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高考人事行政心得 - 曾○雯
畢業於國立中字輩大學三類組科系,因為對於就讀科系的相關專業領域興趣不高,對未來出路感到迷茫。爾後再查詢報考類科時認為人事行政的工作性質較與自身特質相符合,再加上家人的支持,故我選擇準備高考人事行政類科。
大學畢業後從事的工作,薪資成長幅度有限,加上工作機會多位於北部,因此考量職涯以及想回家鄉工作,決定報考公職。我選擇超級函授,原因在於只要有平板或筆電,我就可以隨時隨地上課,如果擔心自己在家容易分心的話,也可以去圖書館戴耳機聽課。而且使用超級函授的好處在於,當我想重複聽某個概念的時候,能夠馬上複習那堂課,當下有疑問很快就可以解決。
每進入一個新單元,老師都會畫樹枝圖說明此單元的重要概念、政策與法條,課程結束後,可以利用這個樹枝圖複習,才不會有漏網之魚。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這科比較麻煩的是法條跟政策每年都會修法或更新,老師都會整理出來,就像112年中通過的《社會福利基本法》,老師在今年的總複習課程也多次分析此法,教大家如何寫申論題。每上完一個單元,可以搭配額外的補充書籍,記憶會更加深刻。
安琦老師的課對於非本科系的學生很友善,老師的習慣會先抄板書再講課,後來複習以及考前我都是用老師的筆記當架構,再補充其他易錯或重要概念。另外,社會工作對非本科系考生最難的地方就是申論題要以實務工作為例,老師在課堂上會以自身經驗或考古題舉例,帶大家解題。上完正課以後,可以搭配額外的補充書籍一起看。
第一次準備公職考試,我不太知道怎麼寫申論題也有點牴觸,但是想著申論題是避免不了的,加上去年底有報名地方特考練筆,所以還是逼著自己去年10月開始每個月都要繳交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的申論題。一開始我都是邊翻課本邊寫,讓自己挫折感不會那麼重,同時也當作是在寫筆記。定期申論批改讓我逼自己早點練習寫申論題,而老師的批改回覆更讓我知道盲點在哪,這次考完我的兩題申論題拿到20和21分,讓我非常驚喜。
大推這個功能,上完正課以後我開始大量寫選擇題,然而線上練題APP上的解析觀念不一定正確,所以我比較傾向在超級解惑王上詢問,我有在app上問過憲法、法緒、行政法的題目,回覆的老師都是專業背景,而且回覆速度也滿迅速的(有一次晚上10點多在app發問,11點多就收到回覆)。
課程中,我最推薦子雲(劉逸中)老師上的行政法易點通,老師把易錯、易混淆的題型集合在一起,一開始寫完非常挫折,隨著老師一題一題講解並分析,把類似的概念互相比較,聽完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行政法選擇題並不是埋頭苦做就有用,而是真正了解概念然後有技巧地解題。
因為是考普考,五科比重相同,所以我的應考策略是把握選擇題,把選擇題分數衝高(申論題當然也不能放棄,只是不確定性因素太多)。
憲法跟法緒就是狂寫題目,憲法寫了課本、題庫班、線上的考古題;法緒則是去買附解析的題庫本,寫了大量題目以後會發現某些法條就是很常考或自己很常錯,整理起來再去熟讀;英文則是吃老本,但還是有利用零碎時間背單字、寫考古題。
上完課以後,用林清老師的板書複習當節課的內容,正課結束後開始寫老師出的《行政法測驗題型百分百》,但因為這本參考書是用章節做分類,還是要預留時間去寫考古題,這樣才能知道自己哪些章節還不熟,也能評估自己的分數落點在哪。
務必把握選擇題分數,選擇題很愛考數字、年份、法條中的「得」或「應」,準備上會比較瑣碎,寫完普考跟地特四等的考古題,還可以去寫難度較高的初等考和社工師題目。
寫過考古題會發現,很多很細的人名或概念在《當代社會工作》都有出現。社會工作的申論題,對非本科系的我難度比社會政策與立法還高,所以我會去看網路上申論題的擬答,解題的時候比較有頭緒。
備考生活漫長且枯燥,考生還是可以適時讓自己放鬆一下,適度休息會更有力量準備考試。
畢業於國立中字輩大學三類組科系,因為對於就讀科系的相關專業領域興趣不高,對未來出路感到迷茫。爾後再查詢報考類科時認為人事行政的工作性質較與自身特質相符合,再加上家人的支持,故我選擇準備高考人事行政類科。
自己本身是教育學系畢業,有取得國小教師證,全職準備3年,會選擇「志光數位學院」的原因,因當時還未畢業,又怕選擇函授在家可能會怠惰,因此選擇數位學院。
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算是本科生,我這一年來有參與的有正規班、作文實戰班、題庫班以及奪榜班。正規班即是正常課程,為累積實力的地方,若能踏實跟課累積經驗值,後續衝刺或是中間有鬆懈在想要衝刺都不會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