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中等教甄英語科心得 - 陳○欣(第3名/6個月考取)
因此,即使已經建立了家庭,我也決定重返學校,取得教師資格和碩士學位。這個決定並不容易,特別是面對自己的學習挑戰和家庭責任。
當年還是出版社的編輯,因緣際會的到偏鄉小學擔任英語故事志工,從此與教育圈結下緣分,大學念的是英語,研究所念的是台文,歷經中年轉行,進入教育圈,也超過五年了。因緣際會的擔任英語故事志工,發現當老師的樂趣,喜歡與孩子同樂,一起成長,所以讀了研究所,修了學程,拿到教師證後,開始教甄之路。
筆試:
(1)英文:寫近 3年度的考古題,外加紅寶書GRE,英檢中高級的單字和文法,
(2)每天聽英語廣播,例如ICRT,訓練聽力。
(3)教育:函授CD的課程。藉由函授訂立基礎。
(4)網路功能方面:利用英語網路廣播,例如ICRT和VoiceTube來增加英語聽力和增加口語的清晰度。
試教:參加試教訓練班,藉由互相觀摩學習,增加試教的教材熟悉度和流程的順暢。另外錄影請考上的老師看,並加以修正講話的速度和英語口音的矯正。寫逐字稿,並估算時間,藉以掌握時間,避免時間的超時或者不足。
口試:藉由列點條列式的回答方式,像是說故事一樣的回答評審的問題,有層次和邏輯的回答,內容會比較充實。在英語口試的回答上,準備關於英語教學的問題,例如差異化教學,偏鄉英語教育,節慶教學等。還有如何進行全英語教學,可以從低,中,高,等不同的年級來列舉說明如何實施全英語教學。差異化教學可以從分組教學來舉例說明,例如食物主題M,可以設計不同程度的學習單來適應個別差異。
準備教甄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尤其又有工作的情況下,要如何兼顧工作家事和考試,是一大考驗。時間的分配很重要。利用工作零碎的時間讀書,利用課餘練習口試和試教,克服心裡的障礙,克服怠惰,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除了宗教的信仰,人的支持鼓勵,最重要的是對自己堅定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自我應驗預言的也就能做到!有志者事竟成,在每一次的失敗中,獲取經驗,增加自己的實力和能量,成功不遠矣!準備過程中要適當運動,適度的流汗,促進新陳代謝,也可以增加腦力和記憶力,避免讀書造成的彈性疲乏。時時正向思考,正面的信念,一定可以讓自己發光發熱!
給在準備教甄的老師們:教甄是條辛苦的路,常常會有自我懷疑和看不到盡頭的沮喪,但,越挫越勇,不怕跌倒,每次的失敗,擦乾眼淚繼續向前邁進。德雷莎修女說: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所以,相信自己的潛力,不要小看自己,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有一天,教甄的盡頭是一道曙光,照亮他人的一道光!
因此,即使已經建立了家庭,我也決定重返學校,取得教師資格和碩士學位。這個決定並不容易,特別是面對自己的學習挑戰和家庭責任。
備考是一種長期抗戰,而且要懂得選擇自己的優勢,尤其是教甄考試,每個縣市的考試內容及分配比例都不相同,多虧了超級函授課程,讓我能在有限時間內快速增強實力。
當了媽媽之後才去現在台北市立大學修教育學程,民國93年順利取得國小教師證,也正是教甄最嚴酷的時候, 回憶起來錄取率當時最低曾低到約千分之三,於是就先把教甄的考試放在第二順位,先把幼小的孩子及身體不適的爸爸照顧好,期間經歷了爸爸過世及婚姻的問題,在104年才開始認真投入教甄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