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國營事業招考職員企管心得 - 石○稜
原是待在民營銀行長達13年的上班族,因為銀行間合併,離開人人稱羨的舒適圈,曾有人對我說,人生有三不幸『少年得志,中年失業,老來貧病』,之前的我,從未想過自己會遇到失業的情況,面對中年失業,讓我深刻省思,哪裡才是可以長期發展安身立命的地方?此刻的我能做些什麼?我要如何獲得安穩無虞的退休生活?褪下銀行業的光環後,在家人鼓勵下,決定邁向公職之路。
大學就讀行政管理學系,系上所學課程有不少與國家考試科目重疊,加上學長姐畢業後大多投入國家考試,便在升大四的時候購買補習班的函授課程,希望能考上一份穩定的工作,對於文組的學生而言,公務員的薪資福利相對業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也因此下定決心投入國考的行列。畢業那年參加了第一次的考試,沒有順利上榜,落榜後先找了一份正職工作,但在工作期間想考試的念頭一直沒有消失,也覺得有了第一年的經驗,對於讀書方式、考題方向能有更好的掌握,跟家人討論過後便決定離職再拚一次考試,當了接近半年的全職考生,這段期間很幸運有支持著我的家人,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在家專心準備考試。
當初選擇超級函授是因為有較大的彈性,能自己安排讀書進度甚至也可以利用瑣碎時間隨時隨地觀看課程,加上沒有觀看次數的限制,看一次不懂就反覆觀看並隨時暫停作筆記、查資料,個人認為較符合我的學習需求。補習班的課程幫助我掌握讀書方向,提供的講義教材也很齊全。
前前後後加起來,花了兩年左右的時間才上榜,第一年準備時,沒有特別分配各科準備時間,比較像想讀哪科就讀哪科的準備方式。第二年備考就有所修正,依考試科目的計分占比去分配讀書時間,將心力放在占比最多的專業科目上。會規劃每日讀書進度,但不會將時間排得太緊湊,進度落後時才有緩衝,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讀書的節奏。讀第一次時先將各科的函授課程都看過一遍,同時作筆記,有一定基礎後便開始做考古題,也從題目中去熟悉觀念與出題方向,讀第二次時就以筆記為主,並複習老師上課時提到的重點。一開始練習申論考古題會覺得很不順,不知道怎麼將腦中的知識整理成有結構的文字輸出,後來就有買坊間的解答來參考,多看看別人是怎麼寫的也會比較有感覺。
國文英文偏向吃老本,沒有特別花太多時間準備;企業管理與法學緒論上完一輪補習班課程後就能掌握八成以上,再靠勤練大量考古題獲得高分不是問題,特別是老師的法學課程,一本書就能涵蓋幾乎所有考點,只要肯花時間熟讀老師的課本,便能對法緒這項考科有十足的把握,也不需再花時間找其他參考書籍;至於人力資源管理與勞工法令,因為考的是申論題,會需要熟記理論與法條並懂得運用,讀第一遍時我會放慢速度以理解為主,接著二遍三遍反覆背誦法條,並透過考古題練習輸出,在寫的過程中才能驗證自己是否有把書讀懂,也訓練自己看到題目後能夠去連結腦中的資料庫。勞工法令的部分,剛好在備考期間先後上了兩位不同老師的課,兩位老師的教學風格不太一樣,建議考生可以先試聽課程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大化補習的效益。
備考過程難免會有懷疑自己的時候,尤其看著身邊朋友一個個找到工作,或是親戚長輩的關懷,都會在無形中帶來許多壓力,每當遇到這樣的時刻我都會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考上就對了!把這些壓力轉化成讀書的動力,堅持下去就對了!國考這條路並不好走,很多時候會覺得孤單,但只有考上才是真的,不要太在意外界的聲音,相信自己!讀就對了!最後想說,準備考試不只是自己很努力就夠了,還需要用對方法,透過補習班老師的指點會知道應該把讀書重心放在哪裡,甚至今年的考試就有考出老師上課時提到的重點,也感謝老師總會在上課時勉勵考生,穩定考生的情緒。同時也要感謝家人朋友不斷的支持與打氣,鼓勵我繼續考試、相信我做得到,我也才能順利上榜。
原是待在民營銀行長達13年的上班族,因為銀行間合併,離開人人稱羨的舒適圈,曾有人對我說,人生有三不幸『少年得志,中年失業,老來貧病』,之前的我,從未想過自己會遇到失業的情況,面對中年失業,讓我深刻省思,哪裡才是可以長期發展安身立命的地方?此刻的我能做些什麼?我要如何獲得安穩無虞的退休生活?褪下銀行業的光環後,在家人鼓勵下,決定邁向公職之路。
父母都在國營企業上班,所以從小就耳濡目染,覺得要考一份穩定的工作。我不是一個可以長時間坐在書桌前的人,然而我也很幸運可以不用擔心家計,全職準備考試,所以我當初就是給自己兩年的時間。而為了要讓自己英文程度跟上平均水準,我第一年主要以英文為主,先把英文實力提升起來,以及提早準備經濟的課,而第二年開始就是報名志光的全科
我在雲林科技大學就讀期間就開始考慮未來畢業後的就業發展。在透過網路上找尋找一些考試資料與公司福利外,還詢問學長姐們關於進入公司的就業環境等問題,發現自己想走比較穩定的工作方向。所以在大學四年級時決定以應屆畢業生的身分報名國營聯招與其他國營事業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