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普考電子工程心得 - 官○怡(11個月考取)
原本是上班族,隨著公司發展不理想,接到公司資遣的通知,瞬間對未來感到迷茫。和家人聊聊後,姊姊就建議考公職。
我先於101年考取初等社會行政,開始工作後發現初等的工作其實與高考的工作差不多,但薪水卻差很多,幾個月下來愈做心裡愈不平衡,於是萌生考高考的念頭,但因為工作壓力大又忙,所以僅止於念頭,卻無實際行動, 一直到105年受到長官的鼓勵才下定決心準備。經過詢問幾家補習班後,選擇的補習班課程時間、師資與課程安排是自己較喜歡的。
第一年就是上完完整的一輪課,有時假日需加班也會找時間補視訊課,當天上的課會盡快在下一次上課前看過一次,為了複習方便,第二年就開始整理每章的重點筆記,每看完一章都會做考古題(我幾乎每科都有買考古題,除了社政社福的是從補習班的歷屆試題下載),做考古題也會知道每章重點,出題方向為何。
106年社行地特錄取5名,我排名第16名,雖落榜,但這是在我還沒準備好的狀態(我自己的準備好是至少每科每章的重點要背熟及考古題都要做過2-3次),所以還是很有信心繼續讀下去,才能在今年107年很順利考取。
就如同陳老師說的:「社會科學的考試準備方式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會忘是正常,不要覺得白讀了,反正大家都會忘,而且多讀幾次,上考場一定還是會有印象。因為我白天工作,時間有限,所以我會利用早上、中午及晚上的時間讀書,每天讀約3-4小時,假日約6-7小時,當然有時實在太累了就會縮短時間先休息,否則精神不好,頭昏腦脹讀起書來也沒效率。另外每天給自己一些進度才不會懈怠,我雖沒安排讀書計畫(因為沒時間安排),但我知道每天都要至少讀完多少,大概在心裡有一點計畫這樣。能多讀幾遍是幾遍,但是要確實,在考前一個禮拜,我將所有專業科目再重點式的複習一遍。
這兩年的準備過程中我偶爾會有不想看書的情況,但只要拿起書來我就很快又進入狀況,而且會愈讀愈順,萬事起頭難,克服了之後,每多讀一次就再更快一些,會輕鬆很多,甚至能享受它,也享受一個人的世界(工作上班比讀書煩人多了),而且為了盡快考上,動力也比較大,考試拖太多年會沒鬥志。
總覺得對於讀書必須很誠實,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否則常常考出來的就是自己似懂非懂的題目,就會非常懊悔,而且只要有相當的實力,就不會在上榜邊緣。考上真的是非常甜美的果實,真心希望所有考生都能堅持下去也來嘗嘗它。
原本是上班族,隨著公司發展不理想,接到公司資遣的通知,瞬間對未來感到迷茫。和家人聊聊後,姊姊就建議考公職。
畢業後即進入一般私人企業從事貿易相關的業務工作,並於工作兩年後決定投身國考行列。曾經考慮過當個全職考生,但因為我本身是非常容易焦慮的個性,若是辭職後斷了所有經濟來源,可能也會因為金錢煩惱而無法專心準備,在瀏覽其他公職網站上其他考生分享的文章後,發現也有許多其他同為在職考生考上的例子,雖然可能會延後上榜時間,但還是決定選擇一個相對安全的考試方式。而我在後來準備考試期間也發現,因為白天需要工作,礙於時間壓力,反而更能逼自己在有限時間內專心讀書,不會因為覺得自己還有充足的時間而因此鬆懈,我也因此很幸運的只花了兩年時間就考上了高考。
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算是本科生,我這一年來有參與的有正規班、作文實戰班、題庫班以及奪榜班。正規班即是正常課程,為累積實力的地方,若能踏實跟課累積經驗值,後續衝刺或是中間有鬆懈在想要衝刺都不會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