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高普考財稅行政-林郅寰 (高普雙榜)
自從逢甲大學畢業及國軍退伍後,懵懵懂懂地踏入國家考試,很幸運地獲得家人的全力支持,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能全力準備考試,雖然無法完成當初踏入國考時兩年上榜的心願,但是秉持著 「堅持到底未必勝利,但半途廢必定是輸」的精神
當初選擇函授的原因是因為尚未離職,函授可以讓我省去通勤的時間,加上我聽課的習慣是要求自己第一次就能聽懂、理解和做好上課筆記,所以聽一堂課的時間會拉得很長,有時可能一堂課會聽6小時左右,但大部分的課程4小時就會上完,因此函授就十分符合我的需求,不但聽課的時間與次數都不受限制,甚至還有印好的板書能讓我大大減少抄筆記的時間。唯二的缺點可能是價格相較其他教學方式稍貴與比較適合自制力較強的同學,否則等到函授服務期限結束,會有課程還未上完的慘劇發生。
老師的行政法很淺顯易懂,架構也很明確,不但學習起來有方向性,考前複習也較不會遺漏,雖然堂數較多,但跟著老師按部就班的學習,收穫一定不少。
徐喬(吳宗祐)老師的經濟學則是非常完整,老師多年的教學功力,從幽默的上課方式便可得知,哪裡重要哪裡可以稍微忽略,老師都會告知,且每單元都會帶大家做不少歷屆試題,真的很讓無法面對面問老師問題的函授同學很安心。
我準備的不多,國文作文是考前幾天上網看一些相關解題影片,但我覺得重點是作答至少要寫到第四頁,最好寫滿四頁以上,內容才算是充分,至於選擇題就沒什麼準備。英文完全是吃老本,法學緒論則是憑著對行政法等相關法律學科的概念去作答,沒什麼額外準備。
細分為五個科目,行政法我花最多時間研讀,我把老師版書在考前搭配課本重讀一次,這樣等於重新為自己再上一次行政法,如此選擇題的部分大致就沒問題,而申論題的部分則是收集考古題將常考的法條依據關聯性整組整組的背,這樣不但答題時架構完整且篇幅就不會少。
1.公務員法
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一科,基本上只要將每個章節整理出一個架構表,則法條之間的架構與關連性便一目了然,如此便不會遺漏某條法條,不但背的完整,作答時能寫的篇幅也大大增加,加上公務員法相較其他法學科內容章節少很多,只要好好準備絕對是一項優質的投資。
2.心理學
並沒有太多的讀書心得,大致上研究近年考古題的解題架構並將常考的理論背誦完畢。
3.經濟學
重在理解並不建議死背,畢竟經濟學是財政學的基礎,若根基打不好則財政學的學習上會吃力很多,反之則會輕鬆不少,所以請多花一點時間理解並準備經濟學,圖也要會畫並要能舉一反三,有能力繪製其他情況的圖型。
4.財政學
經濟學的延伸應用,基本上經濟學準備較完整,則財政學能更快理解,因為其中不少章節都是重複的,比較需要特別注意的部分反而是關於稅法的考題,因為我們並沒有租稅個論等考科,所以這部份反而是容易失分的陷阱。
以上專業科目的準備方式都少不了多加練習考古題,可以不用練到前十年的程度,但近年的考題要認真練習並誠實檢討,有問題要詢問不要放著擺爛。
國考的一路上很感謝家人的支持,考試本來就是漫長且孤獨的過程,真的很少有人能開開心心地去準備並通過考試,至少我沒聽過。高普考不是大學期末考,考前幾天熬夜狂讀就行,除非你是本科系的優秀學生,否則高普考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準備、學習與吸收,所以不要因為自己休息或荒廢幾天而焦慮,也不要讓自己的讀書進度堆積到最後而讀不完,依照自身狀況合理安排與勞逸結合,相信都會有不錯的結果。
自從逢甲大學畢業及國軍退伍後,懵懵懂懂地踏入國家考試,很幸運地獲得家人的全力支持,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能全力準備考試,雖然無法完成當初踏入國考時兩年上榜的心願,但是秉持著 「堅持到底未必勝利,但半途廢必定是輸」的精神
原本是上班族,大概工作十幾年後,以前有斷斷續續的準備考試,後來這三年才下定決心準備考試,因此找的是相對上下班穩定的單位。112年用兼職方式準備考試。
我從大四開始進入志光補習班,放棄很多出去玩的機會,就是為了一畢業就有工作,雖然並未應屆考取,但是些微的差距讓我知道我是辦得到的,畢業後當完兵回志光參加奪榜班,終於讓我在第二年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