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高普考教育行政心得 - 林○茵(高普雙榜)
由於本身具有教育背景,因此選擇了較為熟悉的教育行政。基於交通考量,我利用函授課程進行學習,節省通勤時間,並且更自由地觀看課程。
高中時期看著台灣層出不窮的車禍新聞,以及零亂不統一的道路規劃,就有個想改變台灣交通的想法,當初認為最實際且最快速的方式就是進入公職體系,在海洋大學運輸系畢業這年報名交通技術類科,選擇志光補習班的動機是因為系上上榜的學長姐都選擇志光以及同學的大力推薦,於是在大三的暑假報名後,經過一年的學習順利在今年考上高普考。
運輸學是範圍最大的考科,但少有艱深難懂動內容,在準備時盡量以理解內容代替死背,當作課外讀物閱讀,運輸學有很多章節會出現在其他科目中,如果有提早接觸,就會發現可以當作其他科目的預習內容,如同金字塔的基底,基礎要打得好,才能往上蓋,在讀完運輸學後,接觸其他科目會較不陌生,另外,歷屆考題大多以基本觀念為主,並搭配一些政策趨勢,平時可以多關注生活周遭的交通議題,並且多練習寫申論題,盡可能豐富申論答題的內容,因為範圍實在太龐大,如果時間上來不及準備,可以直接從總複習教學下手。
運輸規劃學對我來說是最難的科目,需要理解很多觀念,尤其是總體運輸規劃的四大流程及個體運輸規劃的各種模式,除了熟記各流程及模式的使用方法,還有能夠判斷在不同情況下的使用時機,需要反覆翻閱書本,不斷思考才能理解,今年雖然沒有出計算題,但自己在準備計算題的部分還是相當嚴謹,因為解題步驟很多,需要不斷練習,加快計算速度,最好是能先把流程寫在一旁當作輔助,讓整體計算過程更流暢,更能讓閱卷老師看懂,另外,計算機的運用要多練習幾次,可以省下不少解題時間,同時降低出錯的機率。
交通工程是第二難的科目,但如果平時在路上行走時有多觀察道路情況,會比較容易理解老師在講什麼,特別是車流理論模式及號誌控制這兩個部分,假如有在開車或騎車,就可以將觀察到的現象套用進去,再來就是一些比較需要死記的部分,盡可能多寫幾次,無聊的時候可以在腦海裡想號誌設置的流程,或是利用手機查詢各種交通及道路相關手冊,盡可能豐富準備的內容,當然,最基本的名詞定義及相關公式也不能忽略,交通工程是一定要花很多時間準備的科目,有些上課片段,我甚至不斷重複觀看,幫助加深印象。
交通安全跟法規息息相關,特別是近年來有關於行人以及機車的議題,所以平時可以關注一些新政策,交通安全算是我花最少時間準備的科目,建議可以多看新聞媒體,針對一些常出現的事故議題,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使用的方法盡可能利用現有的法規或是國外一些成功的案例進行分析,回答時才能接近標準答案。
運輸工程是所有科目裡面投資報酬率最高的科目,因為是近年來新的考科,出題方向偏保守,因此在準備時,僅需熟記教材內容,其中又有一些內容與交通工程重複,可以當作複習交通工程,比較需要注意的部份是海運及空運,因為平時較沒有機會接觸,在看文字時也可能會沒有實際畫面出現,我會需要運用一些想像力,或是乾脆上網尋找圖片加深印象。
交通與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準備考試時,不妨出門多看看路上的一些交通建設與規劃,除了可以幫助記憶外,同時還可以散散心,緩解準備考試時的壓力,最後一點,也是王瀚老師最常提到的一點,就是除了準備考試外,也要多花時間陪伴家人,多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祝福其他考生都能順利考上~
由於本身具有教育背景,因此選擇了較為熟悉的教育行政。基於交通考量,我利用函授課程進行學習,節省通勤時間,並且更自由地觀看課程。
大學和研究所念的是餐旅相關科系,然而在經歷過多次的實習後,發現這並不是我未來想要走的路,於是在家人的建議下決定考公職,由於自己並非相關科系出身,只是大學時期曾經淺學過部分科目,因此決定選擇財稅行政類科作為考試目標。
我是今年110年考取人事行政雙榜的考生,當初決定投入報考公職是因為本身是外語學系,但對於四年所學毫無興趣,以致於出社會找尋工作不易,看到有親戚考上公務人員有穩定收入,感到心動而踏入國考路途,也歷經快兩年終於上岸如願考取人事類科雙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