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高普考會計心得 - 魏○萱(高普雙榜)
大四時還在思考自己要選擇哪個職涯規劃,因為知道公務人員的工作穩定、起薪也比一些畢業生剛進職場的薪水還高,所以思考後就決定踏入國考這條路。
大三下的時候確定以後朝公職體系邁進,考量各類考試之考科共通性情形下,發現技術類科之專業科目共通性高、變化少、機會多,包含高普考、地特、關務等國家考試以及經濟部國營聯招、港務等國營事業,都有招募資訊人員,且報考人數及錄取率穩定。
起初自己讀普考範圍之考科,搭配坊間教科書及所學,普考、地特、關務皆數分或數名之差,最終在大四畢業前錄取國營事業,便以此為經濟基礎繼續拚高考。
規劃高考讀書時,經衡量自身所學及坊間教科書,高考實在太困難了。大三曾與同學遍訪國考補習班,也曾翻閱各家補習班教材,當時已有3~5名同學都選擇志光,加之上班後實在無暇再去一一訪問補習班,即選擇志光之函授課程,既保留彈性上課時間,又可不斷複習,且課本、板書等教材編寫方式較為明瞭,易於課間及課後相互對照吸收並製作自己的筆記。
共同科目部分配比不重,國文與英文仰賴自身程度,不應浪費太多時間。法學部分因近年減少題目數量,且專業科目中並無相關考科,簡略紀錄章節要點、法規概要、歷屆常見題型,並用公民常識搭配就可以應對。
專業科目需要謹慎分配時間讀,可分為程式邏輯類、資訊理論2大面向。程式邏輯類如資料結構、程式設計、資料庫等科目,尤其以上三者涉及整體程式邏輯的構建,一起讀比較能相互比較,比如程式設計講到演算法時,需要對照資料結構較為詳盡的演算法細節設計。資訊理論的資訊管理、資通網路與安全、系統專案管理等又可說是一個小圈圈,但內容繁雜需要題海戰術,比較適合讀程式到厭煩時換個口味繼續讀。
在讀書心法上,可分為時間安排、讀書方式、筆記方式。
1.時間安排:
必定很多人說要利用零碎時間,但零碎時間吸收效率太差,零碎時間用來放空自己、回想課程內容,再利用完整的時間上課或解題,印象更深刻。
2.讀書方式:
讀書方式其實跟著志光的課程安排就好,一次一科,一日兩堂至三堂,老師的板書要自己抄寫,再對照函授的板書筆記是否有比較大的差異,對於比較難理解的地方不要之後再看,一定要一次就懂,寧願吸收完整也不要貪多。
3.筆記方式:
筆記方式我的作法比較麻煩,先前自己準備普考時,是將課本內容自認為重點的,摘述到A4大小的word檔,條列式地將書中要點加上自己的融會的想法,不但大大加深印象,又能快速編輯,也便於日後複習可以快速閱覽,遇到不會才開課本。這個方法比較適合學生或全職考生,但需要注意哪些是老師授課所述的重點,千萬不能題海戰術,否則浪費時間。
資訊處理類科有點算偏科,志光也僅有3位老師授課,其中曹勝老師教授資訊管理、資料結構、資通網路與安全、系統專案管理,授課方式極為老練,講解課程內容會搭配考古題,進度較快,廣度深度兼具,但課本有時內容太多,也有小部分章節內容與前章重複,但跟著老師上課前整理的板書,搭配耳提面命的重點考古題型,即可快速抓到章節要點。
簡明老師的資料庫應用都是重點,內容毫無冗贅,老師偏重以範例講解課程,並且以極為精簡的文字撰寫課程,應可不必另外製作筆記本。
陳凱老師的程式設計偏重自我思考,透過小題目讓同學釐清程式邏輯盲點,不過程式語法之間差異太多,仍需掌握邏輯,而非純粹了解語法。
總言之,秘而不宣的讀書、把握任何相似的考試、堅定自我抉擇、適當調整讀書方向,可說是我此次上榜的心法。
大四時還在思考自己要選擇哪個職涯規劃,因為知道公務人員的工作穩定、起薪也比一些畢業生剛進職場的薪水還高,所以思考後就決定踏入國考這條路。
大學時曾聽許多學長姐推薦金榜函授教材,實際試聽課程後,除了有許多師資可以選擇、許多老師上課節奏很合我的頻率外,金榜函授在正課教材外還會附上板書筆記,讓我能在開始聽課前先掌握當堂課的預計進度、筆記篇幅,並且能不受錄影鏡頭影響更方便的抄寫筆記,在與志光的姊姊諮詢後就決定選擇金榜函授的司律課程。
大四下的時候參加校內實習,我在實習公司的職位是國貿業務助理,工作內容大概就是製作出口報單,還有跟國外客戶聯絡,當初實習的薪水是基本工資,結果第一個月發薪水的時候,發現我莫名其妙被扣了好多錢,被扣錢就算了,公司還有一堆莫名其妙的規矩,接著就想著我以後真的要領這麼微薄的薪水,還要一天到晚看老闆臉色過日子嗎?於是就在畢業當天,我決定要去考公職。