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地方特考三等會計心得 - 歐○蘋(澎湖縣第1名/半年考取)
在一次面試主計處職務代理時,面試官跟我分享公務機關的薪水和工作很穩定,且又有加班補修!!這根本就是我嚮往的工作啊!
107年3月,地方特考四等錄取之後,我分發到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的秘書室工作。3年之後的110年3月,我又幾經考慮,辭去觀光旅遊局的工作,回到志光數位學院準備高考及地方特考三等。這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決定,當下受到許多長官、同事與朋友的勸阻,希望我打消辭職的念頭。
受到多方反對本在意料之內,因為辭職再考須冒極大風險。首先,辭職之後,薪俸立刻斷絕,生活費只能吃老本。萬一老本用完之前沒有考上,等同兩頭落空,經濟立刻陷入窘境。其次,我辭職當時只要再待上幾個月,就能申請調職,如果對工作內容不滿,何不等限制轉調期滿之後商調其他機關(通過地方特考任職者,須等任職滿3年4個月之後,才能調同一個地方政府內的其他機關,與通過高普考任職的規定不同)?最後,即使不辭職,也有同仁帶職考上,或是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有參加升等考試的機會。
為了準備當全職考生期間的生活費,我在工作的三年內節省薪水,存了大約新臺幣100萬元,可以支持個3、4年沒有問題。再者說,我無車無房、無妻無子,不需要支出房貸、車貸、養家費,還能住家裡遮風避雨,而且補習班步行可到,所以即使不向家裡要生活費的情況下,仍可省下大筆開銷。
最後,時間也是成本,在職期間工作耗費心力,下班之後實在沒有太多空閒和精神讀書,因此收效甚微,幾次參加考試幾乎沒有進步,上榜遙遙無期,每年還要向補習班繳交教材費。比起長此以往耗下去,不如下定決心辭職,放手一搏。幸好家人體諒,願意支持我的決定。考慮到上述風險,在此並不建議各位讀者在準備不齊全的時候,輕言辭職。
既然辭職換取讀書時間付出極大代價,所以不可白白浪費,要把爭取來的時間運用在刀口上。從過去的高考及地方特考三等的成績分析,我的總成績都落後最低錄取標準十分以上,當務之急就是分析我在考試中的弱點,把這十幾分的差距追上來。
第一大弱點,就是高考/地方特考三等有考,而普考/地方特考四等不考的科目,即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成績表現明顯較差。這是因為準備地方特考四等的時候,還是全職考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跟課,基礎比較扎實。相對讀新科目的時候是在職身分,要一邊分心工作,跟課「2266」,學習效果自然不佳。這4個新增加的科目,又碰巧都是全申論題型的試卷,會與不會一翻兩瞪眼,沒有讓考生從4個選項中瞎猜的可能。要改善這個問題,就必須耐心從頭開始聽課,一步步厚實基礎。
第二個弱點,就是答題速度太慢,這可說是我從小到大的「宿疾」。慢到什麼程度?即使是全選擇題的科目,都偶爾有可能答不完。若是碰到全申論題(通常是4題申論,每題須寫1頁半到2頁的篇幅)的科目就更慘,交卷前能答到3題,就算狀況不錯。在申論題比例偏高的高考及地方特考三等之中,答題速度慢的弱點會被放大:因為申論題只要有寫答案,不論答得再差,都有分數。反之即使是會寫的題目,只要沒寫到就是零分。如果每次都少寫一題以上的申論題,等於一開始就是用3/4的分數與他人競爭,相當不利。為了提升答題速度,我透過不斷練習每月固定的申論批改,還另外購買申論批改加值卡與申論寫作班,以加快解題與書寫的速度。經過反覆練習,最後在時間內大約能寫到3題半,極少數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寫完4題申論題,雖然沒有完全解決,起碼是有改善了。
以上所說,只是個人的經驗談。考試的時候每個人弱點不盡相同,希望各位都能準確分析自己的弱點,並且對症下藥。
坦白說,剛辭職的時候,還抱有「說不定很快就會考上」的心理,不認為這是太嚴重的事情。然而,第一年很快就過了,分數雖有進步,但離上榜還是有5到6分的差距。此時學習難度越來越大,分數進步幅度卻越來越小,難免會開始有後悔的念頭:萬一第二、第三年都沒有考上呢?當初毅然辭職,對學業究竟有多大幫助?
與此同時,臺灣也因為疫情陷入長期的不景氣。縱然不跟家裡拿錢,但很明顯感受到父母的生意陷入困難,持家壓力越來越大,而我卻沒有能力分擔。乍看之下,我不用賺錢養家,可以專心讀書,但「沒考上」的壓力與恐懼日甚一日,反而成為阻礙讀書的「心魔」。幸好二老在這種艱難情況下,還是支持我繼續準備,維持自己的步調,不要太過憂慮。是故,我要感謝父母過程中的支持!
在一次面試主計處職務代理時,面試官跟我分享公務機關的薪水和工作很穩定,且又有加班補修!!這根本就是我嚮往的工作啊!
我是政治大學公行所二年級生,其實當時面對一個非常艱困的問題,該完成學業後再慢慢考試或是先放下部分學業先考上再完成學業,約略一年順利考取,算是很快的了,其中不乏補習班提供的資源以及人員相關的幫忙,才能在備考之餘,專心衝刺。,後來我選擇先放下部分學業,把重心放在國考上
大學本就讀中文系,當初有意畢業後以老師為未來的工作目標,但在深入瞭解後發現自己可能不適合教職這個選項,於是在繼續攻讀研究所抑或進入職場的抉擇下,我開始思考未來追求的工作性質和生活,最後在同為公務員的家人建議與鼓勵下,便決定給予自己兩年的時間,以高考為目標開始為未來所嚮往的生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