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高考會計心得 - 林○淳
國立屏東大學會計學系畢業,因為從小就立志想找一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可以幫忙分擔家裡經濟壓力,所以大四就跟一群朋友一起屏東高雄來回跑的開始國考旅程。
準備考試的背景說明
準備公職是家人的期望,且之前是待在國外,回台灣工作等於從頭開始,所以採納家人的建議,一回臺灣就開始準備公職。
選擇志光是因為志光在公職補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相信志光可以規劃有效率的課程及計畫。按照補習班的自修規劃進行複習及測驗,並警惕自己不得缺席及鬆懈。
我有參加奪榜班,奪榜班給我最大的幫助就是提供一個競爭的環境,看到同學的學習成就,是我督促自己再努力的動力。
考取經驗與準備技巧
以考取的普考來說,有別於高考,由於成績是以各科分數的總平均計算,所以每一科都不能放棄。
共同科目:
國文三合一的準備,作文除了需視個人的國文造詣之外,可以從老師的教材裡,選取幾句名言佳句當作作文內文的素材,結合老師的寫作架構,但切記,不可離題。公文需背熟格式,內容多半可超題。測驗題型,由於國語文學的博大精深,考試內容非常廣,不好做充分準備,所以我只複習老師上課教的解題技巧。
法英三合一,憲法除了熟背憲法及增修條文的法條,亦需了解釋字的背景及其所涉及何種基本權,為何合憲或為何違憲。英文則需長時間的學習,但對國考生來說,時間十分有限,所以除了本身的英文能力,我是依老師教的字根字首字尾,去拆解單字。
專業科目:
法科的話,我習慣外出時帶著法典,利用空閒時間隨時背法條。由於普考的行政法是選擇題型,所以我多半是做題庫書加強練習。
而學科(行政學,政治學,公管)一直是我最煩惱的科目,所以我是先做選擇的題庫書建立觀念架構。學科之間的觀念其實是相通的,甚至考試範圍有些是重疊的,讓我覺得有稍稍減輕負擔。申論的準備,練習尤其重要,老師會說明出題的方向,我會依該方向或議題找考古題練習。
心得
我準備國考的時間不算短,也自知自己不是非常認真的考生,但我相信每一年的準備都是實力的累積。從第一次沒有成功奪榜的失落,到今年放榜也不抱多大期待的查榜,心情的轉換跟起伏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跟體會。尤其一年一年的落榜,準備考試的壓力會一年比一年大,背負家人的期望,終於今年有所成果。真的衷心感謝家人無條件的支持,老師的教導及奪榜班的壓榨。
國立屏東大學會計學系畢業,因為從小就立志想找一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可以幫忙分擔家裡經濟壓力,所以大四就跟一群朋友一起屏東高雄來回跑的開始國考旅程。
我是商學研究所畢業,已經工作很多年,因為健康因素決定參加國考。
參加國考一直都沒有太大的信心,不知道該如何消化那麼大量的考試範圍,所以制定策略很重要。每個考生擅長的科目不同,對我而言,我打算從小地方做起,每次認真跟課與上課做筆記,盡量可以做到各科下課後都重新複習,各科讀過一兩輪以後,我開始調整各科唸書時間比例,把重心放在評分較客觀的行政法、教心和測統,希望可以取得較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