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國小教甄體育科考取心得-吳昀倫
我準備了七年,當初教檢也是剛好通過錄取標準,在這七年的過程中,不只一次懷疑自己,甚至考慮轉行,但是發現自己的興趣還是當老師,從跟錄取分數差很遠,直到參加了面授的課程,大幅進步,甚至高過錄取分數,如果我辦的到,我相信你/妳也一定可以!
『成功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多』,回想準備到順利考取這段時間,最有感的一句話,不斷告誡自己要成為堅持下去的其中之一!
畢業後進入學校實習,在實習學校接觸到教育現場,學習了行政事務的處理、班級經營的重要、學校團隊的運作…等,但對於自己是否能成為正式教師感到迷惘,總認為代理老師也能待在學校,知道自己想當老師,但是卻又不付諸實際行動,以至於教檢歷經了三年才順利通過。
代理期間有幸能在同一間學校服務,雖然不須經歷換學校的問題,但也不禁讓我思考,要如何才能成為穩定陪伴孩子們學習的老師,於是我投入準備教甄的考試,並在上班、研究所、準備教甄的生活中取得平衡,每當我念頭動搖時,總能從孩子們課堂的回饋中找到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開始準備考試時,僅有讀大學時期的上課用書,但筆試分數不見起色後,便開始尋求資源。
透過上網搜尋資料,以及學長姊分享,知道志光對於教甄的各項科目都有安排專業的師資,並提供系統化的教材,且因所處縣市沒有提供面授的課程,因此選擇線上函授課程,我從選擇DVD 到改為雲端函授,原先的考量是因為網路問題,但很感謝數位學院提供建議,也省去存放光碟、讀取光碟的空間與時間,我也開始習慣雲端函授的上課方式,喜歡上課時間彈性,對於下班後的時間規劃能妥善運用,而且不用受限於環境,不管是在圖書館或咖啡廳,只要一台筆電和講義便可輕鬆出門,自從108年開始接觸課程後,也將大學期間沒有選修的教育課程補足,最重要的是不懂的單元,還可以重複撥放直到看懂為止,對於各科的準備真的很有幫助。
教甄準備(每個人準備方式不同,蒐集完請調整成適合自己的準備模式才有幫助)
1.研究各縣市簡章了解備考科目及比重
2.抓緊讀書時間,每天都要讀,下班後便可開始進行
3.了解自己的弱科並加強弱科準備,評估自己適合函授或專書
1.公告複試名單時再次確認簡章考試內容
2.翻閱教師手冊寫教案,並與有經驗的校長、主任、上岸老師聯繫尋求幫忙
3.不斷進行試教、口試的練習與修正
4.調整好心態,應試時呈現最好的自己
每年的五月便是展開環島考試的開始,在各縣市紛紛公告簡章的同時,儘管有特別想停留的縣市,也別忘了報考第一站-臺北,去年因疫情關係也只有臺北順利舉辦教甄,應試完能知道自己還有哪些不足的部分,但別因為一開始的挫敗難過太久,調適完情緒再出發,接下來還有許多縣市在等著你呢!
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歷程,善待身邊的學生、師長、家人、同事、朋友們,他們都會是在教育路上的貴人!很感謝求學期間有師長和同儕堅定我的目標,感謝初試期間一起準備的夥伴;感謝複試期間提供協助的校長、主任、老師以及上岸的好朋友們,因為有您們,不辭辛勞的利用下班、假日等時間陪著我練習,提供我許多建議,幫助我一鼓作氣的通過這項挑戰;也感謝服務學校的孩子和同事們給予祝福。您們讓我知道教甄的路上,我並不孤單,也因為您們才讓我有機會可以實現夢想,至今仍真心感謝與感動!
最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你既沒領先,也未落後,我們都有想為教育盡一份心力的志向,也明白上岸不是終點,而是要努力成為更好的老師,只要願意相信自己,一定都能做到,未來一起繼續走在教育的路上吧!
我準備了七年,當初教檢也是剛好通過錄取標準,在這七年的過程中,不只一次懷疑自己,甚至考慮轉行,但是發現自己的興趣還是當老師,從跟錄取分數差很遠,直到參加了面授的課程,大幅進步,甚至高過錄取分數,如果我辦的到,我相信你/妳也一定可以!
當初因為對於臺北教甄複試的範圍覺得太大,準備起來比較沒有頭緒,剛好看到補習班有開複試課程於是就立馬報名,這次研習對我的幫助就是老師講的某些亮點我有用在我的試教上,像是國語說話及口語表達比較不知道怎麼教,老師就告訴我們可以把重點放在讓學生說話可以更加完整
因為一邊在學校代理,一邊準備教師甄試考試,要很有效率的分配時間,而在準備考試過程中,雖然自己修讀過教育學程,但我發覺知識都是片面的,甚至更可說自己對於基礎教育學科,如:教育社會學、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等等…完全沒有概念。經過網路資訊和自己試聽比較,所以選擇了補習班,因為師資優良、教材豐富、有系統性的重點整理課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