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高普考人事行政心得 - 劉○揚(高普雙榜)
我是國立大學本科系應屆畢業生。報考動機是考慮到自己能發揮本系專業,以及在學期間考試分數還算可以,於是在大三左右決定考公職,大四課比較少的時候開始認真準備,準備期間大約一年。考慮自己讀書習慣,選擇報名【超級函授】來準備
我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對於教育工作充滿熱忱,大學期間除了身障學程以外也修習小教學程,代理年資三年,在特教班、普通班以及資源班三種類型的班級均嘗試過,體驗到不一樣的教學面向,了解不一樣的學生,因為覺得自己的自制力薄弱,因此選擇到志光上視訊課程,當年的教師資格考順利通過;中間因為到外縣市但任代理教師的關係,沒有續補教師甄試課程,直到去年回到基隆代理後才又開始在志光上視訊課程。但是去年遇到疫情,只有台北市開缺,名額較少,因此去年沒考上,而今年是累積兩年的名額一次開,開缺名額較多,且基隆市有開缺,在中區策略聯盟集合很多縣市同一天招考,分散了大家的考區後,加上自己的努力,因此有幸上榜。
因為本身有在工作,工作地點也離志光較遠,因此都較晚才能到志光,上了一天班,加上路程,常會覺得沒有力氣再繼續讀書,因此覺得到補習班感受大家都在努力的氛圍會比較有動力,視訊課程的優點是影片可以回放,無論是分心或是哪裡聽不懂,都可以重新再看一次,若是本身有在上班,或像我一樣意志力較不足的人,滿建議選擇視訊課程,這樣能夠配合自己的時間,也相對較有約束力,其他時間就可以做做題目或是複習老師上的內容。
在家裡大部分的人都會有惰性,加上現在手機大家頻繁的使用,其實滑手機滑一下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加上在家裡有比較多的誘惑,床、食物或是一些家事,會讓你一直分心,所以讀書的話建議到補習班或是圖書館,像基隆中正區圖書館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因為一堂課可能會有一些內容較困難,因此建議大家寧願多聽幾次把它聽懂,也不要因為這樣完成不了自己的進度而就這樣讓它過,因為課程很多都是有延續性的,前面不懂,會造成後面越來越大的洞,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確實把課程內容搞懂,慢慢看沒關係,在安排讀書計畫的時候記得要留一些空白時間給自己緩衝。另外也建議大家把每堂課老師上的頁數可以把它做記號做在目錄或是筆記本上,這樣自己在做題目或是事後再複習的時候哪裡聽不懂,可以迅速地找到是哪一堂課,再重聽一遍。
運動可以促進情緒和壓力的釋放,讓自己可以減少壓力也增強記憶力,唸書唸到很煩躁唸不下去的時候,可以去走走路或是跑跑步,可以讓自己的體力變得更好,也可以唸得比較久,也比較不容易生病,提升自己讀書的效率。
第一階段:先把對自己來說最困難的先上,例如:教育統計、教育史哲以及數學,一方面不要在接近考試的時候讓自己焦慮,二方面可以增進自己的成就感,因為把最困難的都克服了,剩下的就不算什麼。
第二階段:把其他共同科目上完,例如國語文、教育綜合科目以及教育專業科目。
第三階段:一定要熟練考古題,在考試前可以買線上測驗APP學習包或是vip讓自己練手感跟閱讀的速度,詳解大部分是對的,但是也可以翻課文找答案,大部分的題目,老師都有放在講義當中。
第四階段:若是進複試,一定要找不同的人跟前輩幫你看口試跟試教,一定要多練,多練會讓自己有自信,比較不會緊張。複試是考你的後勤部隊,一定要團隊合作,運用大家的力量,互相幫忙,你才會比較容易考上,平常要先跟前輩們打好關係,這樣大家才會願意幫助你。
告訴自己忍耐一時可以換到永久的快樂,不想要再邊上班邊唸書,就認真一點把今年衝過,考前建議以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求神拜佛一下,讓自己心安。
我是國立大學本科系應屆畢業生。報考動機是考慮到自己能發揮本系專業,以及在學期間考試分數還算可以,於是在大三左右決定考公職,大四課比較少的時候開始認真準備,準備期間大約一年。考慮自己讀書習慣,選擇報名【超級函授】來準備
畢業於國立大學的公共行政系,從大四開始備考到考上,總共三年的時間,不過對於本科系的我而言,一開始上課是有點吃力的,雖然一般行政的考試內容很多與系上的課程有重疊,但是實際的考試內容上卻相當複雜與艱澀,不過志光與學儒的師資讓我在準備上可以減少許多摸索的時間
很高興能夠在一年的準備時間裡就榜上有名,但我的目標是放在高考,所以對我而言心中的感覺仍然是落榜的失落,未來將會繼續準備三等的考試,至少在未來的一年內考科仍然沒有變動,競爭的基準點仍然是相同的,與各位分享一下我的讀書方法,雖然我覺得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