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四等特考考取心得

109年 地方政府四等特考 四等 一般行政 傅O筑-志光數位學院台南旗艦店

109年 地方政府四等特考 四等 一般行政 傅O筑-志光數位學院台南旗艦店

#一般行政#地方特考四等

點閱:

我非本科 生,報名109年三等的地特年度班,備考七個 月後參加普考,但沒有上榜,五個 月後參加109年的地特四等,幸運的在備考一年後上榜。
會接觸國考的原因是因爲自己著實的認知到私人企業跟公家機關的差別,如薪資隨年資調漲、朝九晚五的上班時間、福利制度,且家長從大學時期就有一直灌輸這些觀念,但一直沒詳細了解與實踐,直到自己真的在職場上工作一年後,決定給自己最多兩年時間當全職考生努力看看,並將一年上榜視為一種目標; 而因為自己申論的部分沒有很好,背科較為擅長,所以我先專注於四等而非三等的考試。
(所以以下是我準備四等考試的內容分享)

我會從眾多補習班中選擇志光,是因爲一般行政的師資是各大平台中最多人推薦的,所以並沒有考慮其他補習班,直接選擇了志光。選擇上課 方式主要是考慮「價錢」跟「 自己看書的習性」,如我個性較急、喜歡自己安排時間, 面授的話時間會被綁死,再加上我無法在家好好看書,需要到外面找地方讀書,但因為找地方很麻煩,甚至需要花錢,因此到班上課對我來來說,既是 一種可以敦促自己讀書的方式,也是最經濟的作法。然 而申論題的部分,每個月數位學院都有申論練習時間。可以評估自身的狀況,再進行選擇會較好。找到自己最適合的方式努力讀書

  我是參加一般行政三等的年度班,師資的部分基本上都是補習班配好的老師,但有幾個科目師資是可以作選擇的。可以先試聽看看自己較適合哪位老師的授課方式後再做選擇,每個老師都有他的優點,端看個人適合性及接受度


此科就是吃老本,只有聽如何寫作公文 而已,因為國文的範圍真的太大,做選擇考古題也過於浪費時間,投資報酬率過低, 而國文的高分技巧就是作文、公文的部分寫好、有一定程度的國 文理解能力即可。

三合一:
一開始看到很多人都說三合一不用讀、不重要,但事實上要準備四等並不能放棄任何一科(除非你有某一科超強、近乎滿分的那種)。
法學緒論因為範圍過廣,所以老師只挑重點講,但只要抓住重點,加上勤練考古題,是不會有太差的成績。
憲法老師有把釋字整理成 一本,只要把釋字背熟、把憲法內容類似重點整理成表格或在同一張便條紙上記憶,會相對容易、不易搞混(如數字題、誰由誰所選出等主題分類)。
英文:
我雖然是本科系,但因為過於有自信,在普考時沒準備,15題中錯了9題,錯失上榜機會,於是在準備地特時,認真上老師的課程、再加上勤做近兩年考古題,於地特中只錯了3題的英文。
準備三合 一最重要的就是,做考古題、彙整相關的重點,有做題目與整理才會成為自 己的上榜的武器。

行政法
我很喜歡陳治宇老師的授課方式,聲音很讓人有記憶感,回答題目時都感覺老師在旁邊的那種,授課內容也不枯燥乏味,把死板的法律與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所結合,很容易記憶,但上課的時候會跳來來跳去,把相同概念一起教,如果喜歡照課本按部就班的可能會不習慣,但之後複習時很容易連貫起來,不會東一塊西一塊的感覺。考取生都非常的推薦

行政學:
陳真老師的筆記內容跟上課內容真的很豐富、很推薦,在上課中就能輕易理解並將繁雜的內容記憶起來,後續只要看綱表筆記跟做考古題的錯誤整理就很足夠了。

公共管理:
陳翎老師上課時會照著課本唸,補充的內容並沒有行政學老師豐富,在初期準備時常會覺得記憶點不足,但後期上完 行政學後,我會與行政學的內容結合、整理成自 己能記憶的筆記,盡量讓自己的申論內容豐富,這一科的「舉例」很重要,是拿分的關鍵。

政治學:
「政治」聽起來來就很枯燥乏味,對我來說是一 門很無聊的課程,但經過老師將有距離感的政治學描述的平易近人,同時在課程中舉例時事、讓我們更加的熟悉這世界的運轉,讓我覺得政治其實是與我們日常生活中極度的相關,也是所有課程中最有趣的一門課程,韋伯老師做的大綱筆記更是在寫申論的過程中給予極大的幫助。

