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考生的逆轉勝!從放棄到上榜的備考心路
其實我在準備國考的過程中,中斷過一些時間,甚至不想準備了,後來因為前輩的鼓勵,重拾書本,從110年中左右,再慢慢讀。很多修法情形,都要靠自己再去補強,剛開始時也遇到不少困難,還好有撐過來,這多半還是依靠【金榜函授】的老師很努力地準備各種資料,我才能克服。110年開始準備時,我也不急於該年就要上榜,我先把之前全修班的講義拿出來看,等於是打底階段;另外,我也購買各科的解題書,了解一下考試題目的「樣式」情形,不得不說,現在的題目「愈出愈長」,剛開始看時,覺得很難抓出爭點,常常看完還是不知所云,但是,隨著函授資料的寄出,配合課程,慢慢地也有「法感」出現了。
選擇金榜函授的原因
會選擇【金榜函授】的原因,是因為之前在【金榜函授】的相關事業保成補習班,上過面授的「全修班」,考試沒上後就投入職場,說實在話,在職生的時間並不像全修生那麼多,函授的好處就是可以節省通勤時間,並且用2倍速聽課,而且【金榜函授】的師資就是保成的老師,資源是一樣的,所以我司律總復習選擇【金榜函授】。
推薦金榜函授的原因
【金榜函授】司律總復習的雙師資,是吸引我的一大特點,又因為之前全修班是上「保成」,其實二者是策聯,師資是一樣的,對我來說應該比較容易吸收,在師資上有幾位老師很推薦:憲法─霖徊(蘇詣倫)、陸伯言(劉珞亦);行政法─孫權(王鼎棫);民法─袁翟(林政豪);民訴─宋定翔(王俊翔);刑法─陳介中(陳辰軒);刑訴─伊谷(阮宥橙);商法─廖毅(廖家宏)、江赫(江沛其)。必須再次強調的是函授的雙師資,是一個很讚的設計,每位老師都術業有專攻,實力無庸置疑;上述我推薦的老師,是因為上課的「講課方式」和我的「腦波」,頻率上比較適合,我調整倍速聽了2次,因此列出來讓各位參考。
如何準備考試
一試準備方法,基本上我的標準只是求過,預定準備時間是一個月,實際上約三週左右。我自己是先把考古題拿出來試寫,一試有的題型會考得很細,我也只能用這段時間去應付這種題型,因為我認為,這種太細的題型花太多時間,對整體考試會有妨礙,與其拚命記憶這種題型,還不如把時間放在二試的準備上。這邊真的要很感謝函授的各科老師,會把最新修法內容、實務見解,以及這種很細的題型幫我整理起來,我個人覺得,只要配合【金榜函授】總復習的課程,一試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二試準備方法,我自己是先挑出擅長的科目,因為我研究所是民法組畢業的,所以民商法我列為「強攻」的科目,刑事法就採取防守,穩穩把爭點寫出來就好,公法我很弱,我採取不失分的策略,上榜的學長姐分享,律師上榜的「標準線」,只要「對一半以上」就可以了,這樣的說法給我很大的信心。函授的各科老師,知道同學平常讀書就很累了,所以都很貼心地幫大家整理最新實務見解、以及學者文章的看法,如果是我「強攻」的科目,我就會多看幾次,想辦法讀熟一點;「防守」或「不失分」的科目,基本上我採取「知道有這個爭點」即可的讀書方式,畢竟,一來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試,時間本來就沒辦法和全修生相比,二來在考試上,能夠點出爭點的話,代表已具有「問題意識」,學長姐說這樣已經比看不出爭點的人還要有實力了。
給學弟妹鼓勵
參加國考,像是跑一場馬拉松,一開始如果衝很快,後繼無力其實也沒有用,以我自己在職生的經驗,初期階段,我並不會設定我每天要讀多少頁數、或多少份量,能順順利利跑完終點,才是最重要的目標;到了考試後期,考生的壓力都很大,擔心自己實力夠不夠之類的念頭,時不時都會出現,其實這都難免的。繃緊的弦容易斷乃自古常理,因此適度的放鬆真的是必要的,例如去運動、看場電影、逛逛街或是吃頓大餐…,我覺得都不為過。參加國考的各位,那備考時的煎熬,非外人所能知曉,在此也向各位致敬,希望各位也能堅信「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敬祝各位日後也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