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鐵路特考高員級運輸營業心得 - 余○杰
我畢業於政治大學碩士班,讀的是文學院,畢業後擔任教授的研究助理,待遇還算不錯。但是擔任研究助理,隨著研究計畫結束,就必須再重找計畫才能繼續擔任研究助理,工作不是很穩定。
很榮幸在110年度初等考上榜,到機關服務一陣子業務比較熟悉後,就又開始朝著自己原定目標繼續準備考試,由於是兼職準備考試,時間管理就變成最重要的功課。一開始先花兩周時間排出未來一年考試的時間,並且整理各考試的科目和相關資訊,除了鎖定目標考試以外,也安排好練筆的考試,避免太長時間閒置失去手感,但就算是練筆,也只鎖定有機會和有意願報到的考試,只要去考的每一場都全力以赴。
鐵路特考上榜是個幸運,但也是努力堆疊出來的,因為鐵特會計考科跟其他考試略有不同,當初在選擇鐵特考試時,就決定除了中級會計學和會計審計法規以外,將精力放在企業管理和鐵路法上,在有限時間裡發揮最大效用,把握能短期衝刺拿分的科目去補弱科。
在這場時間有限的競賽中【超級函授】讓我發揮最大效益,選擇【超級函授】是因為不用配合補習班的時間和空間安排,而且可以重覆觀看不熟悉的部分,和依照自己程度倍數撥放等功能都讓準備上更加便利,以下是我部分科目準備方法,提供各位參考:
1.中級會計學:中會應該都是非本科出身的人最頭痛的地方,雖然有好好跟課,但因為時間不足下沒有好好練習題目,成績也不夠理想,因此建議想拿高分的人,除了好好融會貫通以外,要多加練習題目,並且能每天練題目保持手感是最好的。
2.會計審計法規:直接從法條下手將預算法、決算法、會計法和審計法逐條背誦,並且做法條歸納,針對金額、天數、動作的主體與受體等整理。選擇題部份透過大量考古題去做練習,申論題沒有特別練習,但只要法條夠熟原則上申論題就會有基本分數,若想拿高分那就要多了解法條(尤其新修法)的訂定緣由,並且關注最近熱門話題去做相關延伸思考。
3.鐵路法:
研究歷屆考古題後,發現高員考試很高機率都考本法,並且鐵路法僅有七十幾條內容不多,所以一樣是逐條背誦,並且做法條歸納,釐清每條制定的主體、受體與訂立緣由,會更加容易記憶。雖然是初次面對的科目,但鐵路法除了罰則篇基本上不會太瑣碎,只要好好釐清相近法規中,因為不同主體而有不同細項規定,就很好背誦,並且熱門法條出題機率很高,是個相對很好準備的科目。
4.企業管理:研究歷屆考古題後,發現偏重在管理功能篇、策略管理和激勵等章節,但相同的理論不太會重複出題,因此準備上就鎖定偏重章節中,但尚未出題過的重要理論。礙於本次考試子題不少,因此答題時間跟內容篇幅就很重要,在作答上我會先闡述理論定義和提出者,其次帶出理論構面並舉例,舉例不論是實務上或生活中都行。例外像本次第二題是完全沒準備到的理論,但也盡力寫出相近的理論,並且按字面去揣測內容,最後雖然偏差不少,但也有獲得近一半的分數,因此建議就算不會也不要空白或亂寫。
5.成本與管理會計、公司法和共同科目: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時間不夠,因此這幾科就只有練習考古題,但求拿到基本分數即可,所幸沒有成為上榜的絆腳石。
考試是一條孤獨的道路,在準備時會焦慮不安,很高興自己能堅持初衷,在機關上班同時,也依然持續往目標前行。選擇是很重要的,擇你所愛,愛你所擇,尤其對於兼職考生而言,再準備考試前請先好好分析自己優勢的科目,一旦選定就堅持到底,這是一場長途旅行,也許會有停頓休息的時候,但唯有走到最後的人才能看到那夢想中的風景。
我畢業於政治大學碩士班,讀的是文學院,畢業後擔任教授的研究助理,待遇還算不錯。但是擔任研究助理,隨著研究計畫結束,就必須再重找計畫才能繼續擔任研究助理,工作不是很穩定。
畢業於私立朝陽科大會計系,因為大四實習時對事務所的工作覺得時間很長,薪水又很難成正比。才決定於畢業後投入高普考會計類組的考試,個人是選擇數位學院上課的方式,好處是可以自己調整播放的進度及安排上課的時間,但是壞處是比較難以找到相同類組目標的國考戰友互相分享念各科的方法。
在大學畢業當完兵因為對自己本科系工作比較迷惘,在父母的鼓勵下自己花了三個多月時間準備了鐵路特考,結果卻不如理想。發現自己準備鐵路運輸學和考試內容有些落差;因此想找補習班幫忙釐清重點方向和學習自己能力不足的地方,上網找尋了資料發現志光的評價好像不錯,剛好在我家附近有志光數位學院,過去詢問師資和課程的問題之後發現還蠻符合我的需求,也可以省去交通不便的困擾,所以就在志光報名了鐵路特考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