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教師甄試雙語教育心得-李○茵(應屆考取/3個月考取/台北市第3名)
在焦慮的備考期中,志光的老師會不吝嗇的給予肯定與鼓勵,這點對應屆考生來說是極大的幫助。我們都知道試教並非真實的教學,考生只能利用短短的幾分鐘內盡可能地展現教學能力、風格,因此台風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得到專業人士的具體肯定就能自然而然的在台上表現最好的自己。除此之外,志光老師也會點出盲點,而這些建議事項都是非常實際的。
考取前,我在國小代理6年的時間,擔任中年級導師;去年考上正式老師的同事推薦,在網路上爬文更確定要選擇志光。
我參加面授的複試課程,面授課程上可以直接與老師討論,更快速有效率;雖然我沒有參加正規課程,但報名了複試課程(包含試教和口試以及上榜學長姊的示範影片)。
在上老師的試教口試課之前,利用寒假的時間看了學長姐的試教影片,給了我許多試教上的靈感,也才知道原來試教的面向可以這麼廣。
而老師的試教口試課程是紮紮實實的7堂課,老師非常細膩的指導我們試教口試的細節與創意,從許多的課堂實例中帶入試教課程,透過老師的親身示範,更讓人知道原來複試中,評審想看到的是什麼。
我有報名複試體驗營。
在所有同學與三位評審的面前,進行自我介紹與十分鐘的口試,雖然壓力非常龐大,但臨場感十足,而且老師們會針對自己所給的三折頁與自我介紹進行追問,讓人更確定如何修正自己的內容與答題的方向。
在試教體驗時,更是突破了我以往對試教的理解,老師不只提出修正方向,更提出修正的原因,直接點出我在試教上的盲點。
最後,收到老師的口試與試教建議時,才驚覺自己需要修正的部分真的不少,但老師的建議中也清楚點出自己的優點,除了知道自己的不足,但也發現自己的優點,重新建立信心與調整自己練習的步調和方法。
進入複試後,我參加線上口試指導,透過考前的壓力測試,老師針對自我介紹提問,也追問了許多不同面向的口試題目,例如:行政、班級經營、特殊生輔導和親師溝通等。
口試練習的回饋中,老師直接點出我還需要加強的部分,也提出如何快速提升口試「質」的回答,讓我在短短兩周內,抓到口試的要領,最後在今年的複試中獲得不錯的成績。
筆試準備上:
1工作安排:因為是導師的關係,所以會盡量把握早自習與前兩節將功課改完,讓自己能有更多時間處理孩子的問題和爭取自己的讀書時間。
2空堂時間:空堂的時間則是用來寫考古題與整理偵錯本,透過偵錯本把相關的題型整理在一起,方便自己在考前時能快速複習。
3試教練習:每一周都會挑國語或數學的一個單元進行試教練習,並且錄下來自己審視,經由這樣的過程,就能自己調整行間巡視與口語表達的狀況。
4口試準備:每天則會練習一題口試題,除了提升口試答題的完整度,更能訓練自己答題的敏感度,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回答錄音,聽聽看自己的語速、回答是否容易發散,其實自己就是最好的老師與聽眾。
複試課程後:
經過老師的試教課後,才驚覺原來試教不只是「教學」,評審要的不只是「經師」更是「人師」,所以在後來的試教練習時,開始會思考每一節課是否有哪些可以與學生經驗連結,除了教課之外,是不是還能有其他的品德教育。
在口試的調整上,老師也在課程中提出了非常實用的好例存摺,幫助我重新省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並把他化成文字。在每一次練習口試時,這些曾經做過的事情,就會是口試回答中最棒的實例,會讓口試更有溫度,更有內容。
以往的我,不論試教或口試都會錄音或錄影,但卻從來不曾提起勇氣看,但在老師的耳提面命之下,我終於勇敢面對自己的弱點,發現其實有些缺點是自己就能發現的。從那次開始,我快速地發現自己的優缺點,也就能即時的調整每次的練習,再配合體驗營中老師給的建議,讓我能抓緊重點,不至於失焦。
這次台北市複試準備上,真的非常感謝老師的提醒與鼓勵,讓我在最後能保有信心走上戰場,最後打贏這場仗。
準備考試的路上,會有很多人質疑,會有很多人貶低,會有很多人踏進教室說妳不可能考上;但是我可能是個傻瓜吧,我一直相信只要我努力前進,總有一天會到達目標。還記得第一次拿三折頁給老師批改時,老師對我說「您這張照片看起來氣色不好」,才讓我重新想起「我是個病人」,是個每周需要跑四天醫院已經連續四年的人,只要我還在代理,我永遠沒有資格請假。所有等診的時間,都被我用來寫考古題、練習口試,有時還被醫生唸不是個好病人呢。
但我相信,只要我的方向是對的,總有一天我會到達終點;致所有準備教甄考試的準老師,這條路真的非常辛苦,但這樣的我可以走到,我相信你們一定也可以。
在焦慮的備考期中,志光的老師會不吝嗇的給予肯定與鼓勵,這點對應屆考生來說是極大的幫助。我們都知道試教並非真實的教學,考生只能利用短短的幾分鐘內盡可能地展現教學能力、風格,因此台風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得到專業人士的具體肯定就能自然而然的在台上表現最好的自己。除此之外,志光老師也會點出盲點,而這些建議事項都是非常實際的。
我參加了北中南各地的教師甄試,過去的我,不如此次這麼積極跑遍大江南北。在今年這一場場的考試中,我通過了臺中、臺南的初試,更在臺中的教甄通過了複試,身為臺中人的我,理所當然的選擇留在臺中繼續我的教職之路,故而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後幾天的臺南複試。
今年準備高雄/屏東教甄的過程,對我而言,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收穫的經歷。每天我在繁忙的工作之後,還需擠出時間進行考試的準備,這樣的生活節奏讓我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磨練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