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普考一般行政心得-李之云
身為公共行政暨政策本科系的學生,自己在大一、大二的時候,雖然有想過要走國考這條路,但一直沒有很完善的自我讀書規劃,只有期中、期末考前的臨時抱佛腳,與金魚腦般地考試後遺忘。
由於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使得原本在國外工作的我,難以回到原本的工作岡位。因此,在家人的建議及朋友的介紹下,我毅然決然地重拾課本,在二月時,投入我最喜歡的「交通」領域的公職考試準備。
當初選擇「志光」的原因,其實也是一個機緣巧合。因為以前念書時的研究所就在補習班附近,因此相當多的同學在要準備考公職時,就曾選擇「志光」。但是,過了多年以後,我早已忘了是哪間補習班。憑著記憶,我在「志光」附近找了一間又一間,但總覺得每間都不夠專業。而在機緣巧合之下,我踏入了志光數位學院的大門,聽取了裡面專業的講解與分析後,我當下就已心動。而且,在完成後續的試聽課程後,就立即拍板決定讓「志光」助我一臂之力。
在報名的當下,其實已鄰近報名高考的時間了,但是我依然在內心訂定目標,務必要五個月完成考試絕對不要再考第二次,我是如此下決心。因此,在報名年度班及附贈的總複習班的課程可以開始上課後,我每天都在補習班內接受劉老師、王老師及吳老師的鞭撻,如飢似渴地學習知識,學習答題技巧,學習思考方向。就這樣,一日又一日的學習,一日又一日的複習,讓我學習的基礎愈來愈扎實,心態愈來愈沉穩。
當初我選擇視訊授課的原因,就是因為我看中它的時間彈性,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上課時間與唸書時間。每天,我是安排上兩堂課,其餘時間都是複習的時間。因此,在每堂課上完之後,我都有自己的複習時間,能夠馬上的把剛剛老師上課的內容,給完整的複習一遍。並且,由於每天兩堂課的關係,因此,我能夠以疾徐的方式,把落後於別人的進度,給輕鬆地補完且有效率地補完,而非囫圇吞棗。
有關各科的學習技巧,其實是有學習的架構的。就拿我所考的「交通技術」作為範例來說明:交通這門學問,其實所有的知識,都是建構在「運輸學」這門包羅萬象的學科當中的。先把「運輸學」的知識吃透之後,就可以向上延伸學習「運輸規劃」及「交通安全」這兩門課程。
而「交通安全」又與「交通工程」有一定的連結關係,因此並重學習就有其必要性。且「交通工程」「交通控制」的重疊性相當高,學習完「交通工程」後,就相當於把「交通控制」的大部分知識都學習完成,因此,在上課時,可以把兩門課程的知識,互相印證。
這門考科則是比較特殊,需要自己親自動手去算,可以透過在老師一邊講解時,就一邊先行計算範例,如此,先想過一遍題目,再印證答案的學習方式,將是自己學習事半功倍的捷徑。透過這樣的學習順序,將可編織出一張完整的「交通」學習歷程。
在準備考試的時候,除了上課、複習,最重要的也是要有自己的休閒及休息時間。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緊,一週最多上六天課,休息一天是能夠有效紓壓的方法。
準備考試是一個長期的作戰,因此,最要緊的莫過於體力的培養。常常,在補習班的自習教室都可以看到同學昏昏欲睡的表情,其實,這就是體力不足的徵兆。有鑑於此,每天,我都會抽出2個小時以上來進行健走,保持自己適當的體力,和給自己機會來呼吸新鮮的空氣。這樣,才不會在準備考試的征途中落隊,甚至是放棄。
最後,我想要對有心準備國考的學弟妹們說:「相信自己準備考試的初衷,只要能夠堅持下去,最後在榜單上就一定能看到你自己的名字。
身為公共行政暨政策本科系的學生,自己在大一、大二的時候,雖然有想過要走國考這條路,但一直沒有很完善的自我讀書規劃,只有期中、期末考前的臨時抱佛腳,與金魚腦般地考試後遺忘。
大學文組畢業,因在家鄉找不太到喜歡的工作,也沒有繼續求學的打算,於是在107年四月決定踏上國考之路。因為完全沒有法科的背景,對高普考的所有科目也都沒有接觸,於是聽到志光數位學院有入門課的先修課程,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報名了。選擇人事行政的理由,其實是因為對心理學這科很感興趣(後來發現它是大魔王),所以才報名人事行政的年度班。
社會學系畢業,於大三時開始焦慮未來方向,經考量自我個性與可能性後決定投入公務員的考試。在成長過程中,一直都認知到自己需要發自內心認同某些事物,才有動力全心投入其中。一直都熱愛接觸人群的我,一開始深受社會大眾給予公務員體系的刻板印象中-國家機器、整天接觸電腦、重複做相同的事情等等。但在慢慢了解社會行政的工作性質、環境後,發現其服務的對象-老人、社會中相對弱勢的群體等,都是我有興趣且期待接觸的人群。如此的認同以及期待慢慢堆疊於心中,成為我投考的勇氣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