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高普考會計考取心得謝虹亭(高普雙榜)
畢業於屏東大學會計系,大三下時,開始思考未來的人生走向,聽了不少學長姐在事務所的各種經歷,覺得那樣的生活並不是我想要的,且公職穩定、時間多,可以安排自己的休閒活動,於是我就投入準備公職的行列了。
『只要夠努力,一定會搭上屬於自己的上榜列車』,準備國考的日子中,一直堅持這樣的信念。 我畢業於私立科大設計類科,準備國考科目對我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戰,艱深的法條及公務的知識,讓我準備起來特別不適應,幸好選擇志光,有完整的師資,讓我一步步邁向上榜之路,有幸今年如願上榜,回想過往辛苦的點滴,真的好不容易呀,不過我做得到,相信在看這篇心得的你一定也做得到!
一、各科準備方法
(一)行政法
選擇部分:法條看熟就可以掌握90%的題目,其他部分需掌握實務及學說爭點,比起申論,相對而言比較好準備,將老師特別提醒的部分記起來配合考古題練習,就可掌握分數。
申論部分:我用林老師的架構來當作申論的標題,加上老師上課畫好的重點,就可以寫得很完整。另外陳老師會補充非常多的學說和實務見解,可以增加申論題的寫作深度,加上老師會將題目解給我們看,對寫申論有很大幫助。
(二)行政學
這一科的學者、理論又多又廣,剛準備時覺得蠻輕鬆,到上課後期都有一種讀不完的感覺,老師用很簡白的方式讓我們理解,但還是上不完呀!因此沒上完的部分很難有印象深刻的感覺,自己另外再去上第二位老師的課,補充不足的地方,搭配老師自創架構,讓我對行政學有不同的領悟,找到學習這科的方法。
選擇部分:多練考古題,但我不硬背題目,因為換個方式問我還是容易錯,將容易錯的那個章節,好好再讀一遍,之後遇到這章節的題目,才能掌握。
申論部分:課本先理解再背標題,以口訣方式記憶,其實理解後寫出來的申論就會有基本分,寫申論給老師批改也可以提升自己寫作的完整度。
(三)考銓
老師是我準備這科的救星,老師課本清楚的架構,讓討厭背法條的我發現原來考銓要這樣準備,我也將老師的課本中內容整理成自己的筆記,複習時更加快速。
(四)心理學
我很喜歡這科,很好理解也非常有趣,但寫成申論就不太容易,老師會以架構方式上課,非常有條理,我也將老師板書結合課本,整理成筆記,反覆看就會越來越熟,另外要注意時事,我還有追蹤另一位老師的臉書,對考試也很有幫助。
(五)各國
這科需要了解各國的歷史背景,寫申論題會比較精準,老師都說這科要輕鬆讀,也就是不可以鑽牛角尖,否則會讀不好,所以我都只記概念,配合自己的筆記,寫申論時用說故事方式有條理地介紹,另外會補充評論,例如優缺點、我國比較或借鏡。
(六)民刑總
民總:我花蠻多時間準備民總,雖然法條背誦很重要,但要拿高分的關鍵是能不能引出法理,老師課本中的解題就有這部分,所以照著老師的思考脈絡寫申論,分數都不會太差。
刑總:老師開啟我對刑總興趣,老師將每一種犯罪類型都清楚介紹,並教我們如何解題,另外他所寫的刑總解題趣也是聖經書,我上完一輪課後,只看他的解題書,就足以應付考試了。
二、讀書方式
基本上我是跟著正課進度安排讀書,隔天複習前一天上課內容,我會先將內容詳讀一次,接著整理筆記,對我而言筆記非常重要,如果沒整理會記不起來,因此花很多時間在筆記上,最後就背筆記上內容,若概念不清楚,再去翻課本。另外,我也喜歡在睡前回想老師的上課板書,如果想的起來就代表自己有記住,想完再安心睡覺。
三、參加奪榜班
奪榜班是我上榜的關鍵,對於自制力不足的我,非常受用,在考前2個月,心情會有點焦慮,在奪榜班的環境可以讓我靜下心讀書,加上每天都會寫2科的申論題給老師批改,可以知道寫作不足之處,班上還有佳作可以參考,藉由楷模來相互學習,另外還有3次模擬考,比照真實考試並排名,可以知道自己的實力在哪,最重要的是有駐班老師隨時提問,心情鬱悶時也可以找老師聊聊,透過老師加油打氣,提升自信心。另外跟奪榜班的同學組讀書會,一起背法條、分享心得,讓讀書效率可以提升。
最後,國考路上雖然辛苦,但也認識一起讀書的好朋友,並且發現自己原來是可以堅持到最後,不 放棄的精神得以嚐到成功的果實,感謝一路陪伴的家人、朋友及老師,也分享給正在努力的同學們,你一定可以做得到!
畢業於屏東大學會計系,大三下時,開始思考未來的人生走向,聽了不少學長姐在事務所的各種經歷,覺得那樣的生活並不是我想要的,且公職穩定、時間多,可以安排自己的休閒活動,於是我就投入準備公職的行列了。
我對於考試怎麼考,甚至考甚麼類科都不知道,雖然大學本科系是商科,但經過這麼多年早就把內容都還給老師了。我決定報考一般行政,雖然有死亡之組的江湖傳言,但我認為一般行政的科目應該是最好入手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幾乎沒有經過太多研究與掙扎,我便選擇業界富有盛名,上榜率極高的志光公職補習班,因為傍晚還是要去接小孩的關係,加上小孩上課我在家一定會怠惰,我便選擇到班數位學習的模式上課。
大學時期便希望未來的工作穩定有保障,生活無後顧之憂,加上家人支持,於是將公職納入個人職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