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高考經建行政心得 - 劉○君(一年考取/非本科系/應屆考取)
希望大學畢業能找到一份穩定薪水的工作,正好公務人員這份工作府和我的目標,再加上身邊也屬於軍公教體系,福利很好,再加上本人比起面試,筆試相對擅長,所以就來選擇考公職。
觀光本科系畢業。兼職考生,考前一個半月全職。準備時間約為一年。
因為是時間有限的兼職考生,所以不會特別安排一天一定要讀滿幾個小時,是以章節架構並整理,標題的方式,審視自己一天可以讀進多少,並且記得多少。
一天讀兩科,周末讀共同科目。以回想的方式,思考自己有哪些內容記不太清楚,有真的很常忘記的內容,會以抄寫或打字或使用口訣的方式記憶,真的經常忘記且超級重要的部分,會以電子檔分類科紀錄。
練習考古題+平時紀錄不熟的地方,特別針對近五年的考古題;並且彙整近年議題及更新法規,針對認為有可能的主題進行猜題。
以有限的時間規定自己寫完該回的大標題及小標題,每周會安排各類科一次練習完整的申論練習,且考前一次完整的模擬考,試圖模擬考場的心情及作息。
彙整平常不熟容易忘記+近年更新內容+猜題的各科內容為考場複習,考前短暫記憶用途。
1. 國文:
公文格式記熟,並無其他。
2.法學知識及英文:
在上過老師的課程,建立方向及架構,平時每周日固定刷兩回考古題,考前一個月每周練習四回;英文部分,無特別準備。
1.觀光學&觀光資源規劃:
此兩個科目範圍較大且難以掌控出題難易程度,除了掌握基本課本內容(例如: 規劃流程、世界遺產等內容),更同時涉略其他報章雜誌、社群軟體相關的旅遊內容、甚至學術論文,以理解且宏觀的方式,思考可以延伸的架構。
2.旅運經營學:
將筆記分為法規類+英文詞彙+非法規類三大部分,同樣以回想及抄寫架構的方式記憶,自身認為此科為較好掌握的科目,除了正課內容,並無其他參考資料。
3.觀光行銷學:
此類科的老師將題目以主題式分類,節省許多需要整理架構的時間,同時也會參考其他非觀光類的行銷書籍吸收更廣泛的行銷理念。
4.觀光行政與法規:
此科除了背別無其他,筆記會以類似的概念整理,例如: 名詞意義、劃設條件、分級分類、禁止事項等,相對沉悶的法規內容,我會以口訣以及樹狀圖的方式記憶。
5.觀光英語:
除了考古題練習外,也參考相關網站資訊,每周書寫一次作文。作文主題: 智慧旅遊、生態旅遊、永續、疫後發展、黑暗旅遊、旅遊趨勢、國家公園、風景區、傳統慶典、知名景點等。
1.Taiwan TTN 旅報:
增加對產業趨勢及多元議題的了解的靈活度。
2.PODCAST--泛旅覓客社:
節目主持人會分享許多不錯旅遊議題及時事觀點,通勤或看書無聊的時候可以聽。
3.Taiwan Sense:
偶爾逛逛的英文旅遊網站,內容稍有深度,且用字不算艱澀,看到還不錯的句子或單字會彙整起來,考前可以看。
4.YOUTUBE 旅遊英文相關頻道:
吃飯通勤時看,減少備考壓力,同時也記錄不錯的句子或單字。
5.觀光行政資訊網
備考會有懷疑自己、焦慮不安、羨慕旁人的思緒都是極其正常的,像是一場極其遙遠的馬拉松,好像很努力了,但又不知道終點會不會有豐盛的果實。我們只能奮力的向前,相信自己、適當的抒發、尋找壓力釋放的出口,覺得心累無力的時候,好好的休息一下,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一下再出發。備考時都是以這樣的心情面對,覺得累了就運動、聽歌、吃好吃的,充飽電了再出發。
希望大學畢業能找到一份穩定薪水的工作,正好公務人員這份工作府和我的目標,再加上身邊也屬於軍公教體系,福利很好,再加上本人比起面試,筆試相對擅長,所以就來選擇考公職。
我是教育系畢業的,系上的同學大多數都想從事教職,但我對從事教職沒有很大的熱忱,再加上我也不太喜歡小朋友一直吵鬧,有聽過學長姐分享,得知部分教育系學長姐會選擇當公務員,自己也喜歡公務員的工作環境,不需要一直面對學生,且公務人員是穩定的工作,起薪也比較高,多方考量後,是我嚮往的工作。
畢業於臺中科技大學,主修財務金融系,畢業後正好在人事網上看到有機關的會計室職缺,經考慮後認為自己在會計室工作會比較適合,故前往面試並順利錄取。在熟悉新的工作環境後,漸漸的我能整理出空閒時間,再加上同事的鼓勵,我開始考慮轉投考公職考試,原本打算準備與自己興趣相符的會計行政類組,但最後在志光門市人員的建議下選擇考試機會較多的財稅行政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