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高考一般行政心得 - 楊○芊
我是東吳大學資料科學系,備考三年113年高考一般行政上榜,自認為我是學歷普通、智力普通、記憶力也普通並且有讀書偏食,喜歡臨時抱佛腳的考生。這篇經驗分享給與我背景類似的同學們,希望提供些許幫助可以讓您國考征途上少走一些彎路
我的特質是在一個時間內只能做一件事的人,第一年在台北補習,上教育行政全科面授班。我會報考教育行政是因為我就讀師大且修習教育學程,看起來似乎與我所學比較相關,第一年考完也自信滿滿,然而事與願違,我考並不好,於是痛定思痛,認真找出問題所在:當時我一面準備學校的課業,一面補習,壓力很大,另一方面,沒有掌握讀書方法,結果不佳是理所當然,106年的高考便落榜。因著考試完的當下充滿信心,想說應該會上榜,就算沒上,也已打下深厚基礎所以可以自己讀,然而行政法仍然需要靠老師,於是第二年轉報離家近的三峽視訊班,只補行政法,並加入讀書會。
在得知自己落榜後,隨即著手準備考地方特考,很不幸的,當時我又於忙於教育實習,沒有充足時間準備,加上準備方法仍然不佳,結果106年地方特考仍以落榜收場,此時已是107年的3月。為了達成在107年考上公職的目標,我重新檢視讀書方法,針對兩次考試分數一直很低的比較教育、教測統,以及教育行政學三科採取特別的讀書方法,其他科則是不斷複習,並配合行政法的讀書會,終於在今年考上高考三級教育行政。
當初選擇加入補習班是因為它的口碑,以及同學推薦,覺得可以信賴。在補全科班的期間,有幸讓我遇到三位恩師,一位是行政法的陳老師,另一位是教育哲學與比較教育的羅老師,最後是教育測驗的吳老師。陳老師的課程充實,架構清楚,脈絡詳盡,打下行政法的基礎,因此在轉報三峽視訊班時,行政法只選陳老師;羅老師的教育哲學與比較教育課程清楚扼要,奠定我這兩科的基礎。而他的課本以學者著作為脈絡編寫,引用教育學者的文章甚多,以致於去年地方三等與今年高考三等的教育哲學的題目幾乎可以從教育哲學的課本中找到答案;吳老師給我的最大幫助是讓我不害怕統計,我的數學不好,但是在上過他的教育統計之後,我不再害怕統計,甚至是樂於計算統計題目,這是我完全想不到的。
我是背功很強的人,於是我的讀書方法幾乎是依賴背誦,但在兩次考試洗禮之後發現我的讀書方法有很大的問題。雖然補習班為我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我沒有再繼續做其他的努力(例如閱讀學者著作以及期刊等等),因此決定改變準備方法。在此舉幾個比較有心得的科目說明我的準備技巧。
(一)、行政法
方法1:做摘要。行政法這科很重要的是名詞的意義、行政法運用的原則、學者的討論、法條、釋字與判決,這些需要去理解,而摘要的核心是詢問「它在說什麼?」去了解學者的討論、釋字與判決的要義。
方法2:運用口訣,或是縮減名詞的長度把名詞或法條變成我可以背誦的內容。例如行政程序法第十九條第二項機關請求職務協助的情形,我便以「法、人設、事、文資、由被請求機關協助顯較經濟、(而有)正當理由」記下了六種情形。
方法3:讀書會。我在第二年參加了三峽補習班輔導成立的讀書會,跟同學一起寫題目、互相幫助、互相切磋,提升彼此的申論技巧。因此,今年高考三等的行政法的第一題就拿到了20分,總分得到81分。
(二)、教育行政學
這一科的專有名詞非常多,很容易背到瘋,但是因為跟我生活一點關聯也沒有,所以忘的超快,因此分數很低,在106年的地特三等考試只拿到43分。為了避免這個分數再度上演,我這科採「四向準備法」。
第一個方向是課本與講義,在補習班的講義以外,購買謝文全的《教育行政學》來攻讀,書中若是看到不了解的專有名詞,就去查個水落石出,並做成三折頁方便複習。
第二個方向是教育法規,由於前兩次考試幾乎被教育法規打敗,於是攻讀教育法規,但是攻讀方法不是死背,而是去觀察這個法規所要處理的問題,例如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的主要目標以及地方政府與學校執行該法的主要問題。
第三個方向是當紅教育政策,我會將當紅教育政策列舉,接著再去查詢相關的期刊,以通盤了解這個教育政策的方向與問題,例如十二年國民教育的目標與執行困境。
最後一個方向是期刊與論文的閱讀。個人認為閱讀期刊與論文應採取有計畫地尋找,也就是根據課本、講義、教育政策等去尋找論文。在閱讀時也要精讀,例如讀張明輝的〈創新管理與學校經營〉一文,首先要找他認為的創新管理是什麼?如何做?與學校經營的關係是什麼?執行上的困難為何?如果找不到或不滿足,就要再找其他學者的著作,直到找到滿意的答案。唯有如此的準備方法才能確保彈藥足夠,也因為我使用此種準備法,今年高考三等的教育行政學就讓我把握住三題的分數,拿到了57分。
(三)、比較教育
這一科在106年的地特三等考試只拿到29分,為了突破29分,同樣改採「四向準備法」。
第一個方向是學者理論,就是要能了解這些學者的貢獻與理論要義,我是先理解再背誦,時間則是在考前1個月的早上才開始,因為過早背誦會忘光。
第二個方向是各國的教育政策,這部分除了補習班的講義外,參看了沈姍姍《國際比較教育學》、李奉儒等《比較與國際教育》、楊思偉《比較教育》與周祝瑛的《比較教育與國際教改》等書,以了解各國教育政策,並在看完後開始比較外國教育政策與我國的不同之處,以及我國可不可以參考他國的改革經驗。
