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四等特考考取心得

108地方特考四等人事行政心得 - 顏○任 (台北市第1名)

108地方特考四等人事行政心得 - 顏○任 (台北市第1名)

台北市第1名

#人事行政#地方特考

點閱:29

一、背景說明
我是一位全職考生,花了好幾年才考生,所以應該不算是讀書很厲害或很優秀的學生,如果你已經是屬於優秀的學生,繼續複製你成功的那一套就好。

至於我的心得很簡單,這邊先說結論,好好選老師,好好選書,好好上課,好好衝刺,好好考試,看起來好像沒什麼特別的,我訴求完美的讀書法,考試基本上長期戰,你要找到最舒服的姿勢念書、考試,才是重點。

二、各科準備方式

(1)行政法 
首先普及一個觀念,在補習班就相當於跟老師拜師學藝,對老師要對症下藥,行政法老師是一位強大冷酷的老師,教得非常仔細,又切中核心,但上課節奏非常快,所以沒有預習或基礎的,應該會上得很痛苦,但反之,則會很愉快。以法律來說,行政法是細節跟邏輯性很平衡的科目,因此,建議初學者先掌握整體性的法感,凡事都站在法律人的角度看法律是否正義、衡平以及有利於人民,再來背誦愛考的細節(通常是例外)。

再重申一次,上課相當於跟老師拜師學藝,所以選擇適合的老師才最重要的,由於我已經不是初學者,跟老師的課跟得很輕鬆,加上我很喜歡老師凡事以法律為優先的政治、時事觀點,也時常笑得很開心,老師一開課我就會很想上完,這對於準備國考很有利,找一個你喜歡的老師。

(2)現行考詮制度 
韋老師是一位較資淺的老師,老師也說過他的學生大多是初學者,因為他真的不算是所謂的名師,但我認為才是適合考生的老師,因為他講很仔細,筆記有很貼近申論的思考模式,對於初學者或舊生都會有收穫。

特別是他的教材,竟然一年比一年薄,這不是一件尋常的事情,我們都習慣補教老師把書編得包羅萬象,搞得非常曲折,逼你不得不來補習,廣度這或許對於選擇題是必要之惡,但對於申論題來說,太多太廣反而不利於記憶跟發揮,面對題目我們只需要再一定的時間寫出有限的內容就好,所以書變薄,不代表他教的變少了,反而是剩下的內容每一頁都應該去讀,都很重要,把時間、腦容量花在刀口上,搭配慢而細緻的教法,如果有人曾經像我一樣,自修考詮時,覺得非常不開竅,韋老師是你最好的選擇。

(3)刑法 
艾老師長得蠻帥的,說話方式很貼近年輕人,又會舉有趣的實務來說明,是一位讓人蠻有臉緣的老師,他的課也是你會自己想上的類型。刑法是法律邏輯最重的科目,因此如果老師沒辦法讓你一次就聽懂,你就得衡量他是不是適合你,邏輯這種東西如果有人(有經驗的老師)解釋了你還卡住,就得要擔心一下了。就我來說,我覺得是一次就讓聽懂的老師,書也寫得不錯,所以事後複習也非常清楚。

三、衝刺
人的記憶是有限的,每一科都不能放棄。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書「全部看一次」。

時間是由你的讀書時間多寡以及記憶時間而定,以我為例,考前四周的記憶最穩固,最能在考場上發揮,讀書的順序也會按照記憶清晰需要程度,先選擇類,再申論類。

至於要怎麼全部看一次,在此提供一些的技巧。首先找出一定要看過的內容,整理筆記(不用多贅述),至於沒有筆記的部分,則是用速看法,這邊是運用補習班的資源,用自己可以忍受的最快速度把老師上課的部分重新看一次。再找出會考但不是很重要的內容,選擇題或許還可以跳過某些地方,拚一下之前的記憶力,但申論題建議你還是全看,哪怕你只有記憶標題的時間,也要看,也就是利用低層次但省時間的復習解決。

假設你的時間完全不夠,依照自己的情況,把那一科放在衝刺前念,確保還能殘留最多的記憶,通常我的選擇是行政學,最多做做題庫。

衝刺就是用最短的時間把八九成內容重新看一次,至於剩下的一兩成,如果你前面有好好念書,碰上了還是可以寫,只是需要好好塑形,寫個好樣子出來,如果恰好你腦袋一片空白,只能說考運不佳,你盡力了。如果怕後悔,就盡可能撥出更多時間衝刺以及花時間整理筆記吧!

四、上場
由於補習班都有針對各科提出申論題課程,我這邊就只提入門的功夫:形跟意。

你在考場上看到題目時,針對題目的需求量,再依照自己的書寫時間跟肚子的墨水,要先思考是要先小題大作,還是大題小作。能寫的就盡量寫,爭取最好的分數,七分意,三分形,基本架構按照題目要求,把自己的料寫出來。不太會寫的,也不太要放棄,反而要好好幫它塑形,從前言、意涵、內文、舉例、結語等等,把三分墨水配上七分形,可以稍微騙過閱卷老師,畢竟前言是萬用款,舉例、結語只要你夠瞭解體系,也通常能臨場發揮,增添一些有意義的內容。

但不會寫的,就算把形弄好,也不能太指望,閱卷老師怎麼評分很難說,所以希望還是在你真的會寫的,所以塑形為主的申論題,要學習寫快,把寶貴的時間放在有希望你真的內容的答案,畢竟考試時你就只是一個機器,只是在短時間寫出最多的內容,如果你沒辦法把你會的全部寫出來,你讀書也白費了。

這邊也感謝各位老師們,恩師的傳業之情,點滴不敢忘。

上一則: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