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專技高考律師心得-郝宜臻
大四時候開始聽補習班司法官、律師的正課,因為學校課還是很多,所以當初是選擇買函授課程在家聽,由於不用耗費往返補習班的通勤時間,而且也沒有上課時間的限制,想上課時候可以馬上聽,所以我滿推薦函授課程。
原就讀淡江大學非本科系,後轉至世新大學法律系,再轉至東吳大學法律系,因轉學的學分因素,常常在每學期都需要修至25-30學分,在校成績偏後段,甚至拿過全年級倒數,全職備考兩年後兼職考試一年。再次印證,在校成績與國考上榜與否並無絕對關聯,大家只要願意努力都是有機會的。
在第一年備考時都是以參考書+全修班函授作為打底,因沒有任何經驗就囫圇吞棗看完打底書後就去考試。到第二年自認為已完成打底後,僅看解題書搭配總複習。在兩次皆落榜後身心壓力實在非常大,很推薦大家能去做展期打工,通常天數不到一星期的時間,而且常有各式各樣的展,稍賺一點錢外,也能讓自己從比較負面的情緒跳脫出來,也不會影響讀書進度。
在讀書計畫的安排上,我傾向一本書主義(一本參考書+一本解題書),找到自己適合的用書後就一直精讀到滾瓜爛熟為止,避免發生很多科都沒讀完反而產生更多焦慮,進度安排會以章節安排,不會規劃到太精細做彈性調整,預留各種突發狀況以至於進度遲延的可能。
非常推薦袁翟(林政豪)老師與刑訴老師。袁翟(林政豪)老師民法功力極深厚,每次檢討題目時總是從最上面一層一層細緻的推論,點出大家自己念書或看解題書會遺漏的地方,每次聽完都覺得自己民法功力更往上一層;刑訴老師把刑訴許多抽象觀念講得很清楚,並且都會提及多數一般考生都接觸不到的實務現況,除了加深記憶外,更理解實務是如何運作,而且老師很幽默可愛。
有先前落榜經驗後,開始審視自己的讀書狀況,發現自己先前僅僅輸入真的完全不夠,為了不想逃避,逼迫自己正視問題,所以報名了極訓班。每週比照模擬考真的非常扎實外,更理解輸入跟輸出是兩回事,有時唸了很多書,也知道爭點但就是無法完整書寫,透過每週練習更能抓住感覺,縱使遇見沒看過的題目,也能寫出自己的一番理論。
與自己獨自唸書最大的差異在於,自己不懂的地方常常找不到人可以問對錯,也不確定自己的想法對不對,對考生而言真的是非常焦慮。但每次的QA時間除了可以跟老師討論當週題目或各科問題甚至是心靈雞湯,老師都很認真解答。
程樂.于歆行政法體系書。身為行政法苦手真的是大推這本神書,雖然篇幅較多滿厚一本,閱讀完需要耗費一些時間,但投資報酬率還是高的。行政法難於體系龐雜且有各種行政專法,但整本念下來體系感就建立起來且文字不會過於艱澀,反而是以種白話口文在剖析。在解題部分有別與不同其他訪間解題書上的文字,是很有想法的本文見解,而非草草貼上判決內容,在考試遇到沒看過的題目時就能夠冷靜下來慢慢寫出自己的一套理論。
讀二試同時也在準備一試,但還是建議預留二至三個禮拜的時間準備冷門法條,寫近五年考古題確實檢討,每個選項為何對、為何錯都要搞清楚,小科絕對不能放棄!國際私法、票據分數都要拿到,來去補主科可能會不小心失分的狀況。
在發現自己念書情形輸入遠遠大於自己的輸出的情形後,今年選擇報名保成極訓班,強迫自己寫題輸出,並按照自己原先所排定的讀書進度與極訓班練習題目,有遇到唸書上任何盲點都能在QA時間與老師討論,並且各科都會製作專屬於自己的爭點模板,在考場只翻閱這些筆記,幸運的話,考試過程中遇到相同爭點,就直接複製貼上自己整理的內容再依照題目內容自行涵攝,在準備模板的時候,內心也會踏實許多。
太多太多需要感謝的人事物,父母上經濟的支持、進擊的賭輸會、YG&JYP聯合限定出道組,在熟悉的1706不確定到底是在玩還是在討論的那些時光,到至今都是感謝與懷念。最後,備考過程的酸甜苦辣只有經歷過的人,就像無窮無盡的黑洞永遠看不到光的盡頭,但我始終相信只要繼續往自己堅信的路走,那些看似不起波瀾的日復一日,會突然在某一天讓人看到堅持的意義。
大四時候開始聽補習班司法官、律師的正課,因為學校課還是很多,所以當初是選擇買函授課程在家聽,由於不用耗費往返補習班的通勤時間,而且也沒有上課時間的限制,想上課時候可以馬上聽,所以我滿推薦函授課程。
大學畢業時,考了第一次營養師,並沒有上,想說邊念研究所邊準備營養師考試,結果發現研究所除了課程以外的時間幾乎都泡在實驗室裡做實驗,也就不敢想著準備營養師考試了。
從事實務工作近6年,一直以來都邊工作邊準備考,直到近年證照代表專業之聲高漲,於107年再次投入準備,放下工作以兼職身份準備考試,除了詳讀大學用書,亦參加補習班總複習,一面學習補習班架構加深記憶,另一面參加大學推廣部學分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