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高普考人事行政考取心得-李心蕙
升大三的暑假,我爸可能太擔心我的未來了,所以就打開公職王的網頁,叫我好好研究一下自己適合的考試。雖然我們系上畢業的學長姐幾乎都是考律師、司法官,或是司法特考,再不然就是高考法制或是法律廉政,但那些我全部沒有興趣。曾經考慮過商業行政、導遊,想了好一陣子才決定—就是人事行政了!
畢業於國立中字輩大學三類組科系,因為對於就讀科系的相關專業領域興趣不高,對未來出路感到迷茫。爾後再查詢報考類科時認為人事行政的工作性質較與自身特質相符合,再加上家人的支持,故我選擇準備高考人事行政類科。
因為志光算是國考行政類科的老字號,且榜單也蠻好看的,再加上過去考取國考的親戚也是對於志光的師資讚譽有加,因而選擇志光。
我是面授課程,面授的好處是可以直接看到整個黑板,不會受到視訊的畫面限制,且可以清楚的看到老師在講課時所比劃的重點。同學部分,可以看到下課時會有同學上前問老師問題,如果不會問問題的話也可以在旁旁聽,有時候同學可能會問到自己未曾想過之盲點,也同時獲得問題的解決。另外也可以與同學進行課業交流,甚至組成讀書會,一同在該科目上進行努力。
1.考取班:我有參加考取班,主要是確保自身可以在未上榜之前可以一直更新考科最新資訊,以跟上考題趨勢。在師資安排上,可以透過雙師資的安排,可以選擇自己較為容易理解的師資,來幫助自己對於課堂有更深入的理解。
2.題庫班:我有參加題庫班,題庫班的資料為老師對於過往的考古題進行重點或主題式的編列,更容易抓到考試出題的方向與理解考題趨勢,而題庫班的資料與講義也可做為最後總複習的框架使用,對於整理資料沒有頭緒的人可以考慮使用這個框架進行總複習。
3.輔考資源:公職王考古題對於在解題時若有對解題答案不甚確定時,可以有一個參考的標準。而關懷講座及開設的研究所相關講座也相當實用,尤其後者,我在考研究所時,其實對公共政策只有行政學的一點點學理概念,透過幾個小時的補強課程中,我就比較了解在研究所考試中,針對公共政策這門科目要如何去擬答較為適當,最後也順利考上研究所,相當感謝。
以人事行政類組的科目為例,大致上可分為學科跟法科,學科為行政學、考銓、各國,而法科則是民刑總、行政法。那各科基本上會準備三種東西:補習班的講義、各科自身看得比較習慣的解題書、考古題。講義就是各科的基本,平時跟著老師的進度複習,不懂之處經過確實的思考後,整理好問題於下次上課的時候問老師。解題書則可以提供答題的框架,作為平常練習考題時的答題參考,但並非照抄。考古題則是觀看過去的考試委員的出題方向,也可以透過練習考古題來釐清自身對於該主題的內容是否熟悉。那這三者是我認為準備國考時最重要的三種東西,其他我還會去參閱各科的教科書,有些教科書寫得更容易理解,且有些許範例可做為考場上答題的材料,也是個不錯的準備工具。另外,除了申論外,選擇也是拿分的關鍵,也需要衝高,故除了準備申論內容外,選擇題的練習也是不可或缺的。
1.行政學:起初行政學我認為挺無聊的,因為充斥著很多理論。但讀到後來發現理論可以與各個章節及實務案例進行串聯,就變得相當有趣了。行政學老師對於行政學各個理論的連結性相當強,在上課時總能用一句話完整說明意涵,也因為時常重複的關係,讀到後來看到關鍵字就有老師的聲音飄出來,另外老師的申論架構與鋪陳也很厲害,在申論上也給於我很大的幫助。
