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移民署特考三等移民行政(選試英文)心得 - 林○達
國考是一場馬拉松,要跑不跑、什麼時候跑、怎麼跑,全部的決定全都在自己身上,所以勝出的人並不是天資聰穎,而是心理素質強大。畢竟國考每次準備都是一年起跳,不要抱持著「今年先去練筆,明年再認真準備」的心態投身一場考試,因為這樣自己會留有後路,反而不會全力以赴!
考量工作及學習安排上的彈性,我選擇超級函授作為學習管道。函授最大的優點為上課時間自由且可反覆觀看,省去了通勤的舟車勞頓,也能根據自己的其他外務、唸書狀況隨時調整讀書進度,不會被固定的上課時間和地點侷限。若有第一次聽不懂的地方、或老師強調特別重要的考點能倒轉多聽幾次,對於課後的複習也很有幫助。除此之外,函授教材之一為課堂板書筆記,省下了抄寫板書時間而能專心於老師的課堂上,也可以直接將老師由口頭敘述的其他內容註記在板書筆記旁相當方便。
另外,若是第一年準備考試,是否要完全仰賴補習班課程進度的安排,可依照個人唸書習慣調整,評估有些比較晚開課的科目要不要先提早準備。不過對於需要同時工作和準備考試、或不希望耗費太多通勤時間的考生而言,函授不受時間、地域的彈性仍然是一大優點,整體而言是不錯的選擇。
在讀書規劃上,第一年原則上按照補習班課程進度熟悉內容,其中較晚開課的科目先自行閱讀專書,同時各科搭配考古題反覆練習。儘管正課還沒有結束也可以直接先寫題目,初期錯題較多屬正常狀況,畢竟部分課程還沒有上完、學過的部分也不一定那麼快掌握。但只要維持練習並且每次確實檢討,甚至針對錯題反覆重做,多錯幾次後自然能夠加深印象。其中以比重較重的行政法和入出國移民法規這兩科,我則是安排每天各寫一回選擇題保持熟悉度,久而久之答題速度也提升許多,省下的時間便可以分給申論題的寫作上。
在練習題目過程中,我從公職王歷屆考古題的這項免費資源受益良多。網站除了收錄完整各個公職考試的考古題,申論題部分也有完整的擬答。當對課程內容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要再轉換成自己習慣的語言並不是那麼快上手,因此可以先看一次沒有擬答的考題,腦中思考或簡略寫下所想到的架構、考點,最後再對照補習班提供的擬答對照自己的思路和解題老師是否相符、有無漏掉的重點是剛才沒有想到的,同時觀摩解題老師寫完整申論題的架構、用字遣詞。這個方法可以避免每次花費許多完整作答申論題的時間,練習到更多的題目,反覆練習考古題也是訓練審題能力的一種方式。
在這將近兩年準備國考的考試過程中,深刻體悟累積的重要性。儘管只是每天一回行政法、移民法規25題的選擇題,或是每週一次透過其他管道加強外語的課程及作業,這些看似一次份量沒有很多的練習,只要持之以恆其實最後都會變成長期記憶的一部分,進而在考場上發揮作用。因此具備足夠的動機、實際投入的行動力、適時的休息以免彈性疲乏,每個環節都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最後,能夠在第二年幸運的考上,也謝謝身邊人們的加油鼓勵,在懷疑自己是否能做到時拉了一把。預祝努力不懈的考生們最終都能夠到達想去的地方。
國考是一場馬拉松,要跑不跑、什麼時候跑、怎麼跑,全部的決定全都在自己身上,所以勝出的人並不是天資聰穎,而是心理素質強大。畢竟國考每次準備都是一年起跳,不要抱持著「今年先去練筆,明年再認真準備」的心態投身一場考試,因為這樣自己會留有後路,反而不會全力以赴!
我是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應屆畢業生,從去年10月開始準備考試,一開始我沒有很經深思熟慮就報考了,單純是因為我找不太到自己的興趣,而公職的起薪比較剛好能分擔家庭的經濟壓力,很幸運地,在準備考試的同時對這份工作的認同也隨著認識越多也漸漸多了,移民行政就成為我現階段最嚮往的工作。
我從小對語言與外國文化就挺有興趣的,所以在前往新加坡工作後回台,毅然投入國考的行列,希望找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職涯選擇。在國考科目的選擇上,通過同是移民人員的朋友推薦,我選擇移民特考三等印尼文組,一方面是我對於語言有興趣,很願意學習第三語言,另一方面是以前在新加坡當輔警,也接觸過國境管理與研究過移民事務,相對熟悉且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