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高考人事行政考取心得-潘姵妏
起初,師範大學的背景早已注定是投入教育莘莘學子的行列,不過基於想從事其他工作領域的心願,於考取教師證後便決定捨棄教職,選擇於企業中當上班族,工作幾年期間的確忙碌且充實,但卻逐漸發覺企業的升遷及獎勵制度無法保障未來生活,不符心中所需,遂有了投身公職的想法。之後,家中長輩的健康狀況不佳,便毅然決然辭掉工作,於照顧家人期間邊準備公職考試。
準備考試的背景:
107年於台北大學經濟研究所畢業,未有任何的工作經驗,因公務人員為一份穩定的工作,工作時間也較不會像私人企業工作時間不定,所以決定納入經濟相關類科的經建行政公職這一條路。
選擇「志光」的原因:
由於家人及往年學長姐推薦,經建行政志光的考取率及師資都有一定的好風評。選擇數位班的原因為時間較為彈性,可自行規劃讀書計畫。數位班可以重複聽閱並將不熟悉的章節加強,打好基礎。
參加「題庫班」課程 :
題庫班其實對考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課程,老師可以協助分析及整理出歷年的考題及重要題型的方向。考前務必將老師提醒的要點都釐清並重複演練,對考前衝刺會有極大的效果。
課業諮詢提問單:
我是全職考生,皆為自行做準備並且經建行政較無同伴陪同,若有遇到問題時,會使用數位學院的「課業諮詢提問單」,發問問題並解惑。也會參考公職王歷屆試題的擬答與課本進行比較,並思考最適合的解法。相信有大部分的考生像我這樣孤軍奮戰的,現有資料進行比較這個方法是必備的,多方面的進行查詢及蒐集資料是考上的不二法門。
考取經驗與準備技巧:
高普考所需準備的科目非常多,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才可以打穩基礎。由於我是本科系的學生相較於非本科系的考生較容易準備。以下是我各科準備的方式:
(1) 共同科目
國文這科主要就是吃老本,在寫作文時如果文筆一般,能提高分數的辦法圍盡量拉長篇幅並豐富內容。公文方面就是熟讀格式,並將公文分類於考時前一到兩個月每天花三十分鐘研讀。法學知識方面,每天早上花一個小時讀憲法,憲法需熟讀並多做題目;法緒方面,範圍非常廣,較不好準備,將課本讀1-2遍有大概印象。
(2) 專業科目
經濟學:我是本科畢業生,這科相對準備較輕鬆,將徐老師提供的課本及歷屆試題讀熟。
統計學:這科也是考取研究所時有讀過,我重複將課本研讀並勤做題目,統計這一科算是非常好拿分的一科。將公式記熟,及推導過程了解清楚,大量的做題,在考場上絕對可以迎刃而解。
貨幣銀行學:這科題目非常的活,出的題型可以非常死板也可以非常接近經濟實事,我們能做好的功課就是將講義熟讀,公式熟記,有額外的時間多看一些實事。何老師的課本有大量的題目,將每題都搞懂並再做歷年的歷屆試題。
國際經濟學:程老師的教學方式非常適合較無基礎的人,會將基礎部分重複論述,使用多種放式使考生弄懂。而這科的題目也可以出的生活化或死板,主要就是把觀念都搞清楚。
給正在準備考試的你
讀書方式有很多種,因人而異,公職考試並不像國高中的考試一樣,死記硬背也可能拿高分。題型大部分較生活化,需與課本內容與生活實例結合。多聽、多做、多讀,將基礎打穩是重點!但我是孤軍奮戰,若是能有陪同的伴一起討論並激勵對方,我想幫助會更大。
準備考試時,絕對不要相信自己考不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是肯不肯努力及是否有恆心!讀書前給自己擬定讀書計畫,每天有一定的進度,並且心無旁鶩,依依實行。若有這樣的過程,我相信會離成功不遠。
起初,師範大學的背景早已注定是投入教育莘莘學子的行列,不過基於想從事其他工作領域的心願,於考取教師證後便決定捨棄教職,選擇於企業中當上班族,工作幾年期間的確忙碌且充實,但卻逐漸發覺企業的升遷及獎勵制度無法保障未來生活,不符心中所需,遂有了投身公職的想法。之後,家中長輩的健康狀況不佳,便毅然決然辭掉工作,於照顧家人期間邊準備公職考試。
於是畢業後邊工作邊準備考試,發覺這樣成效不佳,和家人討論後,決定離職專心準備,也再全職準備的一年後成功考取。
考量到公務人員相對穩定的工作型態與待遇,又我在大學時有修畢教育學程,對教育領域工作有興趣,所以決定報考高普考教育行政。 親友和學姐都很推薦志光的師資陣容,實際在門市試聽課程後,覺得老師上課內容條理分明,並且對於考題的走勢都能夠清楚掌握,可以省去很多自己整理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