免感到焦慮(只恨沒早點考上),我認為現在的考生需要的,是面對大量資訊時,從中去蕪存菁,擷取歸納有用的資訊,並從中建立自己準確分析法律問題的思維脈絡,並透過諸如實際擬作題目或分析時事,了解問題意識,應用法律方法清晰表述論理,而非試圖強記。常常回憶關鍵字,連結聯想時事,讓自己擁有一個充滿法感的思維,相信對於準備考試有順水推舟之效。
(三)在日常生活累積成就感:
每一個考生身處的家庭、經濟、職涯規劃不同,或有好整以暇者,或有志在必得者,我可以理解對於每一個志在必得的考生而言,要他(她)們完全地放寬心,不要放太多得失心,是不切實際的。但大家應該知道的是,國家考試不是挑選書讀到完美的人,而是挑選相對表現比較好的人,準備考試過程中難免遇到瓶頸,難免有一時無法消化的知識,想起過去失敗陰影而令人感到沮喪,但是我們唯一能掌握的變因只有自己,只要按部就班,相信我們離最終的目標會越來越接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