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第二次營養師心得-楊智凱(半年考取/應屆考取)
在考前的半年,幾乎每天都會去圖書館讀書,雖然有時候會想偷懶一下,但是要堅持住至少每天都要讀一點書,不然之前讀的很容易就會忘記,每個禮拜各科至少都要讀一點。除此之外也謝謝老師們耐心的解決我們所有問題,並鼓勵我們。
師資面
生化/營養/膳療:
線上課程的老師強調要自己畫圖和整理筆記,上課會花費不少時間在畫圖,但是正因為我們跟著畫,所以理解的也更加快速,且自己動手過,記憶也更加深刻。面授班的老師,課本與講授的內容較線上課程更深入,因為我先上過一輪老師的課,所以同時有複習跟進階版的感覺。
兩位老師的課風格不同,內容著重不同,也讓我的生化死裡復活。
生化重於三大營養素和日益增加份量的酵素動力學,營養重於維生素、礦物質和生命期營養,但之間又息息相關,當透過兩位老師的講義和筆記,自己畫出了全面的代謝圖時,讀起來也不再枯燥乏味。
膳療,搭配著生理學,器官的生理反應和疾病搭配一起讀,老師的講義有很多歷屆的考題重點,上課也會有很多補充。
團膳:
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透過生動活潑的例子說明外,也會不斷的帶我們練習公式計算的部分,課程到後期,老師也會不斷複習前面的重點。團膳的範圍很廣,公衛、食安也多少會帶到一些,因此也會幫那些重點中的重點加深記憶,且因為有許多觀念是屬於常識級別,所以也是這幾科當中最容易衝刺準備的。
公衛 / 食安:
我很喜歡老師的課,會不斷幫我們更新資訊,甚至老師的部落格也是滿滿的資源,是一位認真的學霸老師。公衛和食安的內容會不斷在更新,特別是法規和一些衛福部的公告,通常最常考的就是更新的資訊,老師都會幫我們準備詳細的補充資料。活潑、快節奏的上課氛圍,許多的營養師工作實例搭配著融入課程,也讓我對於營養師這份工作有了更多的期待與展望。
班內服務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用LINE詢問,處理的速度也非常快;任何新資訊都會傳簡訊或是用賴通知,通常很不容易漏掉重要資訊,有時候處理依些事情,如果一段時間沒有回覆,也會打電話來確認我是否收到資訊,這是我非常感謝的事情。
另外,有模擬考對我來說很有幫助,有了考試的畫面,也立刻知道自己到底哪裡不足了?哪一科真的還很弱。
考試一路走來甘苦談
我大學時,每學期總有幾科拉低我的分數,通常拉低的科目就是必修…。
當我開始補習之後,我發現老師講得東西,我一點印象也沒有,常常感覺到鴨子聽雷,幸好是雲端的課,我可以時不時暫停一下,讓當機、混屯的大腦重新開機。
說起來,我真正開始準備是在二月中(約考時的半年前),第一輪的課程,只聽完生化和一半的營養,後來做了某次的考古題,才發現自己有多麼糟糕,進度有多麼落後。之後我幫自己安排聽課進度,每周做3科的考古題,並且找讀書夥伴一起檢討,彼此督促複習進度。
花了2-3個月抓到了自己的讀書模式,找到自己最適合的讀書方法後,終於從生化開始上了軌道,雖然當時已經六月了,但是因為找到了對的頻率,進度也開始有效的增長、往前。
也許前面真的太狀況外,也許大學真的沒好好念書,但是找到讀書的動力和方法之後,一切都是有可能的。我很開心能夠低空飛過,也很開心自己終於有了資格,在營養的領域上面盡一份心力。
給學弟妹的一番話
要打勝這場硬仗,務必要把握機會,因為機會是留給「還沒」準備好的人。當你「還沒」準備好的時候,你會更加努力、更加認真去準備。
要抱著必勝的決心去準備,「每年都有兩次考試」的心態會成為絆腳石。
要跟每一科做好朋友,試著讓這些知識不停留在書桌上、電腦中,去發掘當中的驚喜,去活用這些知識,帶給我們樂趣,而能開心的去準備,如果你想成為營養師,那你不會只在國考前跟他們相處而已!
祝福大家榜上有名!一起挖掘營養領域的驚喜和奧秘!
在考前的半年,幾乎每天都會去圖書館讀書,雖然有時候會想偷懶一下,但是要堅持住至少每天都要讀一點書,不然之前讀的很容易就會忘記,每個禮拜各科至少都要讀一點。除此之外也謝謝老師們耐心的解決我們所有問題,並鼓勵我們。
準備考試時間運用必須精打細算,有老師幫忙統整資料,蒐集新的實務見解,可以省下很多自己尋覓資訊的時間;而函授的選擇,亦可以節省通勤的時間,更可以自行安排進度,非常推薦!
準備考試的路很漫長,要規劃好進度,一步一步完成,任何一科都不能放棄,而且要念兩到三遍才夠,到後期複習要很快地抓到重點,找到能夠一起念書、討論問題的人,準備考試會更容易,也能互相激勵,尤其是申論題,自己練習寫會有盲點,最好能找人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