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地方特考四等一般民政心得-馮○蓉(竹苗區第1名)
我認為準備考試最重要的是有一個清楚的目標。我是107年大學畢業後才開始在網路搜尋我要考什麼公職,雖然我本身是社會學系的,但我在參考一些資料後放棄社會行政選擇考了一般民政,結果那時候是六月底,補習班還沒有適合的課程可以報名,我便先在家裡看了一下相關書籍(志光出版的行政學),發現內容編排得挺不錯,因此志光開課之後便馬上報名了,最後在108年的地方特考上榜。
大學畢業後二十多年來,都在私人企業擔任行政及祕書職位,近十年來工作時間很長壓力也很大,欣慰的是薪水獎金都很令人滿意。但約莫在兩年前,內心對於當時工作發展和穩定性開始產生了猶豫,經過一年多的思考,未來若要改換跑道後的各種計畫,逐漸釐清需求與目標,衡量後決定離開原職。因為希望日後工作是可以長期穩定從事行政專業的職務,確認就以參加國家考試方式朝符合目標的公職之路邁進。
一般而言現場上課似乎較能專注在課堂上,但每次兩個多小時的課堂時間,我了解自己本身的耐力和注意力有待加強,現場上課無法有一定的效益,而志光提供的函授課程非常方便合適,隨時隨地都可以用雲端連網路上課,一時恍神或聽不懂無法理解的地方,還可反覆聽取直到了解。專業科目若沒有上課,非相關科系的我,這麼多的資料,對於考試重點和方向完全一頭霧水,不知從何讀起,幸好有專業老師的指引,使學習事半功倍。
聽完老師深入淺出的教學後,在背誦復習時,出現了很大的瓶頸。無法否認年齡已屆中年,關於新事物學習速度多少會造成影響。一開始念書時,誤認自己仍有學生時代的背寫能力,就按照過往學生時代的模式念書,效果卻十分有限,體認到需要重新調整讀書方式,我先評估整合個人的習慣和優勢劣勢,回想起近年來工作經歷中成功的學習經驗,於是改成上完一個單元,約略看過一遍資料後,立刻練習老師所發放及課本內的考題,不用太在意答案正確率,最重要的是要查出記錄每題的答案在課本何處,是否全盤清楚問題中所提到相關內容,因為不善於手寫,就利用3C 產品來打字整理、搜索資料與加強記憶。
除了聽課程教學和課本,在課堂中老師有強烈推薦陳老師編撰的「行政學百分百」,這次考試此科分數不俗,可以說完全是靠這本書打好基礎,題目充足分類清楚,答案說明詳盡仔細,建議必看這本書。
對於完全是法律文盲的我,此科目撞牆期好長,這次成績雖然不算高,但有比自己預期的理想。程老師將複雜的觀念盡量簡化易懂,課堂中老師時常會重提之前教到的概念幫學生複習,法條法理之間關係逐漸融合銜接,誠如老師所說,剛開始先儘量聽儘量記,耐心地等到了某一階段,所有觀念會漸漸融會成形。平時閱讀或做題目時,配合查詢網路上全國法規資料庫,亦有不少的助益,平時也會注意新聞實事,看看是否有修法的新資訊。
英文因為之前職業規劃正好有進修,所以是有底子的,比較不需要擔心。
國文及公民的考試範圍很廣,決定先看歷年考題和老師整理的題庫,大約知道出題方向,再去加強學習較弱的範圍。國文基本上一定要多熟背公文信件用語和各類題詞,公民若多注意當下時事新聞,則更有優勢。
感謝親友的支持與鼓勵,讓我能夠安心準備,準備期間心情難免有低落慌亂時,善用自己的個人信仰、信念,敬仰對象或座右銘等給自己動力。
每一科都不要放棄,觀照自己適合的念書方式,先分配好時程,按照進度執行。讀書之餘適度維持個人興趣,一週要給自己至少一天的休假,出去走走散心,也能更開心堅定地走在公職這條道路上。
我認為準備考試最重要的是有一個清楚的目標。我是107年大學畢業後才開始在網路搜尋我要考什麼公職,雖然我本身是社會學系的,但我在參考一些資料後放棄社會行政選擇考了一般民政,結果那時候是六月底,補習班還沒有適合的課程可以報名,我便先在家裡看了一下相關書籍(志光出版的行政學),發現內容編排得挺不錯,因此志光開課之後便馬上報名了,最後在108年的地方特考上榜。
就在快被資遣前,打聽到有志光數位學院這樣一個管道,專門是輔導半工半讀有心想考公職的人。真是太棒了!不正是符合我的需求嗎?對於工作需輪班的我最適合了,且各縣市都有分校,真是太方便了!重點是可選擇任何時段去跟課,非常彈性,完全配合每個人的不同需求。就這樣決定了志光數位學院,踏上了我的國考路。
很慶幸自己有參加奪榜班,透過班內人員和老師的課程安排及循環複習過程,讓我能不斷地練習申論題及加強寫作速度。老師亦會於批改中糾正自身不足之處,班內亦安排QA時間能和老師討論問題。在奪榜班和同學一起努力,互相鼓勵,看著這群能當我小孩的同學,自己也忘記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