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高普考資訊處理考取心得-洪振哲
我是朝陽科大資工系畢業,原本沒有打算考公職,但是求職過程沒有想像中順利,看到同學和朋友也都在業界中載浮載沉,考慮面授通勤時間及花費,在家人陪同下到員林分校報名,賭上這未知的未來,一開始以為我只要把課上好上滿就會考上,但是經過1、2次的落榜,才體悟到真是太天真了,整個國考過程中,除了上課掌握考試範圍,還必須整理屬於自己的重點,勤練題目,尋找補充資料,並且重複循環,不斷調整。
背景
對人文學科畢業生而言,「考公職」三字往往被視為一種死到臨頭不得不然的最後選擇,我也不例外。就在博班未被錄取而碩班畢業的暑假,想說公職又有何難,保持著應付的心態隨便便上了考場,也不意外地跌了好大一跤。成績公布的當下便明白到公職這條路並沒有自己想的簡單,不過沒考好的悔恨隨著找到一份學校工作的差使很快地被拋諸腦後。
但在輕易獲得的職場上,卻又很快發現到手中工作的侷限,於是方才有了專心備考的念頭。當時礙於手上的工作,決定以函授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在多方查訪以及實地詢問後,發現到在這樣多的補習班中唯有一家價格特別硬,但同時綜合網路上的討論以及面談經驗還是驅使了我選擇函授為進入公職考試的武器。
由於長輩的建議下,在考科上選擇了號稱錄取名額較多、發展空間大,同時競爭者也多非本科的人事行政為起點。不過在學習上卻很快地發現到自己的個性似乎離人事行政所要求的專業有不小的扞格,諸多老師中陳老師的行政學給我帶來的體驗十分良好,反之不論考銓或是心理學,總覺得雖然老師講的都能讓人清楚掌握脈絡,但總是不能發揮到實作之上。
轉折
也就在函授的幫助下,迎接了106年的地特以及107年的高考。當時地特成績出來,差5分錄取的狀況使自己感覺十分良好,畢竟當時補習班的進度也還沒結束便能有如此成績,想說上榜不遠矣。卻沒想到高考出來的結果還是一樣差4分,當下不得不說是令人心生怯意而轉身再次尋找工作。
108年初,找到了一份看起來似乎頗有發展,工作內容也有趣的差使。不想短短幾天便發現到自己的性格似乎不適合於民間發展,同時幾次的加班下來也發現到工作的侷限性。在如此的狀況下方才下定決心,全力衝刺公職考試。這一次,鑒於過往單純函授應考的經驗,發現到缺乏練習實乃個人最大的障礙。在聽聞奪榜班標榜得能夠有充足練筆經驗後而選擇台北志光的奪榜班陪同我度過應考前的時光。
對奪榜班的評價
奪榜班中,除生活規律能強迫自己有完整的讀書時間外,預期的天天考試也使我收穫頗豐。尤其是每天考試的結果,不但能於後續的時間中得到檢討,教室外可供觀摩的佳作更是使自己功力上升的不二捷徑。當初看來少少的70天,實際度過後才發現認真投入帶給自己的豐富回報,尤其發現自己也有佳作上牆乃至模擬考名次的穩定上升,對曾經已然被毀敗的信心重建有著極大的幫助。雖說到了9/18放榜前還是忐忑,但隨著來自親友的正面回應才真正明白自己過去兩年的努力不再是白費,也慶幸當時能夠毅然離職投入奪榜班才有了今日的感動。
勉勵與感想
回到最開始的疑問,考公職到底是不是走投無路下的選擇? 曾經也一度有這樣心態的我可以說,個性或還是決定這個問題的解答,公職絕非對任何人都適用的解方,但是至少對於有意圖在工作上得到實際回饋及成長的我來說,極有可能是眼下的最佳解。畢竟,考上公職並不代表人生就此結束,如何發展及成長才是接下更重要應該思考的。
我是朝陽科大資工系畢業,原本沒有打算考公職,但是求職過程沒有想像中順利,看到同學和朋友也都在業界中載浮載沉,考慮面授通勤時間及花費,在家人陪同下到員林分校報名,賭上這未知的未來,一開始以為我只要把課上好上滿就會考上,但是經過1、2次的落榜,才體悟到真是太天真了,整個國考過程中,除了上課掌握考試範圍,還必須整理屬於自己的重點,勤練題目,尋找補充資料,並且重複循環,不斷調整。
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算是本科生,我這一年來有參與的有正規班、作文實戰班、題庫班以及奪榜班。正規班即是正常課程,為累積實力的地方,若能踏實跟課累積經驗值,後續衝刺或是中間有鬆懈在想要衝刺都不會太難。
台大歷史系畢。畢業二年間工作選擇不斷受到家人微詞,考慮我個人的興趣與家人要求,決定以警察特考為準備的目標,同時報考高普考法律廉政作為備案。從下定決心投入考試開始起算,兼職半年、全職投入準備考試半年。由於主要目標設定在警察特考,部分法律廉政的科目(公務員法、社會學)事實上幾乎是警特6月結束才開始集中精力抱佛腳,也幸運算是有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