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 張○芸(非本科系)
考試的內容其實上課都會講到,老師所提供的課本實際已夠使用,有餘力的人再去額外找書看就好。
本身是觀光系畢業,由於畢業當年疫情十分嚴重,觀光產業大受影響,使得相關工作的需求銳減,因此我並未從事觀光產業,而是選擇進入補習班擔任行政兼輔導老師。後來疫情再度爆發,補習班的課程改為線上上課,我被告知需減班一段時間,每週僅剩下三天的線上上課時間。當時我才驚覺原來工作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而使我毅然決然辭職,全職專注準備國考。
一開始我在網路搜尋公職補習班的資料,發現志光數位學院幫助許多考生順利考上國考,而我實際前往志光數位學院詢問課程時,行政人員亦非常耐心和我分析、介紹。考量到距離和時間,我選擇了函授,如此以來就可隨時隨地上課,不受到時間的限制。函授真的十分方便,只要有聽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倒回再聽一次,遇到已經理解的觀念,亦可加速,甚至還能暫停,讓頭腦稍加思考或放鬆。除此之外,還會另外附上板書,大大省去抄筆記的時間。
函授的部分我主要是看作文的課程,林嵩(林文騰)老師會教導如何審題,並從題目給的一段話中找出關鍵字,從而延伸寫出第一段的架構,這使得我在國考時能夠快速寫出開頭。測驗題的部分,主要是做近五年的考古題,熟悉近年來的命題趨勢,也發現主要是集中在白話文上,比較少考文言文了。
英文的重點主要是在單字,若擁有足夠的單字量就足以應付考試。不過我有一段時間未接觸英文,主要的心力也是放在專業科目上,所以英文這科錯了不少題。建議大家可以每日背一些單字,若時間不夠,可以從考古題中整理出一些比較常考的單字。
憲法的考試題數不多,只要認真跟過韋伯(吳宗翰)老師的憲法課,並搭配老師整理的常考釋字,理解每一個釋字的爭點就好。而老師會提供很多可愛的口訣,讓學生可以輕鬆記住,老師統整的筆記和口訣真的非常有用哦!
法學緒論的範圍非常廣,主要就是上過函授課程後,熟讀課本並多做考古題,從考古題彙整出常考的觀念,並針對錯的題目去翻法條,每錯一次我就會在法條旁註記,如此一來就可以知道哪些法條是我容易錯的,平常閒暇時間我就會拿法典出來看常錯的法條。
行政法一開始準備時會比較抽象,非常感謝老師的淺顯易懂的教學,老師會帶著我們一一看過所有法條,亦會多次強調必考的重點,讓我準備起來不會無所適從,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科。我的準備方法是好好跟著老師上完一輪課後,仔細看過一次課本,再經過第二次的快速瀏覽,接著開始做考古題,只要有錯或不熟悉的法條都會在一旁註記,最後總複習時再翻過一次常錯的法條。
行政學比較容易理解,可以透過聯想的方式來記憶,將老師的綱表和課本讀熟就可以拿到不錯的分數,不過做考古題時會發現有一些沒看過的考點,我會另外將這些考點記在一個小本子上,考前會再次翻閱,以免再次出題被突擊。
地方自治是相對好準備的科目,範圍比較小,只要將相關法條熟讀,在測驗題上就沒問題了。申論題的部分,我有將近十年的考古題整理出來,發現很多題目都是考一樣的觀念,所以可以將常考的名詞定義及相關內容背熟。平常也要多關注時事,很有可能會出現時事題。申論題最重要的是時間控管,因為我在準備考試時未計時練過申論,導致上考場時第二題差點寫不完,也沒有足夠的審題時間,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建議大家考前可以每天練習一篇申論,訓練思考及彙整的速度。
準備國考是一件非常辛苦的路,必須有一次就考上的決心,但也要適時的放鬆,每天空出時間運動和做有興趣的事。若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況下,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準備國考的各位都辛苦了!你們要相信自己,你們永遠都是最棒的!而我也相信每顆苦難的種子,都將開出美麗的花朵。
考試的內容其實上課都會講到,老師所提供的課本實際已夠使用,有餘力的人再去額外找書看就好。
本身畢業於人力資源科系,雖不專屬勞工行政相關,但因有接觸過一點勞動法規,且找工作時發現私人企業人資人員的薪資普遍不高,又需要兩年以上經驗,故最終選擇投入公職領域,而鑒於需要照顧家人還有自身較喜歡安穩的職涯生活,更堅定了考公職的意志。感謝台南志光提供優秀的師資及協助,還有共同奮鬥的讀書夥伴,讓我順利達成目標。
作為一名社工系的大學生,我經常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當我逐步深入了解社會工作領域,看到非營利組織普遍存在的低薪、高工時和高壓力工作環境時,內心產生了不少疑慮。這樣的現實讓我不禁猶豫,是否應該繼續在這個領域深耕下去。大學四年級的時候,看到身邊的同學們為了他們的夢想努力拼搏,無論是在專業上精進,還是為了理想不懈奮鬥,我心中難免產生一種羨慕與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