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高考公職社工師/普考社會行政心得 - 楊○安(一年考取/高普雙榜)
畢業後即就業,工作期間會利用放假參加考試,但工作忙碌無心準備,最後決定離職成為全職考生,準備地方特考時發現自己不擅長法學相關的科目,決定報名志光考取班,配合課程學習,以了解公職考試準備方向及方式。
之前打工的職業有考核升遷制度,通過之後可獲得加薪,但漲幅有限,便開始反思,與其準備這種加一點微薄薪資的小考,為何不拚一波大考直接翻倍?加上被之前的曖昧對象嫌棄收入不穩定,憤而考取公職。
學儒剛好在郵局旁邊停車,一問才知道原來對面志光也是相同體系,就懶得再跑其他間詢問了。
面授,上課無聊的時候可以偷觀察同學。個人習慣提早在上課前90分鐘用完餐,避免上到一半飽睏錯過課堂重點,提早到可以先預習或睡覺培養精神。
1.師資安排:無預設對象,故只能像童養媳那樣,遇見了就是一輩子,所幸沒辜負彼此。
2.課程規劃:無課表前途飄渺;有課表無所不曉(連考科都不知道,實難規劃;有課表後只須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簡單明瞭)。
3.自修教室+補課系統:每天去吹冷氣、追劇(看課堂錄影)就能大大增加上榜機會。
4.題庫班:雖然沒有參加題庫班,但有借講義來看過,發現老師精選很多冷門考點,當大家都不會只有你會,那就是上榜的關鍵。
5.先修班:讓我比同屆考生多半年摸索期,等到上正規課程時,我能比較快進入狀態,掌握課程重點。
6.特訓班:
(1)集中管理:有助於確保一致性壓力=大家都在念書,只好順服群體一起念書,到後來甚至可以產生無懈可擊的錯覺,自認經歷特訓班的磨練,比其他考生更多考是經驗,上榜自然勢在必得,變成一種良性的團體盲思。
(2)固定劃位:同類科坐一起方便討論、抒發心情。
(3)按表操課:連規劃的心力都省了。
(4)申論批閱:最主要的核心目的(作家最怕沒讀者,每次申論都是一次嘗試與實驗,期待老師的評語反饋)。
(5)佳作觀摩:好的可以學,差的亦可當警惕,甚至是茶餘飯後娛樂的話題。
(6)全面檢視:建構知識全像圖+培養系統思維。
(7)三大會考:提前感受考題突襲的挫折與無力,及時間不足寫不完的恐懼。
(8)老師QA:減少3C的接觸(原本是上網找擬答後來常變成在看廢片,不如把問題集中去問老師)。
(9)弱科加強:後設問題=總複習中的總複習。
念書方法:精密細讀,概念提煉,表格統整,圖像記憶。
1.國文:
(1)增加閱讀量:把喜愛的小說散文當成,念書進度完成或休憩時的精神充電品,取代3C滑手機。
(2)賞析評論:分析文章架構,濃縮段落意旨,擷取名言佳句。
(3)感受觀察:留意生活細節,人際互動,國際時事,成為作文素材。
(4)短文日記:學習進度總結,自我反省及精進,策略管理+目標管理。
2.法學知識,英文:
(1)法學:上課專心+下課複習+練習課本題目。
(2)憲法:整理釋字重點做成筆記有助於行政法申論。
(3)英文:記憶字根判斷詞意有助增加單字廣度+刷題及閱讀測驗培養語感。
3.行政法:
(1)法條要記:至少行政程序法完整看過一遍,建立體系觀念(應/得)。
(2)學說要背:肯否兩說加折衷,先說明原則再闡明例外。
(3)實務要看:看判決+決議最煩(又枯燥又長,常常一個主詞就佔據一行),但最有效,培養法律用語的敘述脈絡。
(4)考古要刷:上榜部不二法。
4.民總:
(1)法條即基礎。
(2)學說即爭點。
(3)還有關鍵實務。
(4)先說明原則再闡明例外,直接適用與類推適用不同。
(5)兩說選一說要說明理由。
5.刑總:
(1)學說。
(2)關鍵實務。
(3)刷考古。
(4)萬法不離宗:刑總其實考點蠻固定的,題目只是換個形式,掌握學說的核心觀念及關鍵實務佐證。
6.行政學:
(1)清楚界定:將概念精準定義,表格統整,比較歸納。
(2)選擇題:刷考古+注意實務及法條。
(3)申論題:先建立格式架構,
A,前期練習時因為時間較多,個人是用「小論文」的心態來撰寫,(起因是參考擬答後覺得有些內容灌水,覺得還有可增強的部分,便開始翻課本+上網查資料)
或許耗時較多,且極有可能壓縮到其他科的準備時間,但額外學到的就是你的獨門暗器,讓閱卷老師能從千篇一律中脫穎而出的致勝關鍵。
B,後期備考期,參加特訓班後發現在現實條件下,礙於時間壓力想要完美作答是有困難的,所以「建立模板」就極為重要,有了雛型架構作為核心根基,在配合考題,融合所學,加速作答。在特訓班時我參考過其他作答很快的同學寫得申論,發現要從深度去取捨,在某一問題點詳盡論述,勢必壓縮到作答時間,所以自行總結一個申論方法:一個大標(通常是一個考點或課本上的一個單元或章節)最多4-6個小標,每個小標內最多3-4個點(知識點)或者三到四句話內解釋,敘述完這一個小標,來減少壓縮到其他答題時間的可能性。
7.公共管理:
雖然大家都認為某師批改申論的模式固定,但如果用心分析老師看似僵化死板的固定模式,不難發現出學科的申論模板大致上就是如此:
(1)前言:理論背景或是上位概念。
(2)主文:學者+理論+大小標;或是配合考題涵攝,將理論應用。