第三個方向是各大國際性教育組織以及它們發行的期刊、國際性調查,與宣言。準備方法是做小卡,在了解之後定期復誦。
第四個方向是列舉出我國近來教育議題,以幼教、小教、中教、高教、國際教育、師資培育等領域依序列舉,接著開始根據所列議題查找論文了解外國在這方面的改革。使用此種讀書方法的結果是今年高考三等比較教育的分數提升至43分。
「四向準備法」有好有壞,好處是知識量會相當充實,但壞處是要花費大量時間,所以這種準備方法只在第二年,教育專業科目是自己讀的時候才有辦法使用。
考試時同時要保持體能。我的讀書方法是每天讀一科,從上午九點開始讀50分鐘休息10分鐘,晚上十一點結束讀書工作休息。10分鐘的休息時間我練伏地挺身,一次練20到25下,練完之後打拳。每周四晚上固定去台大詠春拳社練拳。簡單說我是靠運動,以及早睡早起來維持身心狀況。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這句話稍微換一下送給各位:「上榜生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請你問自己,為誰辛苦為誰忙,如果,你認為這是你必要的一條路,請你用心思考,找到自己的讀書方法,不怕累不怕煩,用長期抗戰的決心,保持良好的體力與健康,你就會有成功的一天。加油了,期待我們以後在公職場域再見。
我是東吳大學資料科學系,備考三年113年高考一般行政上榜,自認為我是學歷普通、智力普通、記憶力也普通並且有讀書偏食,喜歡臨時抱佛腳的考生。這篇經驗分享給與我背景類似的同學們,希望提供些許幫助可以讓您國考征途上少走一些彎路
報名補習時是大四,但大四時大部分時間和心力還是放在學校課業上,所以畢業後才開始認真準備,備考期間因為有家人的支持,所以都是全職考生
參加國考一直都沒有太大的信心,不知道該如何消化那麼大量的考試範圍,所以制定策略很重要。每個考生擅長的科目不同,對我而言,我打算從小地方做起,每次認真跟課與上課做筆記,盡量可以做到各科下課後都重新複習,各科讀過一兩輪以後,我開始調整各科唸書時間比例,把重心放在評分較客觀的行政法、教心和測統,希望可以取得較好的成績
高普考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地方特考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一般警察特考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警專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司法特考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初等考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移民署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調查局特考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完整介紹民航特考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完整介紹外交特考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中華郵政招考報名注意事項、簡章下載、缺額查詢。
完整介紹國營事業聯招(職員級)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完整介紹銀行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完整介紹台電雇員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完整介紹中油雇員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完整介紹台灣自來水公司評價人員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完整介紹中華電信考試資訊、考科、缺額。
說明公職體系限制轉調的規定與指名商調流程
本篇完整說明台南志光的課程費用、輔導時間以及上課方式。
高普考分發部分是依「成績高低」分發至全國各機關單位服務
考績獎金,甲等1個月、乙等0.5個月,合計最高可領到2.5個月的相關獎金
我們提供了非常完整的學習資源,幫助同學快速考取。
該怎麼選擇公職考試該怎麼選擇公職考試
地方特考為分區錄取、分區分發,而高普考則為全國統一分發
準備考試哪有這麼嚴肅?台南志光小編提供你輕鬆又實用的國考知識。
裡面都是廢文語錄,從沒見過這麼不正經的公職小編啦!
不定期更新公職考試、國營事業等考試的影音,包含線上免費課程與國家考試說明影片。
台南志光專屬部落格,提供最新上榜生的讀書技巧與考試心路歷程。
志光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附設臺南市私立志光法商短期補習班 南市教社字第1050520318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