2.行政法:行政法條眾多且混雜,而我最一開始聽取的行政法打好基礎,老師的筆記架構相當明確,在最後總複習時是各種考點一把抓的利器之一,行政法老師上課時會帶入更多的實務案例,且老師也常常在課堂上說明申論的鋪陳架構,寫申論作業時老師也會詳細說明可改進之處,老師所編著的《大數據考點直擊行政法申論題》也是備考的好書之一。
3.現行考銓制度:老師上課很詳盡,也常常提點該主題會考的重點,而且也會提供口訣幫助記憶,因此在準備上可以跟著老師的進度去準備這科。考銓這個科目比較特別,屬於學理與法科混合的科目,因此在準備上,除了法條內容背誦外,對於法條的立法目的或相關學理也需要一併進行處理。而對於制度的檢討修正也是關注點之一,在平時讀書時就可以將一些修正解方納入筆記中,在作答時作為結語使用。
4.各國人事制度:此科堪稱人事類組的大魔王,綜覽過往考古出題,可看見總會有特別國家的某個制度進行突襲。但是只要掌握基本OECD國家的大原則以及基本五個國家的大略措施,再結合行政學的概念進行答題及應用即可,此科目不用太鑽牛角尖。額外的補充教材則可參考出國報告考察書或國家人力資源論壇查詢資料。
5.民法總則:這個科目準備起來很有趣,可以知道一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該如何以法律的手段去解決。老師在第一堂課會提供整個民法總則的架構,並在上課的時候提供補充資料與案例,除了將老師的講解圖畫下外,我亦會在筆記上補充老師解題的邏輯與順序,供後續複習及解考古題時之用。在解題書的運用上,也是逐題寫出解題架構,這個步驟也讓我在考場上遇到未看過的題目時也能不慌亂的解答問題。也因為民總的考點相當固定,是個相較之下容易拿高分的科目。
6.刑法總則:這個科目則是一開始即有穩定的解題架構,而老師在課本的編排上也別有用心,將各種犯罪型態的可能考點羅列。故最後在總複習階段,可將老師的課本編排及理論整理後,即可帶到考場進行快速複習。在考古題的練習上也是採用逐題寫出解題架構的方式進行。
7.心理學:這個科目讀起來很有趣,但在答題上卻有不少的眉目及用詞需要注意。老師的講解很詳細,在講義的編排上,除了正課的內容外,對於考古題以及解法都有著墨,可作為答題的參考。但也因為內容相當豐富,名詞的解釋需要多加重複背誦。
升大三的暑假,我爸可能太擔心我的未來了,所以就打開公職王的網頁,叫我好好研究一下自己適合的考試。雖然我們系上畢業的學長姐幾乎都是考律師、司法官,或是司法特考,再不然就是高考法制或是法律廉政,但那些我全部沒有興趣。曾經考慮過商業行政、導遊,想了好一陣子才決定—就是人事行政了!
畢業後於某外商公司累積了3年經驗,對於每天朝7晚7的日子,影響了生活上的品質及身心健康,最終選擇離職,爾後返回家鄉附近中小企業就職1年多,深深體會到普遍的低薪及企業的壓榨,如同大部分考生考量的層面,如想要一份穩定有保障的工作及收入等因素,毅然決定報名考取高考這條路,至於為何只選擇高考,不考慮普考之原因,除現實面薪水差異外,亦認為選擇題有絕對標準答案,但針對申論題而言,注重的是整體思維架構,語意流暢,相對而言申論題並無絕對的是或非,較有自由發揮的空間,雖然邊工作邊讀書身心上,比起全職考生可能會更加疲憊,且於時間上也相對有限、壓迫,但仍相信自己持之以恆必能順利考取,達到目標。
105年從學校畢業後,花了一年的時間準備電子工程類科,很幸運地在106年考取普考電子工程到高速公路局底下的單位工作。在工作之餘利用空閒時間繼續準備三等考試,107年幸運地錄取地特三等電子工程分發到臺北市政府交通管制工程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