(3)結語:理論的後續發展與批評。
8.政治學:
很多人都推薦某位與德國社會學者同名的老師不是沒有道理的,概念清晰易懂簡單明瞭,快速掌握核心重點。
*看解題書時我最常做得就是分析答題架構,誠如前述一個大標分為4-6個小標,各小標再細分為三個點;這個做法的原因是來自之前聽到某學科的老師說,閱卷中心的老師在批改時看得就是所謂的「知識點」,試想一題25分,應該至少要有相近的知識點(個人臆測)。
9.公共政策:
(1)邏輯歸納法:一個理論或一個政策的存在不是絕對的,一定會有批評反論,透過比較及分類歸納,才能顯現出它的全貌(有時候一個大標內會有7-8個子標,找出子標間的關聯性,或是自行設定分類原則,例如:官方正式(機關內部)/民間私人(機關外部);影響個體主觀/涉及團體客觀)分類到後來會發現有些子標根本只是充數,意義上沒那麼重要或可以跟其他子標融合,就可以少記幾點,或想到其他的點自然就聯想到它。
(2)邏輯演繹法:將歸納出來的定義或要件,推論考題或個案(記理論不能只記結果,要記得因果,多聯想時事,就像張楚(李明寰)老師說的不要只記課本的例子,而是應該自己去舉例套用),
行政學老師的誘因激勵=自費購入餅乾,巧克力,作為課堂獎勵。
公共政策老師的難相處(一針見血式批評)反向刺激,更想獲得他的認同。
不要忘了運動(或適度放鬆)及保健品的補充,休息必須是有目的的(如為了能提升下次看書的專注程度)而不是報復性的或發洩性的。
以健美選手常說的「吃、睡、練」來說,念書只達成其中一部分,營養均衡加上充足的睡眠,才能成就高度的績效表現。對他們而言。
競爭從不作為便已開始著手,睡眠品質比別人高、飲食攝取比別人健康,再來才比較訓練量以及方法。考試應該也是同理。
其實出考場即自知考砸,有幾題明知不應錯仍寫錯的重大過失,自認不具上榜實力,純然僥倖因為開缺較多,考完隔天照常去圖書館看書,準備地特,放榜前一夜自覺:早點睡吧,還有兩三個月要準備。
考生雖然力求生活單純,但還是不要忘了「保持流動」。
1.考完後的準備方式:念書課表就照考程一樣,起床先愉快的看個廢片吃個早餐,調整到基礎需求滿足的狀態,再開始念書,三個小時為一個區間,中間可能飽睏20分,每天至少6個小時,然後就去運動洗澡,睡前不碰3C有精神再看一下書,或看些閒書(以增進語文表達為目的),
2.地點流動:因為沒報續補方案,所以自修地點改為圖書館,週日晚間休息,周一休館,只能另外找K書中心或咖啡館,速食店念書,其實偶爾換個環境,會有一種新鮮感,念書時打開課本好像第一次翻開全然未知的書一樣,有種在吸收新知的錯覺,反而提升念書的專注度,所以偶爾變換地點是有益的,但要注意核心宗旨是為了念書,不是找咖啡廳放鬆,最好前一天就先規劃好進度與時刻表,一坐定位用完餐就按表操課完成進度。
3.身體流動:臨考前一個半月,改成把運動時間挪去彌補複習進度的落後,卻因為停止運動造成抗壓性變弱,睡眠品質變差,原本自信樂觀的態度逐漸減少,反而複習沒多少效率,得不償失,所以建議盡早養成能配合考程的生活習慣,(看網路上建議是以半個小時為單位,漸進調整)到了快要考試時,就不要再更動既有模式,以免適應不良,造成返效,
4.思考流動:上網搜尋唸書及記憶的方法和技巧,改善原本方法提升讀書效率。推薦公視獨立特派員,結合時事議題,申論舉例應用,增加說服力。課外讀物,作為休憩時的大腦放空,避免划手機浪費時間,正當的休閒娛樂調劑,可增加唸書的效率。
5.BEFAST=JimKwik腦力開發
B,belife相信
E,exeercise運動
F,forget遺忘=清空既存,吸收新知
A,active主動=試問回想,創作筆記
S,state狀態=內在心境+外在環境
T,teach教導=費曼學習,教學相長
1.鑽牛角尖:我認同把書念得越細的人,掌握度越好分數越高,但是很常發生的情況是,因卡在某一點而上網查資料,最後反而更混亂,針對這個問題,不妨先打三角形做個記號,或是拿便利貼紀錄,將問題集中起來,等到章節念完,有全盤見解時可能會有不同想法,或是下次上課時問老師
2.Deja Vu:既視感,最熟悉的陌生人(哭)念過讀過記過,偏偏在考試時寫不出來,除了多背幾次以外,就是要賦予它獨特的意義,之所以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是因為它不再你生命中佔據重要的位置,必須跟它產生獨特的連結,(如自創諧音口訣等方法)才能在重要時刻想起他。
3.反作用力:就連毛細孔都在抗拒,無論如何都提不起勁,這時候先自我分析,生理或心理需求,生理可用物質滿足,如是心理上,之前聽過某位老師說,如果一直忍不住分心不去念書,阻擋自己成功,很可能是因為目前的日子過得太安逸了,不忍脫離舒適圈,所以才產生自我抗拒,解方:
(1)馬克思主義:全職考生即無產階級,無產階級的命運就是被人剝削,就連你現在滑手機看廢片,這種看似最基礎的娛樂,也是在替資本家賺進流量的變相剝削,唯有階級流動,才能讓自己不再成為刀俎上的魚肉。
(2)質量守恆定律:想耍廢也不是不可以,畢竟人不是機器,一開機就能馬上工作,只是現在耍廢多久,都要計時起來,再用念書時間來彌補。
如果一天至少念書6小時,今天耍廢1小時,之後哪天如果狀態好就多念一小時,依此類推。