  題庫班是大部份考取生都推薦要上的,但我因為個人因素故無法參加,但補習班每個月針對每一個科目都有一題練習申論的機會可以讓老師改,強烈建議 一點要動筆寫寫看,讓老師批改,如此才能知道自己哪方面不足、考評老師的重點放在何處,才不會毫無頭緒的寫。 一開始的低分是理所當然,但當分數慢慢上升時,離上榜的目標就更接近了了 一點。
  
  當讀書覺得煩悶時,我會看補習班內申論拿高分的範本,抓住回答題目的方向,學習背大小標、 用自己理解的內容闡述出來。

時間分配:
   自從加入國考後,每天的讀書時間就是配合補習班的時間,週一到週六最晚早上10點前去補習班報到,讀到晚上9點。週日則是讀到晚上6點後給自己休息的時間,每週與每日都有一定的聽課進度跟複習進度。因為視訊班的上課很有彈性,故我可以運用時間一整天都在補習班

準備方法:
  我的聽課方式是完整聽完 一個科目後再接下個新的科目,好處是可以建構較完整的架構,聽課時間拉短會有完成小目標的感覺,給予 己成就感與往下一科目的動力,但壞處是如果相隔很久才碰先前聽完的科 目,記憶感會沒有這麼的強烈。
學科準備的 方法:(政治學、公共管理、 行政學)
在聽完一週或到一段落後,我會自己手寫整理內容,覺得自己有七成記憶就做章節後的考古題,藉由考古題補足不熟的地 方;整個課程都聽完後,就用阿摩刷近五年的考古題,我總共各做了了兩兩次課本後的題 目、與近五年年的考古題;但近幾年考試的題 目有比較活,需要轉個彎思考(要抓住核心要素、推論)或瞭解時事使答題更加順暢。

法科的準備方法:( 行政法、憲法、法學緒論)
  因為我並非本科生,對於法律文字相當不認識,所以主要是跟著老師的腳步理解法條,爾後透過考古題練習的方式增加對法條的熟悉度,同時也要注意最新法律資訊的更新( 至少更更新到考前 一兩個月),才不會別人得分、自己失分。
 而對於自 己不熟的科 目,我會聽兩次正規課程,第 一次主要是「聽懂」課程內容,建構課程的 大綱,把不懂的部分記下時間,上完 一整堂課後再調時間回去聽懂,因為如果一直聚焦在自己聽不懂的部分,只會浪費更多的時間,不如等老師講完, 自己大概理解後,重新回去聽老師講確認自己的解讀有無錯誤,會更有效率。 而第 二次主要是「複習」,在上完所有課程後,因為漫長的「看書」對我來說效率很差、容易分心,「聽課」反 而能增加記憶程度,同時也能補足自己沒記錄到的筆記,或更正自 己記錯的筆記,第二次聽我會用更快的倍數去聽課程, 一邊複習自己懂的內容、一邊再理解 一次 自己不熟悉的部分、並重新記憶。

筆記與考古題:
  在上課的過程中就會邊寫筆記邊聽課程,聽完一章節後會用白紙寫下這一章節的大綱,往後在寫申論時,就能明確了了解上下層的關係,比較好發揮寫作。考古題就是做近五年的選擇題跟章節後的選擇題,先計算每科試卷數量,再除以剩下天數,規劃自己每天需完成的試卷數量(必須留考前一到兩週的時間避免自己沒完成)。除了達成寫考卷之外,錯題的解析跟概念釐清更重要,寧可觀念正確,也不要只求完成試卷的數量。

  我並沒有很擅長寫申論題,但該有的練習做到的話,成績也不會太差,如公共管理理的部分我會看著我整理的大綱去做發揮,訂好大小標、最後再舉例,題目的來源就是近五年的申論跟課本後的申論練習;政治學的部分就是將老師整理的考古題都做過 一遍,相似考題做大綱練習,但每個主題都要寫過完整一回,練習考場上寫的感覺。

建議:
  「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補習班提供給你的就是快速上榜的「機會」, 而非明確性的結果,若要使上榜結果「更更加的明確」,付出時間是必要的, 而找對適合自己的方法會事半功倍,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決 心、很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而非一昧的模仿他人成功經驗。在準備時抓住每次給老師批改申論題的機會、同時練習選擇題的答題速度與精確度, 而在考場上時就放輕鬆、仔細的看考題在詢問什麼,照你所練習的 方式去解題、回答題目,越是緊張就越是容易出錯,不如深呼吸再讀 一次題目,回憶老師上課的內容吧。
  • 公職考試懶人包
  • 國營考試懶人包
  • 常見問題
  •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