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取心得

102高普考 高考三級 一般行政 林品吟

102高普考 高考三級 一般行政 林品吟

點閱:0

背景
我本身是就讀國立大學相關科系畢業,大學的時候有學習並了解相關科目,就決定投身高普考的行列,由於大學和國考準備的方向和內容其實不大相同,一個偏學術一個就是考試取向,因此開始上網蒐補習班資訊,多方比較下選擇志光,我從大四的時候開始補習,我選擇數位學院,一方面是學校還有畢業後回到家,兩者地理位置離市區有點距離,省掉交通時間可以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可以讀書,上課時間也可以自己安排較為彈性,另外我報名兩年期的課程,這樣可以給自己設定期限、增加衝勁。

時間分配

我主要有完整的念書計畫是畢業後決定當全職考生一年,我從10月中開始上課念書,10月到4月的時候,我主要是將補習班的課程上完或是追上老師的進度,一天排2-3堂課,一個星期至少上完10-15堂課,我自己習慣是一整天補習或一整天念書,下課後就複習老師上課的內容,因為第一年已經對課程上有大致了解所以我也開始動手寫課本上的題目和考古題。

最後4-6月份的時候,一個星期七天我一定留四天的時間是自己的讀書時間,一個禮拜最多排六堂課,此時比起不斷吸收新知識,反而應該要複習。我自己就是開始不斷寫考古題和背誦複習,到考場上除了寫得好外,也在比誰記得多,高考科目很多要記得東西也很多,唯有透過不斷反覆複習和背誦。此外,再寫考古題的過程也可以發現,其實國考的題目大部份的重要都集中在某幾個單元,也就是所謂的基本題,這時不要想要全部都要會,掌握基本分很重要,專注在其他冷僻的題目,基本分卻沒拿到,反倒賠了夫人又折兵。

讀書會

我有參加補習班組的讀書會,但成立時間已經是1月份,各方面都有點趕,我們就以專業科目討論為主,我們預定一個禮拜要討論兩科,一科大約是五到八題,大家回家寫完後再來相互討論答案,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並且透過讀書會大家可以相互鼓勵與督促。另外透過有經驗的讀書會成員,也能學習到寫申論題技巧、考試重點,比起自己埋頭一個人翻書找答案,確實省下許多心力和時間。

各科準備

國文(林嵩-卓村)
公文上完林嵩老師的課之後,就是在考前複習公文格式。作文則在考前背誦桌村老師的萬用句型,讓我在考場上不會卡在第一段,可以快速寫出優美又有篇幅的文章,測驗題因為範圍太大就完全上考場直接寫,沒特別準備。

法緒憲法和英文

憲法部分非常推薦賴農惟老師,他發明許多非常好用又有趣的口訣,而且也各單元的重點全部點出來,考前就只看他上課筆記和總複習講義就上了。法緒和英文就是做完前五年的各不同考試的選擇題考古題。

行政學(宋文)

宋文老師上課都會用不同例子去講解課文那些生澀的內容,我第一年都傻傻聽過,第二年開始有練習申論題時,才知道老師講的都是寫進申論題的精華,比起只是寫課本上內容的人,那些舉例和延伸都是在考場上能贏過別人的關鍵。除了課本外,我有另外買宋文行政學經典申論,裡面除了課本解答外,還有許多同學標竿佳作,作為我寫申論題的參考,選擇題部分就是看宋文最後發的選擇題題庫。

行政法(林清)

林清老師上課講解的非常清楚,課前的筆記架構也可以讓我們快速了解各單元的結構和內容,而且上課完會帶各種考試的考古題,只要好好復習老師上課東西即可,我自己有另外寫五年的高普考考古題,筆記方面我採用樹狀圖,盡量用一張紙就把每一個單元重點寫出來,法條部分我聽從林清老師的話,至少看了五遍。

政治學(郭儁)

老師上課主要是講解申論題的架構,內容分面就要自己去論述,我覺得這方面還不錯,可以讓自己思考,但對於第一次碰觸政治學的人,可能會有點痛苦。我另外也有買版上很推薦的邱遠的政治學題庫,他囊括各種考古題,讓我在寫申論題的時候給予很大的幫助。

公共管理(宋文)

宋文老師上課也是要仔細聽他的講解,公管其實跟行政學有部分是重疊的,而且寫完考古題之後會發現,雖然課本很厚,但考試都集中在某幾個單元。我就是寫考古題跟後面附的題目。

公共政策(程明)

跟著老師上課進度,考前我只把總複習的講義看熟,平常去圖書館會看報紙,關心時事。

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常揚-周訪)

這兩科我並沒有特別花心思,民總常揚老師的總複習講義編得非常好,把法條、考題的形態和每年的考試方向都清楚列出來,我考前只看老師總複習講義和把法條背熟。刑法總則是將課本重點做筆記還有複習考古題。

心態
考試的過程是漫長且痛苦的,但只要確定這是自己想要的,就如同宋文老師說的「專心 自然能水到渠成」,專心上課念書,每天規律生活,避免過多玩樂,最重要是一定要練習考古題,從考古題中可以得到非常多的資訊,上考場因為有練習過申論題也不會不知如何下筆。最後快要考前的階段,大家一定都會非常焦慮,這時候更要念書,我自己也對於各科目也都盡量做到林清老師說的要看五遍,雖然沒有真的看完五遍,但每看完一遍,都會增加一點信心。當已經盡全力,接下來就是相信下一個上榜一定是自己!

上一則: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