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普考一般行政心得 - 吳○竫
自修對我來說沒可行性,才去報面授班,而面授班的氛圍就像回到學校上課一樣,讓自己覺得回到認真學習的學生時代,加上課程時間補習班已經安排好了,自己只要安排複習計畫即可
上榜時間是備考的第三年,我自己的狀況是前兩年自讀,目標為一般行政普考,第三年9月開始報考補習班的高考課程,12月應考地方特考四等隔年放榜考取。報名時,門市人員建議我面授的方式上課,如果離補習班地點不遠的考生,非常推薦面授課程,一來能夠強制自己到課,課程進度能夠確實推進,二來能直接接觸老師,請老師改申論題、問問題,得到即時的回饋對學習有莫大的幫助。補習真的讓我對各個考科的理解上有很大的助益,自讀的前兩年像是在系排上苦練了許久,花了很大的力氣卻只獲得少少的收成,補習後如同加入校排,有了教練的指導讓我可以依循指示快速的成長。以下是各科目的準備方式及授課老師對我的幫助:
1.國文:
作文占分最大,是國文考科最重要的項目,老師一步一步教我們如何審題,看出題目的答題方向,以及使用段落關鍵句綱舉目張,讓段落大意濃縮成一句話,讓閱卷老師可以快速瀏覽文章主要的論點,使我對寫作有明確方向下筆也更順暢。測驗題的部分閱讀測驗為近期主流,老師帶著我們大量閱讀,分辨何為文章重點,也提供許多寫作的素材可以應用。
2.三合一:
若是考四等考試,共同科目是一科不能放棄的項目,憲法的部分我自認為是一題都不能錯,且子雲(劉逸中)老師利用系統性的整理以及圖像呈現,將近千的憲法釋字等濃縮成一套審查體系方便記憶,依循這套體系應付選擇題就不容易失分。再來是法緒的部分,剛好在地方特考前上完,準時跟課和回家複習,加上老師的教法淺顯易懂,有一定的記憶,讓我跟從前自讀的分數有很大的落差。最後是英文,英文沒有範圍,平常是看英文雜誌,內容有趣才比較有願意讀下去。
3.行政學:
老師的教學方法我自己很喜歡,老師帶我們用理解的方式學習,減去很多背誦的時間,而且上課時版書很多也有助於記憶。普考是全選擇題,我比較不擅長預算的部分,所以自己把預算法印下來,利用題庫書比較常考的法條作標注,整理有關預算的筆記在法條本上,考試前迅速記憶有機會可以得到一到兩題的分數。
4.行政法:
老師的版書也很多,利用老師言簡意賅的上課筆記能夠快速複習,上課時講解司法實務及學說爭點,老師會帶出背後的真實案例加深我們的印象,原本死板的法科也變得很有趣。行政法也是全選擇題,如老師所說選擇題是最可以把握的機會,這科是我最認真準備的科目,投入的時間成本在行政法上一定能好好反映到自己成績上的。
5.政治學:
因為政治學是四等考科中少數有申論題的選項,所以在政治學課程一開始韋伯(吳宗翰)老師就教導我們如何寫申論題,也鼓勵我們寫申論題,每堂課幾乎都會有回家作業,建議跟著老師的進度一同練習申論,幫助理解以及順暢論述理論、觀點,且掌握三段三標三行的基本原則積少成多慢慢變成兩頁的申論題,也可以多用舉例的方式豐富內容。
6.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一半選擇一半申論的題型,公管的選擇題大部分難易度偏簡單要盡量把握,可以跟行政學選擇題一起練習,分數盡量要控制在40分以上。申論題的部分考點相較其他類科考點比較單純,把握住常考的單元練習,搭配老師給的口訣記憶,在考場可省去回想費掉的時間。
最後我想鼓勵兼職的考生不要氣餒,地方特考前我一邊工作一邊補習,早上7點多出門晚上10點多才到家,利用假日或是沒課的時間努力複習,雖然能讀書的時間非常少,但是集中精神投入注意力效果也不比別人差。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帶給相同處境的考生再繼續努力的動力。
自修對我來說沒可行性,才去報面授班,而面授班的氛圍就像回到學校上課一樣,讓自己覺得回到認真學習的學生時代,加上課程時間補習班已經安排好了,自己只要安排複習計畫即可
二類組科系畢業,實習期間體認到原本科系出路與工作環境不在個人生涯規劃內,在對於未來發展方向仍舊迷茫的情況下,經過與家人討論過後決定投身公職考試行列。選擇戶政的原因是家人之前亦考取戶政,且報考人數相對較少,也沒有本科生,大家都是從基礎開始,對從未接觸任何考科的我而言相對友善,再加上工作環境較單純,能利用業餘時間兼顧自己的興趣,同時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因此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嘗試並努力看看。
行政法是一門非常廣泛的科目,許多條文是我從未接觸過的,但透過老師詼諧的上課方式,以及貼近生活的案例分享,讓我在枯燥的條文中可以得到更多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老師的板書非常多,但只要抄過就會有印象,十分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