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地方特考五等一般行政心得 - 魏○慧(雲嘉區第2名/雙榜考取/6個月考取)
直到去年工作面臨到期限,年紀已經不小、加上沒有太多其他的工作經歷,知道再這樣下去不行了,毅然決然提早半年離職,並準備考試,因為有家庭的關係,加上也只剩半年就要考試,最後選擇能彈性上課還可以重複播放的【金榜函授】課程。
在上大學時,有在外找過打工的機會,經過多次投履歷過程中,瞭解在非公務體系,外面私人企業、公司等,在找尋人才時多麼的不合理,且有隨時被淘汰的風險,薪資也不穩定。然而在當兵時,有幸被選為替代役,體驗公務體系的生活,既穩定,也合理,使得退伍後就預期報考國家考試。
當初在考慮要上哪個補習班考取國家考試時,有考慮多家補習班,但詢問多位在職人員都推薦志光補習班後,上網瞭解志光相關資訊,在櫃台詢問相關報考情報資訊後,決定加入志光數位學院報考國家考試。
在報考國家考試過程中,除了上課的學習與線下的複習,考古題練習外,也有運用申論動態批改,能透過申論批改瞭解格式,以及書寫方式、書寫內容,如果這樣寫會大致會得到多少分等,在考場上也能快速書寫。如有遇到不會的申論題目時也有申論佳作借閱來學習如何書寫較為良好。有些觀念不瞭解時,志光也有提供超級解惑王,透過自己提問或別人提問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疑惑。
各科準備技巧不外乎多寫多練多複習,依我的考科一般民政來講有國文、法學知識與英文、行政法、行政學、政治學、地方自治。
1.國文:
林嵩(林文騰)老師的課程,國文除了上課內容外寫考古題,多練作文,公文對學習有幫助。
2.法學知識與英文:
法學包含的法律知識廣建議先從一般法律原則起如法律優位原則、法律保留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學起,雖然基礎但是貫穿整個法律體系,考試也不是簡單問這個概念為何,而是偏向混和問答,錯別字等,再來就是釋字與法律條文,為出題老師偏愛考的題型,盡量多看多記.英文就盡力背背單字,聽老師講重點考題,憲法的話就本文及增修與釋字.
3.行政法:
先說要先準備多本筆記本,因為老師會有板書要抄很多,盡量能抄就抄因為那已經是濃縮重點的筆記,如果覺得多可以看判例與解釋,釋字回頭再看看筆記,近年來考題偏生活實務與實例,大多都可以帶到相關重點雖然內容較深但考題偏向這類為主,除此之外法律內容也要銘記如行政程序法、訴願法、行政訴訟法、公務員懲戒法、公務員服務法、行政執行法、行政罰法等。
4.行政學:
陳真(王毓仁)老師的課程,會有很多補充教材與綱表,其中內容有重複可以邊複習既有的概念與新的知識。
5.政治學:
韋伯(吳宗翰)老師的課程,除了課程外我也有買三點拆解式政治學申論題庫(韋伯(吳宗翰)編著),有這本書加上老師上課內容可以比較清楚申論內容須如何書寫。
6.地方自治:
有買地方政府與政治(含地方自治概要)混合題型百分百。
在開考前5~3個月詳細閱讀相關概念不要草草跳過細節。
在開考前2~考前複習大致方向(出題為80/20法則)。
1.改變之前的學習態度與方式。
2.針對不了解的部分學習。
結論:不論是哪科考古題都很重要,從中可以得到出題的方向,如何出,題目應注意的點,實際上在未放榜之前,心理十分緊張,畢竟我也是考了一年以上的考生,有未上榜的經驗與情緒,心理強調一定能上榜的,相信自己所學的,然而放榜後感謝自己的努力,感謝志光的教導,感謝一路陪伴的各位,雖然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但不努力絕對不會有回報,希望有所回報需付出相對應的努力,充足的努力會加強運氣帶來所想要的結果,將這不完美的故事變成自己所期待的樣子,為美好的未來獻上祝福。
直到去年工作面臨到期限,年紀已經不小、加上沒有太多其他的工作經歷,知道再這樣下去不行了,毅然決然提早半年離職,並準備考試,因為有家庭的關係,加上也只剩半年就要考試,最後選擇能彈性上課還可以重複播放的【金榜函授】課程。
一畢業便鎖定上市公司「國外業務代表」一職。工作內容雖豐富且充滿挑戰性,但也因為歐美客戶時差等關係需要長期加班、超過12小時緊盯電腦回覆書信、處理出口報關、口筆譯等。 會想投入公職考試,且從一般行政轉一般民政類科,最大的原因就是想從事面對「人群」的工作、相較於服務業,是更加穩定上下班的工作,能夠順利考取,未來有更多時間陪伴媽媽,真的十分感謝與開心。
有幸能以上榜生的身分來分享心得,先來簡述我的背景,早在大二就下定決心要考公職,一來科系相關,二來想要快速有個穩定的工作減輕家裡負擔,於是就在大三時開始閉關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