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高普考經建行政心得 - 劉○岑(高考第1名/普考第2名/高普雙榜)
至於為什麼會想考公職而不選擇就讀研究所的原因是因為本身對研究沒有什麼興趣,再加上公職的起薪高、工作穩定、不用擔心被裁員以及系上前幾名的同學都選擇考公職而不選擇讀研究所等因素,於是讓我毅然決定考公職當公務員。
我本身是本科系的考生,當初會投入高普考考試,是因為大三暑假及大四實習後發現自己比起直接服務,更嚮往做間接服務,因為家人本身也是公務人員,於是建議以及相當支持我走公職這條路,因此大四下學期決定報名學儒補習班,在完成七月的社工師考試後,便銜接補習班課程開始國考之路。
我有上網爬文過各個補習班的師資以及實際電話詢問課程、師資、價格等資訊,綜合評估下來,比較喜歡學儒補習班提供的輔考,而其中一個重要考量是因為從沒有接觸過行政法,看到很多人推薦學儒行政法老師的課程適合新手學習,後來直接試聽也發現是自己喜歡的,最後因此選擇學儒,結果也是沒有讓我失望。
考量到自己比較懶惰也容易分心,因此選擇的是現場面授的課程,面授學習對我來說非常有用,算是一種督促自己認真學習的方式,照著學儒補習班的課程規劃,一步一步把基礎打穩,也因為現場面授會實際接觸到授課老師,除了讓自己更加專注以外,遇到課業問題也可以在中間下課時間提問,快速解決自己的疑惑,對我來說是一舉兩得。
行政法對我來說非常的陌生,在剛開始接觸正課時很緊張,很多東西都很抽象也聽不太懂,但後來穩下心也慢慢熟悉老師上課內容,在講解課程時會訓練我們的思考,隨時提供新的實務見解,老師上課方式也很有趣,會透過一些簡單又好記憶的舉例讓我們更了解課程內容,整堂課下來常常覺得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壓力也不會那麼大,後續透過複習及考古題的練習,也能更容易找到出題的方向,熟悉試題的內容。
因為是本科系的關係,對於其他專業科有一定的基礎,來學儒補習班後透過專業老師的提點及規劃,把自己之前所學的建立起更完善的基礎,像是社會科目名師(網路搜尋幾乎都推這位,且學儒有現場面授)的社政立法就讓我獲益良多,因為自身對社政立法這一科比較弱,老師會在每個單元前整理好該單元的重點及重要法條跟社會議題,讓我可以事半功倍,透過架構圖快速複習不同的領域,更完善自己在社政立法這科的不足。
因為從未接觸過行政法,因此在行政法上放較多的心思,從剛開始的正規課程及行政法讀書會都會認真的參與,讓自己熟悉行政法這科,從一開始的迷茫想放棄,到後來課程中可以逐漸跟上老師的進度,慢慢的建立自己對行政法的概念,花得很長的一段時間,在課程中會透過錄音筆記錄老師的課程內容,回家反覆學習,才漸漸找到感覺,大概六月開始瘋狂刷考古題,讓自己熟悉考試的方向,也會將錯題記錄下來做成筆記,慢慢地就發現掌握了行政法的考試模式以及解題技巧,可以看到題目快速回答。在準備過程中都會不斷告訴自己,只要撐過了就是自己的,只要遇到瓶頸就告訴自己要轉念,一定可以征服,因此撐下來後也順利突破行政法這個科目。
備考真的非常不容易,常常會遇到想放棄的時候,不知道是否會上榜,也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完成目標,但是不放棄自己很重要,我在備考過程中會找很多鼓勵的小語寫成小紙條貼在書桌前,每次想放棄的時候抬頭看到就會重拾信心,也常常在論壇上看大家分享的上榜心得,都能當作鼓勵自己繼續走下去的力量,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施壓方式,鼓勵自己可以撐過這段備考的過程,總有一天會完成屬於自己的目標!
至於為什麼會想考公職而不選擇就讀研究所的原因是因為本身對研究沒有什麼興趣,再加上公職的起薪高、工作穩定、不用擔心被裁員以及系上前幾名的同學都選擇考公職而不選擇讀研究所等因素,於是讓我毅然決定考公職當公務員。
大學期間覺得自己唸的科系只想當興趣,不會是未來想工作的方向,在父母的推薦下瞭解公職,因此開始進行準備。在選擇補習班時,因為志光榜單人數眾多,所以選擇志光。
大學畢業後在日本餐飲業待過一段時間,高壓長時數的工作影響生活品質,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環境,覺得自己更嚮往工作時間穩定的辦公室生活,和家人討論後,決定考公職希望能從事相較穩定、規律的工作,並且在薪資待遇福利上有制度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