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政士到司律考生:自律與堅持的備考心路
筆者不是國立大學出生,後來又到大陸念了研究所後回台灣自己開業做地政士,會如此選擇自己職業是因為才有更彈性的時間留給準備司律考試,畢竟出了社會以後,要面對的壓力來自四面八方,例如:家人、老闆、客戶、同事、金錢等等……,所以最後選擇自己執業。如果看到這篇文的你,還是學生的話,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早點下定決心,能無憂無慮的念書是件難能可貴的事。若你是社會人士,那麽時間安排是最大的課題。
準備考試心態
考試最大的敵人不是考場上的同學,而是自己。因為在備考過程時間很長,可能耗盡8個月到1年時間,甚至數年,苦其心志,所以自律跟健康的身心靈很重要,自律方面係指在讀書過程可能會有很多玩樂的誘惑又或者惰性使然,所以要學會割捨與抗拒;身心靈健康則係指每週至少有一天是充電的時間,讓自己大腦好好的休息釋放壓力,這樣才會念的下書,可以到山上走走,吸收正能量,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如何準備考試
言歸正傳,最重要的是“如何準備考試”?時間充裕的話建議可以以教科書做為打底用書,再搭配補習班的參考書,便能打好基礎外,從參考書就慢慢能發現“爭點”。 考試分為一試跟二試。
一試考試是選擇題,所以準備方式是練考古題,我會預留2週到1個月時間(視去年考試分數而定,如果是第一次考,建議預留一個月時間。若去年考試分數過400分,也可自行調整縮短準備時間),全力刷考古題,需計時練習,如果該科考試時間為90分鐘,平常練習時我會限制自己在75分鍾內作答完畢,手感很重要,考試當天壓力更大,所以平常練習也要給自己壓力,一試不外乎就是練考古題、訂正錯誤的地方。
二試考試是申論題,不外乎是爭點及答題重點(Keyword),考完一試後讀書方式會變成,計時練習考古題,如如實實的真正寫題,強迫自己思考找爭點,練習答題架構,抓爭點,一開始很痛苦,因為你會發現你看了題目但卻始終無法下筆,但這是一個過程,必須經歷才會慢慢反覆的思考爭點在哪?以及衍生爭點可能有哪些?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寫出老師想看的東西?如何在實務見解中加諸一點高大尚的學說,這是學習“輸出”的過程,讀了這麼多書不會輸出也枉然。
回頭發現,時間根本不夠用,書也念不完。而且近兩年題目越來越冷門,老師考的東西說不定是補習班沒教的東西。你可以想想,你念了很多書,但那些都不會考,那回頭來規劃時,能做的就是把基礎打穩後,把大爭點(常考的爭點)先把握住,再抓冷門的小爭點,剩餘的就是練習解析題目,不一定要花時間寫長篇大論,只需看了題目用小張紙上寫你馬上想到可以寫出來的東西(簡潔版),再回頭對解題書,看看是否正確或者學習解題書上更好的論述方式。反覆練習過後,你會發現其實爭點就那些,待二試總複習時,再跟著補習班老師吸收新的實務見解及學說見解。
推薦師資
感謝【金榜函授】袁翟(林政豪)老師,老師的教學方式是用案例解析回溯爭點,帶到實務見解與學說見解,打破過往的思維模式後,再念書時吸收更快,感謝袁翟老師讓我民法突飛猛進,拿下92.5分。
感謝的人事物
行善不欲人知,默默地行善,或許能夠改變自己的宿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有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就是你一定要相信自己會考上!!!那是無形的動力,也是最好的催眠藥,念書過程很苦,所以一定要堅信自己可以,這樣過程中會省掉很多焦慮、不安的情緒,有穩定的心,才能走到10月中(二試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