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普考考取心得

106高考文化行政-蔡珮芸

106高考文化行政-蔡珮芸

#文化行政#高普考

點閱:5

一、背景
我畢業於世新大學的行政管理系,其實跟文化藝術領域沾不上邊,當初會選擇文化行政只是因為興趣使然,平時喜歡繪畫、美術設計或閱讀課外書,後來才知文化行政人稱「死亡之組」,錄取率低,但我沒有想這麼多,既然喜歡就試試看。大四時課少,我先去志光補習班補習一年,由於忙社團,所以只有去聽課,沒有實際的好好準備,畢業後再次補習,這次就邊打工邊準備考試,一年後考取文化行政高考,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一是我並非相關科系的學生,二是我的讀書計畫很彈性,往往一天念不到8小時。

二、準備過程
在這準備的過程,我體會到「認識自己」是很重要的事,每個人的優勢、劣勢都不同,前人的經驗可以參考,然後為自己量身打造讀書計畫,譬如我這人有點隨性,所以一天只能念一至二科,剛好文化行政的各考科都會互相關聯,因此我著重在理解觀念上,我喜歡把書中的內容吸收,再統整成自己看得懂的簡單樹狀圖或表格,這是我自己的念書方式,也許有人喜歡一直看書,或是抄書本內容,反覆聽錄音檔之類的,只要是能夠把書讀進去的方法我都覺得很好,與其讀很多,我覺得讀懂才是自己能掌握的,大學時有學一些簡單的法律,所以對法律條文不至於太陌生,故文化資產可以當我的主力之一。

我各科大都是立基在老師的教學上做準備,補習班的每科老師都十分專業,因此照老師說的做一定不會錯。除了吸收知識,也要練習把腦中想法輸出,我平常蠻喜歡寫一些作品心得,或是寫寫詩或小短文,除了可抒發心情還能練習申論,一舉數得,而對生活人事物的深入體會對於寫申論題會很有幫助。

三、各科準備心得

本國文學:老師對文學的熱忱與涵養,讓我重新愛上了文學,從小到大背古文背到厭煩,但透過殷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我才知道作者背後所蘊藏的情感。面授課程上完後我花了幾天把所有錄音檔聽一遍,腦中建立一個完整的文學史觀,並把課本內容整理成自己的筆記,額外閱讀一些自己喜歡的古文,差不多就是我準備的方式。

世界文化史:之前考上的學姊分享她看高中課本,剛好我有留高中課本,於是就邊看邊整理筆記,再搭配老師的課本做補充,然後我也記一些重要歷史大事的年份、世紀,並針對常考的事件做更詳細的整理。

藝術概論:老師擁有豐厚的藝術知識及實務經驗,教學上也很有系統,讓我準備起來有方向,有些較困難的如中國、臺灣藝術或當代藝術花了我蠻多時間去理解,但都是必要的,不要擔心花太多時間,因為讀懂真的最重要,我額外有讀三民書局出版的《美術鑑賞》,對於西方或中國藝術史會更清楚。

文化政策:現在臺灣的文化政策大多是延伸以前的政策,所以我先弄懂以前再去學現在的,一切都有脈絡可尋,老師也很用心的準備了許多資料,我有看《文創大觀》這本書,以及文化部上的資訊都可以參考,我自己又準備一些常見的可行計畫,不外乎是發展在地化、教育合作、跨界合作、客製/精緻化等等,最後彙整成我的筆記。

文化資產:老師在文資領域絕對是專業,老師的表格與樹狀圖都十分完整,而我又以此基礎整理成自己的版本,背熟一些基本法條如文資各類別的定義,這樣各個題目都幾乎能用上,還有我有想一些口訣將法條內容與條號連結,我覺得要自己發想口訣較能記住;文資案例可以找自己熟悉或新聞時事來記,不用多,但要深入瞭解。

文化人類學:我主要把課本上的一些理論整理成筆記,然後看了一些原住民族的書,找自己喜歡的原住民族慶典,每個原住民族的特質與其地理環境有關,然後地理位置又會影響到資源,進而影響人口,或是一些外來勢力的影響,而文化人類學的案例又可以與文化資產的無形文資做連結,其實各科都會有相關,融會貫通可以省下不少讀書時間。

共同科目:高考共同科目的比重不高,因此我沒有多花時間準備。作文我舉了蠻多我在專業科目裡讀到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為例充版面,分數意外的沒有太差;英文只吃老本,很多單字都看不懂;法學緒論及憲法都是只有上課沒複習就去考試。通通勉強拿個普通分數。

時事的準備
我有設定Google的快訊寄到信箱,或是訂閱博物館、美術館或表演團體的電子報,文化部、文資局網站的消息要關注,有些文化法規的變動也要關注一下。

四、結語       
在準備國考的過程中我也是邊讀邊調整自己的作法,可找個規劃每小時的週計畫,學習善用時間,不要逼自己太緊,保留些彈性時間處理其他事或休息。平常的休閒娛樂不能少,國考期間朋友有約吃飯、看電影、旅遊或路跑我都有參加,讓自己適時的放鬆,一週運動2-3次,才有體力奮戰,作息要正常,找個可以靜下心來的方法或是地方,我自己是蠻喜歡去補習班念的,因為吃東西很方便,人也不多。

考試當天讓自己心定下來,不要把得失心放太重,考試只是測試實力,公務員終究不過是份的工作,穩穩地發揮實力,會寫的要把握,難題反正大家也不會,就邊猜邊寫把基本分數拿到。
以上是我個人的心得分享,最後預祝所有各位考生金榜題名!

上一則: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