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高考教育行政-邱怡如
我會選擇教育行政,是因為我原本是代課老師,我喜歡教育,期望自己能為教育貢獻心力。因此,踏上國考之路時便果斷選擇教育行政,也因為如此,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是享受學習、樂在學習,很高興能夠在老師們的教學中學習許多有關教育的專業知識。讀書是很苦悶的,若我們能夠愛上自己的考科,從中讀出樂趣或是感動會讓我們能夠繼續讀下去。
之前其實110年的時候就是選擇了志光數位學院的超級函授而考上普考會計,開始上班之後為了要熟悉業務和應付繁忙的工作因此停止繼續攻讀高考,直到今年年初才下定決心開始認真準備,雖然經過了兩年時間有些科目已經生疏了,但也要感謝當初志光數位學院的各科老師們為我奠定良好的基礎,讓我即使過了兩年仍然可以在複習之後快速進入狀況,最後成功考取。
體驗過全職準備跟兼職考試差別,就知道兼職考試需要的意志力要很足夠,每天上班回家吃完飯至少要讀3小時的書,假日是可以衝刺的重要時間,至少讀8小時,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對於各科時間的分配尤其重要,把需要大量計算和畫圖的科目分配在有完整讀書的時間,利用零碎的時間區背誦法科是小訣竅。平日的3小時通常是2小時的計算科目和1小時的背科。假日的話切割成3部分早、中、晚分配,中間一定要進行休息,才能更有力氣繼續讀書。
這門科目一直以來都是需要花最多時間的,對於每個章節的基本概念都熟稔是基本的,再來就要在基本題型和進階觀念都讀懂之後,開始大量的寫題目,中會的範圍很大,所以讀到後面忘前面是一定會發生的,在觀念正確和大量練習題目的基礎下,分數才能提高, 當初上郝強(蔡家龍)老師的課程的時候,基礎已經被打得非常好,也有助於日後考試的速度和正確度。
會計系的同學比較苦手的一門科目,最主要是的核心就是理解每一個模型的定義和畫圖方式,以及如何去解釋他,因為所有的考題包括申論和選擇都是圍繞在財政學的眾多模型中,而這些模型的數量其實並沒有像中會需學習的內容這麼繁雜,如果能掌握每個模型的定義、圖形、和應用,就能夠拿到基本的分數了。
相對比較容易的一科,針對預算法、會計法、決算法、審計法的架構,張旭(張耿尉)老師解釋得非常清楚,讀懂法條和架構之後,有系統地進行背誦,就可以拿到滿意的分數。
政府會計:在幾年前政府會計是相對好拿分的科目,因為公務會計的範圍小,也不複雜,但近幾年考題都會加入特種公務會計的題型,因此在熟悉公務會計和公報內容之後,特種公務會計也是需要注意而且是會影響分數很大的關鍵。
共同科目現在英文非常重要,因此每天都必須背單字,英文就是長期累積的科目,才能夠拿到好成績,憲法之前跟著韋伯(吳宗翰)老師的講解和筆記可以很容易拿到分數,法學的部分因為範圍太廣,除少數重點以外,不適合投資太多時間。
國考是條艱辛的路,尤其是兼職考試,每天頂著疲憊的身軀回家,還要坐在書桌前打起精神讀書,只能說志願考高考的大家都有著不服輸的意志力,但從另外方面來想,考國考是比誰錯的少,不是比誰對的多,每科都讀到一個程度,自然會上榜,在這個備考的時間裡,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覺得自己會上榜,同時要給自己喘息休閒的時間,沮喪的時候找人傾訴。「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備考過程雖痛苦,但只要持之以恆加上用對方法,一定會順利考取,往後再回首這段時光,只會覺得百般欣慰。
我會選擇教育行政,是因為我原本是代課老師,我喜歡教育,期望自己能為教育貢獻心力。因此,踏上國考之路時便果斷選擇教育行政,也因為如此,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是享受學習、樂在學習,很高興能夠在老師們的教學中學習許多有關教育的專業知識。讀書是很苦悶的,若我們能夠愛上自己的考科,從中讀出樂趣或是感動會讓我們能夠繼續讀下去。
大四上學期決定報考公務人員考試後,便開始向學校附近的補習班蒐集資訊、預約試聽。而志光數位學院擁有眾多據點,離學校及家裡都很方便,且透過在家上課的模式,更是得以大幅節省通勤時間
志光的師資及課程較豐富,因此選擇在志光補習。當初選擇在數位學院上課的原因是因為我認為在家跟在補習班上課的氛圍是不一樣的,在補習班較有讀書氣氛,也比較有讀書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