1.法學緒論+行政法:呂晟(鄭猷耀)
帥到被女學生騷擾的師奶殺手。法條逐條解釋+體系圖清晰脈絡化+實務見解、學說批評甚至案發背景通通講給你聽到懂為止。
2.憲法:曾熠(張均溢)
神采奕奕的精神小伙,學憲法找曾熠,只有增益沒有爭議。
3.民刑總:苗星(施宇宸)+陳介中(陳辰軒)
苗星:活躍於各大影音平台的高顏值律師,每堂課都被帥得不要不要的。
陳介中:上完之後刑法不再是酷刑,而是理性戲謔的黑色幽默。
4.公共管理:文羿(李承訓)
整面黑板的知識體系架構,不只公共管理還教你如何知識管理。
5.政治學:劉沛(劉岫靈)
具現化系能力者,再抽象的學說都能圖像化,匯集於講義中,由淺入深帶你破解20組政治學奧義。
6.公共政策老師
凡事講究一個Ture,看不下去直接開噴(在落榜面前自尊不算什麼),學習建立批判思維,強化申論寫作能力。
7.行政學老師
最具企業家精神的老師,各種創新教學方法,用教學熱忱點燃你的學習欲望,課堂努力抄眉批,課後複習超省力,快樂學行政學。
畢業後即就業,工作期間會利用放假參加考試,但工作忙碌無心準備,最後決定離職成為全職考生,準備地方特考時發現自己不擅長法學相關的科目,決定報名志光考取班,配合課程學習,以了解公職考試準備方向及方式。
台南大學應用數學系畢業後,受家裡因素影響,服完兵役便毅然決然踏入國考這條路,由於我沒有任何商科的背景,在初期便深刻地感受到與同學間的差距(特別在會計這科!!!),但既然要考就要盡力做到最好,就算輸在起跑點也要能迎頭趕上!
本身大學畢業於財務金融系,但對於進入金融業沒有興趣,因此在讀研究所的時候,選擇轉換公職跑道,報考跟商學院有關的財稅行政
高普考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地方特考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一般警察特考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警專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司法特考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初等考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移民署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調查局特考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完整介紹民航特考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完整介紹外交特考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中華郵政招考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完整介紹國營事業聯招(職員級)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完整介紹銀行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完整介紹台電雇員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完整介紹中油雇員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完整介紹台灣自來水公司評價人員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完整介紹中華電信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說明公職體系限制轉調的規定與指名商調流程
本篇完整說明台南志光的課程費用、輔導時間以及上課方式。
高普考分發部分是依「成績高低」分發至全國各機關單位服務
考績獎金,甲等1個月、乙等0.5個月,合計最高可領到2.5個月的相關獎金
我們提供了非常完整的學習資源,幫助同學快速考取。
該怎麼選擇公職考試該怎麼選擇公職考試
地方特考為分區錄取、分區分發,而高普考則為全國統一分發
準備考試哪有這麼嚴肅?台南志光小編提供你輕鬆又實用的國考知識。
裡面都是廢文語錄,從沒見過這麼不正經的公職小編啦!
不定期更新公職考試、國營事業等考試的影音,包含線上免費課程與國家考試說明影片。
台南志光專屬部落格,提供最新上榜生的讀書技巧與考試心路歷程。
志光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附設臺南市私立志光法商短期補習班 南市教社字第1050520318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